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中的应用

2021-11-05牛志涛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胃痛胃脘穴位

牛志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胃痛是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的以各种疼痛不适为主症的疾病。现代医学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中有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本研究[1-5]表明,中医护理方法对胃脘痛患者的康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中医综合护理应运于45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胃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8~81岁,平均(36.67±3.35)岁;临床诊断:胃溃疡30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慢性胃炎3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17~81岁,平均(40.12±4.64)岁;临床诊断:胃溃疡35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慢性胃炎3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脾胃虚寒型胃痛诊断标准[6]者;2)年龄≥18岁者;3)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护理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排除:1)合并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妊娠或哺乳期及备孕期妇女;3)不能理解护理方案或有认知障碍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包括:1)保持病房环境整洁,保证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温湿度;2)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并嘱患者遵医嘱服药;3)责任护士向患者或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1.4.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1)病症施护:隐痛和手足不温者,嘱其使用暖水袋或电热宝来缓解;神疲乏力者,嘱其适当增加活动量以提神健身;嗳气或胃脘胀满者,嘱其以按揉腹部的方式缓解,或通过改变体位的方式将体内气体排出;2)饮食护理嘱患者日常应以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注意饮食的均衡搭配。多食具有温中健脾的食物;对纳呆的患者可嘱其多食用健脾开胃的食物,严禁食用或饮用生冷、辛辣、酒类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有饮茶或浓咖啡的患者应嘱其尽量减少饮用,抽烟者应戒烟;3)情志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细致全面的心理状态评估,根据中医“五行相胜”的理论制定情志护理措施,如患者多抑郁或焦虑,可采用“喜胜忧”的方法进行干预,与患者的沟通中融入幽默、趣味的语言,或嘱患者多观看相声、小品、喜剧电影等来调畅情志,同时嘱家属在日常照护患者的过程中,对新发现的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与责任护士沟通,以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实施[7-8];4)穴位贴敷:(1)采用胃痛型穴位贴(贵州东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50608)贴于上脘、中脘、神阙、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穴,每贴6 h,晨起和夜晚贴敷;(2)隔姜艾灸:将新鲜生姜切成厚约3 mm,略大于1元硬币的圆片,圆片中刺若干个小孔,取艾绒制成高约1 cm,直径约1 cm的圆锥形艾柱,置于姜片上引燃,每次灸3~5壮,以患者可耐受和局部皮肤不起泡为度,艾灸穴位同穴位贴敷取穴,于每日下午操作;(3)穴压豆:取心、胃、脾、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穴[9],用75%医用酒精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依次贴于各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根据自身耐受情况适量按压,每次按压时间不低于5 min,以耳穴局部有酸、胀、麻感觉为度,王不留行每2日更换1次。7天为1个疗程,共贴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1)症状积分[6]:按程度由轻至重依次记0~3分,得分越低表示症状缓解程度越好;2)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10]:责任护士持有0~10刻度的直尺,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疼痛程度在刻度之间指示,0代表无痛,10代表剧痛[11];3)生存质量评分:从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关系4个领域综合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以患者个人感觉由不好至良好依次记0~3分,得分越高表示症状缓解程度越好。4)护理效果:依据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12]制定,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100%

1.6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

2.2 生存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比较(±s) 分

注:*表示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

2.3 护理效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2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43/45);对照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2%(37/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痛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将胃脘痛分为7种证型[6],其中脾胃虚寒证以胃痛隐隐、胃脘胀满、纳呆少食、嗳气、反酸、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为主要症状,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中医护理技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经络学说为核心,通过刺激特定部位,达到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治病防病的目的[13]。

有研究[14]认为,疾病长期反复,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经济等多方面都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次护理研究的方案中,病症施护、饮食调护和情志护理均是借助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从护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痛楚与不适。本次所采用的穴位贴是远红外波长8~13 μm、法向全发射率≥80%的纳米远红外微粉材料,该材料能很好地透过皮肤,通过正性刺激相关穴位,与人体产生高效生物共振,内生能量促进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胃痛穴位贴[15-19]具有疏通经络、消炎镇痛的辅助治疗作用。隔姜灸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生姜性温,归肺、脾、胃经,艾条隔姜灸可加强温中散寒的特性。耳穴中的胃、脾、肝为理气要穴,具有健脾和胃止痛作用,交感、神门、内分泌对脏腑有较好地镇痛和解痉作用,并且能够调节机体迷走神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缓解紧张情绪。

综上所述,对脾胃虚寒型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操作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整个中医护理方案更易于操作实施。

猜你喜欢

胃痛胃脘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八十二)——小儿胃脘痛的推拿治疗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