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远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2021-11-05安徽省怀远县河溜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舒正刚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9期
关键词:机手机收行距

○安徽省怀远县河溜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舒正刚

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应用,主要内容是示范、推广成熟的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

怀远县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近30万亩,随着中粮集团柠檬酸产业的发展,种植面积将会不断增加。人工收获玉米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同时,农村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收获时节劳力缺乏。机械化摘穗收获和秸秆还田一次完成,工效高、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低。

一、主要技术

在实施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示范推广中,主要采用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深耕深松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旋耕施肥播种复式生产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效运用,各生产环节达到了示范项目技术要求,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示范项目工作。

1.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技术。采用与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配套的4YB-4A、4YB-5、4YB-6玉米割台进行玉米摘穗、脱粒;再利用10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1JH-200、1JH-220、4JQ-230系列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联合作业,或采用4YZ-4B、4YZ-5B型系列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进行联合作业,一次完成玉米摘穗、集穗和秸秆粉碎还田。

2.土壤深耕技术。采用与大中拖配套的1LF-440、1LFY-530深耕犁,进行土壤耕翻和掩埋粉碎的玉米秸秆,为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丰富的营养和能量,有利于玉米秸秆有机质养分的分解转化,也有利于土壤中原有磷、钾元素的溶解和释放,不仅能提高土壤耕作层的有机质含量,而且还能提高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3.旋耕施肥播种技术。旋耕施肥播种技术是通过使用旋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碎土、施肥、播种、覆土、压实(起垄)等工序,具有省工、省种、增产等特点。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以肥料田间试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二、玉米机收的制约因素

1.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玉米品种多而杂,种植行距多样。种植模式是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发展和沿袭下来的,很少考虑到与机械作业方式的协调统一。不同品种玉米的生长期、结穗高度、适宜种植密度等各有差异。而成熟后的果穗大小、形状、茎秆粗细、高矮等因素都影响机械收获。种植品种、时间的不统一,导致作物成熟时间不一致,给玉米机收带来难度。加之种植标准化低,种植模式多样化,株距、行距的不统一,不仅增大了作业难度,而且加大了收获时的玉米损失,同时也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

2.种植地块分散。玉米种植经营规模小,不利于规模化作业,机具作业成本偏高。

3.天气条件。收获期间,常出现玉米倒伏或果穗下垂等现象,而玉米收获机作业要求玉米秸秆倒伏程度不大于5%,果穗下垂率不大于15%,致使适宜收获的面积减少。

4.收获机械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玉米收获机行距适应性较差;二是部分机具的果穗收集箱偏小且卸粮集中,粮食空间利用率低,造成作业中卸粮次数多、时间长;三是不对行作业时性能指标较低,故障率偏高。

5.配件通用性。机具配件通用性不高,维修时受配件限制,服务质量不高。

6.技术培训不到位。由于玉米收获机械是新型机具,对机手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目前,熟练机手不多,培训不到位。机手操作、调整不熟练,故障率也就高。这也是导致机具作业效率偏低,作业质量偏差的主要因素。

三、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的效益

1)节省农时,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加快了收获进度,及时腾茬,为下季作物的播种提供了充足的耕作时间。

2)秸秆还田与单施化肥相比,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通透性增强。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得到提高。据有关部门测定,玉米秸秆主要由粗纤维、半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构成,含有氮、磷、钾、镁、钙等农作物生长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为0.61%、0.21%、2.28%。1亩地每年若还田1.25t鲜玉米秸秆,相当于增加4t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于0.016t碳铵、0.01t过磷酸钙、0.0073t硫酸钾,还能补充其他多种营养元素。

3)秸秆还田后,可以起到保墒灭草的效果,同时免去了秸秆运输、堆放等繁重农事,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用工。

4)秸秆还田避免了因秸秆乱堆乱放以及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5)增产效果明显。根据鲍集农技站的实验对比,秸秆还田后小麦亩均增产15kg,玉米亩均增产23kg。(见表1)

表1 土壤理化指标

四、发展建议

1.规范玉米种植模式。一是在玉米种植上以夏玉米为主,在种植模式上以平作种植为主。二是在玉米种植行距上,根据目前玉米种植情况和玉米联合收获机的适应行距,应以50、60、70cm等行距种植为主,玉米播种机应能在此范围内调整。三是在玉米种植时,尽量使用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完成多项作业工序,减少玉米生长期内人工管理环节。四是农机农技部门要协调合作,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规范和机具操作规程,指导和规范实施。

2.选择最佳机型,加大扶持补贴力度。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本地作业的成熟机型,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引导农民购买使用。并对理想机型大力推广、宣传示范。同时加大对玉米复式播种机械的补贴力度,增加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作业的作业补贴,以激发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3.创新发展模式,搞好试验示范。利用示范点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农民自觉接受使用玉米机械化技术。要加大玉米收获市场开拓和培育力度,推动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的开展,以农机大户为主,依托合作组织开展订单作业和耕种收一条龙服务,提高玉米机收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增强玉米收获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发展后劲。

4.提高收获机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生产企业应根据市场需要,完善工艺设备,提高制造标准和质量,推进机具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生产出适应性好、使用可靠、适应市场的好机型。

5.加大宣传推广和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在农机化科技示范、培训、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搞好玉米收获机械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培养农机示范户,增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6.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企业维修服务人员要搞好跟踪服务,保证配件供应,及时排除故障,特别是在收获作业时期;农机部门要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及时为机手提供作业信息,引导机手有序流动。

猜你喜欢

机手机收行距
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大力推进水稻机收减损
听一线机手“吐槽”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辽宁不同生态区行距配置对玉米形态、光合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机收包谷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浅谈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荞麦田杂草及荞麦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