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让学生感受语文阅读之美

2021-11-03赵木旺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感知发现启迪

赵木旺

摘要:语文阅读是一种生命的感受,更应当是一种审美的感受。因此,语文阅读过程即审美阅读过程就是“推敲文字”“品味词句”的过程。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让学生获得审美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发现;感知;体验;鉴赏;创造;启迪

《四季之美》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散文集《枕草子》,作者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清少纳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在阅读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呢?

一、探寻文本秘妙,发现文本之美

艺术大师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阅读教学也一样,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文章中的美。《四季之美》语言清新自然,优美流畅。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出春、夏、秋、冬四季中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出了“最美”景致,营造了美的氛围,也表达出了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从时间上看,一天二十四小时,作者却有意识地选取了“黎明”“早晨”“夜晚”“黄昏”这四个时间段。即使是黄昏,也分为“夕阳斜照”和“夕阳西沉”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从描写的景致上来看,即使是夜晚,也分为“明亮的月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而对于明亮的月夜只用“固然美”一笔带过。而读者正可以通过这“固然美”三个字,体会作者对 “漆黑漆黑的暗夜”的更加喜爱之情。对于“落雪的早晨”,则用了“当然美”,意思是在作者眼中最美的景色,除了“落雪的早晨”,还有“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固然美”和“当然美”这两个词的运用,不可谓不细腻!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浏览文章,快速用笔圈出体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时间词。

(屏幕逐一显示:春天一黎明、夏天一夜晚、秋天一黄昏、冬天一早晨)

(2)思考: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细的时间点?

(屏幕逐一显示:“夕阳斜照”和“夕阳西沉”、“明亮的月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落雪的早晨”和“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等)

(3)作者在描写这些不同时间点的景时,所用的笔墨一样吗?所表情达意的程度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通过对“固然美……也……,当然美……就是……或是……”等句子的品读,感受“漆黑漆黑的暗夜”“落雪的早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的美,以及作者那独到的审美情趣,同时也感受作者对此的喜爱之情。

(4)再次通过朗读,细细品味。

二、引入审美情境,感知形象的动态美

基于不同的时间节点,作者选取的形象自然也不同。为了让学生更易于把握这些形象的美,教师可以采用引、扶、放三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感知。

(1)(引)黎明——天空、暗夜——萤火虫、黄昏——归鸦和大雁、早晨——手捧火盆。

(2)(扶)第1自然段描写天空用了“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细微的变化呢?这就要结合“泛、染、飘”等动词和“一点儿一点儿”这一叠词把整个动态过程展示出来。这样通过具体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感受天空的美,进而理解为何作者将黎明作为春天最美的景色,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3)(放)第2自然段写萤火虫则用“翩翩起舞”“闪”“飞”等词语,写出此景着实迷人,进而让作者理解夜晚是夏天最美的时刻。第3自然段写“归鸦”“大雁”则用“急急匆匆”“飞”“ 比翼而飞”等词,赋予“归鸦”“大雁”以人的情感,写夕阳则用“斜照”“西沉”二词对比,不仅具有动感,更让人感动。第4自然段写“手捧火盆穿过长廊”,则把作者那悠閑自得的心情与冬日寒冷的早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惬意的画面,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尽在字里行间。

三、品味语句,动静结合,鉴赏意象美

本文语言细腻,描写细致,尤其是第2自然段对夏天夜晚的描写,更是动静结合、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引人深思,读后不禁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夏天最美是夜晚。(总起句)

第一层:夏天的夜晚美在——明亮的月夜(强调“固然美”)

第二层:夏天的夜晚美在——漆黑漆黑的暗夜(强调“也”)

第三层:夏天的夜晚美在——蒙蒙细雨的夜晚(强调“即使……也……”)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这些美好的意象在孩子们心里烙上深深的印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本段共三句话,可采取师生合作、分组朗读的方式进行。

师:夏天最美是夜晚。(感叹的语气,强调“夜晚”)

男生: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夜晚,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作者认为明亮的月夜“固然”是美的,为什么用“固然”?其中的原因可以结合之前学过的文章——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课的《静夜思》(静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走月亮》(动态——“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以及学生课外的积累来理解“明亮的月夜”的美。但作者也同样认为漆黑漆黑的夜晚也是美的,因为有“萤火虫翩翩飞舞”。

女生: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认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动态)

在作者眼里,感觉同样美的还有“蒙蒙细雨的夜晚”,同样是因为有萤火虫。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只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关联词“即使……也……”,就能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对这样的夜晚的喜爱之情。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就把握住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同理,在第4自然段中,重点分析关联词语“当然……就是……或是……也……”,学生也就能理解作者“手捧火盆穿过走廊时”的那份闲逸的心情了。

四、唤起审美想象,体验情境美

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对已有表象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本文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当我们在读那些优美的句子时,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

(1)找一找。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句话。

(2)读一读。请有感情地把这一句话读给同桌听。

(3)说一说。请把你在朗读后感受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

(4)谈一谈。这样的画面美不美?请谈一谈美在哪?

(5)评一评。请评价一下哪位同学谈得“美”最美。

审美想象是一种情感的想象,它是按主体情感的要求而展开的,其目的是实现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所有的形象都围绕着情感而展开,同学们在情感的驱动下,各种各样的形象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意象,以达到主体审美趣味的预期。

五、拓展学生情思,创造情意美

在教材的文末有一道选做题: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要求是“选做”,那是选还是不选?笔者认为:要选。这一道题的设计意图就是要在学生学习文章的基础上,通过小练笔来检测学生对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教师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体验创造情意美的过程。但是,直接把题目布置给学生是不是最佳的做法呢?毫无疑问:不是。那该如何做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呢?建议写作指导如下:

以教学描写一段视频为例。

(1)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感受,调动各种感官来描写景致,如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

(2)按一定的顺序,如时间、空间(方位或地点的变化),重点写出景致的特点,有了特点才可区分变化,同时要注重细节。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常用的修辞手法,这样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4)作品展示,师生互评。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原编审崔峦认为:“语文教师既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又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指出:“就欣赏方面,语文教学应当既强调文本的思想性,也要关注文本的语言美;就表达方面,语文教学应当既强调真情实感的表达,也要关注用优美的语词营造令人愉悦的意境……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审美意识、文化素质的发展上有着独特的内涵和意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只有立足课堂、立足文本,引导学生脚踏实地,用心與文本、与作者、与教师对话,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升阅读素养。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审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20-660)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感知发现启迪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自然的启迪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