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世凯盗卖清宫瓷器真相

2021-11-05刘江华

中外文摘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大总统奉天盛京

□ 刘江华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和各国使节的合影

盛京大内藏品估价三千万元

为缓解财政困局,在吁请隆裕太后动用内帑银、勒令亲贵大臣捐饷、发行爱国公债、尝试息借洋款等之外,袁世凯在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还提出了变卖盛京大内和承德避暑山庄两处行宫瓷器的方案,以救财政之急。盛京又称奉天,盛京大内就是今天的沈阳故宫。清迁都入关后,盛京皇宫虽成为“陪都宫殿”,但因属“龙兴重地”而备受历代帝王重视。

大内藏品均是列祖列宗所遗留,在以祖宗家法为重的封建时代,按理说自应妥善保管。但变卖大内藏品,甚至是变卖瓷器,在清朝历史上,袁世凯并非第一人。早在嘉庆年间,内务府(广储司)总管就曾奏请“招商售变圆琢瓷器十五万件,头号高丽纸二十万张,均按上次售变过价值,照例招商认买,先将价银交纳广储司银库后再赴各库领取物件”。由此公告的“照例”可知,类似的售卖在嘉庆朝就不止一次。

袁世凯此折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一日当天就获隆裕太后批准。十一月十二日,袁世凯接见了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在北京的代表。会见中,袁世凯在告知隆裕太后已经批准变卖盛京大内瓷器计划的同时,表示由于他本人远在北京,希望在奉天的赵尔巽大力襄助。十一月二十一日,赵尔巽报告了盛京大内所存宝物的数量和价值——数量超过万件,价值三千万元左右。

获悉清廷要变卖大内藏品后,不少外国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宣统三年十二月初,通过法国驻奉天领事贝铎牵线,法国商人李那儿和魏武达都表达了全数购买盛京大内瓷器的意愿。李那儿亲自调查后确认,这批瓷器大约十万三千件,并给出了银四十万两的收购价格。魏武达则没有李那儿性急,要赵尔巽提供清单后再开价。

孙中山过问,袁世凯叫停

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912年2 月12 日,清廷颁布退位诏书,“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经孙中山推荐,袁世凯于2 月15 日被参议院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令人意外的是,刚刚担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日理万机的袁世凯即追问盛京大内这批藏品的下落——2 月16 日下午,袁世凯给赵尔巽发去紧急电报,告知赵听说有人想私下将这批藏品卖给外国人,表示“此事关系甚巨”,要求赵尔巽迅速查明究竟有无其事并立即回复。

袁世凯为何要追问盛京大内藏品的情况?是因为孙中山的过问。孙中山过问大内瓷器变卖的电文于2 月15 日发出,标注为“万急”。在电文中,孙中山告诉袁世凯:闻奉天行宫所藏器物,由私人订卖与外国,价值甚巨。按此种器物,实为民国公产,并非皇族私有,应行禁止私卖。特此奉告,请严饬禁阻。

袁世凯收到后,赶忙于2 月16 日回电告知将让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查禁。接到袁世凯的电报,赵尔巽也不敢怠慢,于当晚七点十一分给予了回复,表示如此重大的事情,谁敢自作主张就卖给外国人:“此何等事,安有私人敢主?外人从伺至受?”得到赵尔巽并无此事的答复后,袁世凯在除夕夜回电表示,既然没有此事,那就不必追究了。

孙中山的过问、袁世凯的追查意味着叫停了盛京大内瓷器的变卖。

身为大清内阁总理时,袁世凯“崽卖爷田心不痛”,提出售卖大内瓷器;摇身变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却愿意叫停售卖大内瓷器。其实,不论是昔日的晚清还是斯时的民国,财政依旧是那个紧张的财政,人依旧是那个人,身份的改变却带来截然不同的政策。个中的反差,令人深思。但无论如何,这些无价之宝没有流出国外,总是值得庆幸的。

猜你喜欢

大总统奉天盛京
论盛京文化——从清前史规划讨论谈起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奉天设计师沙龙
盛京往事
双雄会:1912年的两位“大总统”
清代盛京刑部四题
1913年大总统选举前后袁世凯心态分析
信息化,“盛京”加速的新引擎
民初《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条件与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