APP下载

新疆某屠宰场猪源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

2021-11-06廖先喆齐亚银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胴体屠宰场沙门氏菌

廖先喆,齐亚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832000)

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是人畜共患病的一种,能引发多种动物疾病。感染人后粘附在肠道[1],引起腹泻、腹部绞痛、发热等症状[2]。沙门氏菌不仅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严重影响食品安全[3],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发展[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采自新疆某地区生猪屠宰场当日屠宰的60只宰后猪胴体拭子。

1.1.2 试剂

SS琼脂培养基、BHI培养基购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TaqPlusMastermixⅡ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KDNAMaker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uperRde核酸染液购自合肥兰杰柯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采集

采样前将60份3mL的BPW配入5mL的离心管中。用无菌棉拭子分别涂抹屠宰场中宰后生猪的肚皮、颈颌、大腿内侧,将棉拭子放入BPW的离心管中,盖紧瓶盖做好标记,放入样品袋中。

1.2.2 细菌分离纯化

将样品涡旋均质,移取0.5mL,转种于4.5mL的BHI液体培养基内,震荡培养箱37℃、180r/min培养18~24h。划线接种于SS琼脂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养箱37℃培养18~24h。挑选黑色菌落再转种于BHI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18~24h。

1.2.3 形态学观察

使用接种环将纯化后菌液涂抹在载玻片上,利用革兰染色法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1.2.4 PCR鉴定

对提取的细菌DNA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μL:2×TaqPlusMastermixⅡ12.5μL,双蒸水9.7uL,上下游引物各0.4μL,细菌DNA模板2μL。引物序列为F:5′-CTGGCGGTGG GTTTTGTTGTCTTCTCTATT-3′,R:5′-AGTTTCTCCCCCTCTTC ATGCGTTACCC-3′[5];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0S,63℃退火30S,72℃延伸1min10S,共30个循环;72℃终延伸10min;4℃终止。扩增特异性片段大小约为1050bp。

2 结果与分析

2.1 平板培养结果

在SS琼脂培养基上,沙门氏菌菌落呈半透明且中间带有黑点(图1)。

图1 沙门氏菌培养基培养结果

2.2 形态学观察结果

100倍油镜下观察经革兰氏染色的沙门氏菌涂片,可见粉色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图2)。

图2 沙门氏菌形态学观察结果

2.3 PCR鉴定结果

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扩增片段长度为1050bp(图3),本次试验共分离出5株猪源沙门氏菌,检出率为8.33%。

3 讨论

沙门氏菌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消费者误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沙门氏菌感染人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腹泻,还有可能引发菌血症。在全世界,沙门氏菌每年感染超过1亿人,其中有15万人因为感染了沙门氏菌而死亡[6]。试验中猪胴体上沙门氏菌的分离率为8.33%,本次试验样品采集的猪胴体拭子是在生猪经屠宰、冲洗、高温后进行的,处于屠宰后期,即将进入消费市场。在猪胴体上检出沙门氏菌,无疑将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屠宰场应当加大检疫力度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猜你喜欢

胴体屠宰场沙门氏菌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某屠宰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四川绵阳将依法关停237家生猪屠宰场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