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酶、电解质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021-11-03王宗燕韩军民邢晗许春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血钾电解质心肌

王宗燕 韩军民 邢晗 许春奇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可引起病理性变化,甚至累及心脏、肝脏等多种脏器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2]。目前临床针对RV 腹泻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用纠正脱水、饮食疗法等综合处理,但受小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机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影响,部分患儿预后改善不甚理想。因此,探索一种有效评估小儿RV 腹泻治疗及预后的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34],RV 感染时心肌酶活性异常升高,主要表现为肌酸肌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异常升高。另有研究指出[5],RV 感染通常伴随水分流失,可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导致血钾、血钠大量丢失。然而现阶段关于心肌酶、电解质在评估小儿RV 腹泻预后中的价值临床尚缺乏循证支持。故本研究尝试探讨心肌酶、电解质在小儿RV 腹泻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儿童感染科收治的小儿RV 腹泻90例,根据治疗7 d 后预后分为治愈组(n=64)、未愈组(n=26)。纳入标准:①均符合RV 腹泻诊断标准[6];②大便RV 抗原检测呈阳性,③大便外观呈稀水或蛋花样,且大便次数≥3 次/d;④所有研究对象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近3 d 内有止泻剂或收敛剂等药物服用史者;②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害者;③合并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者;④监护人存在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或精神异常。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基线资料收集: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病程、大便次数、呕吐次数、体温、脱水程度、发病季节、有无心肌损害、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等内容。②心肌酶、电解质检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3、7 d 后空腹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BS2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CKMB、血钠、血钾水平。③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停止进食高脂肪且不易消化食物、抗病毒等综合治疗,连续治疗7 d。

1.3 预后评估标准[7]

呕吐、腹泻等症状全部消失,大便性状、颜色恢复正常且次数≤2 次/d 为治愈;上述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性状、颜色恢复正常且次数为3~5 次/d为显效;上述症状有所控制,大便性状、颜色有所改善为疗效不明显;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治愈+显效纳入治愈组、将疗效不明显+无效纳入未愈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小儿RV 腹泻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酶与电解质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心肌酶、电解质对小儿RV 腹泻预后的评估价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大便次数、呕吐次数、体温、发病季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水程度、心肌损害、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2 groups[n(%),(±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2 groups[n(%),(±s)]

基线资料性别(男/女)年龄(岁)病程(d)大便次数(次/d)呕吐次数(次/d)体温(℃)脱水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发病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心肌损害治愈组(n=64)38/26 1.36±0.18 2.25±0.51 4.25±1.26 1.99±0.59 38.65±0.59未愈组(n=26)14/12 1.29±0.23 2.31±0.64 4.54±1.08 2.08±0.63 38.71±0.42 t/χ2值0.232 1.540 0.469 1.029 0.643 0.472 P 值0.630 0.128 0.640 0.306 0.522 0.638 53(82.81)11(17.19)0(0)9(34.62)13(50.00)4(15.38)3.787<0.001 11(17.19)8(12.50)21(32.81)24(37.50)4(15.38)6(23.08)9(34.62)7(26.92)1.984 0.576有无2(3.13)62(96.87)7(26.92)19(73.08)9.141 0.003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有无4(6.25)60(93.75)8(30.77)18(69.23)7.614 0.006

2.2 两组心肌酶、电解质指标水平

未愈组治疗1、3、7 d 后CK、CKMB 高于治愈组,血钠、血钾低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1、3、7 d 后心肌酶、电解质指标水平(±s)Table 2 levels of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lectrolytes before treatment,1 D,3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1、3、7 d 后心肌酶、电解质指标水平(±s)Table 2 levels of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lectrolytes before treatment,1 D,3 D and 7 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治疗前n 组别治愈组未愈组t 值P 值治愈组未愈组t 值P 值治愈组未愈组t 值P 值治愈组未愈组t 值P 值64 26治疗1 d 后64 26治疗3 d 后64 26治疗7 d 后64 26 CK(U/L)141.64±33.77 142.38±35.62 0.093 0.926 115.54±20.38a 128.61±23.76a 2.627 0.010 101.69±18.05a 116.85±20.11a 3.494 0.001 91.65±15.67a 107.38±17.88a 4.142<0.001 CK-MB(U/L)53.76±6.55 55.81±4.28 1.471 0.145 38.39±4.01a 46.68±5.18a 8.149<0.001 31.74±3.65a 39.82±4.27a 9.056<0.001 24.45±6.85a 35.63±7.51a 6.825<0.001血钠(mmol/L)104.38±5.61 102.75±7.04 1.158 0.250 124.86±8.39a 112.25±7.48a 6.660<0.001 130.84±10.41a 119.49±9.77a 4.770<0.001 143.76±11.46a 125.25±10.84a 7.051<0.001血钾(mmol/L)3.09±0.38 2.97±0.40 1.338 0.185 3.97±0.50a 3.58±0.45a 3.448 0.001 4.61±0.76a 3.94±0.63a 3.971<0.001 4.97±0.68a 4.36±0.59a 4.000<0.001

2.3 心肌酶与电解质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治疗7 d 后CK、CKMB与血钠、血钾均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3。

表3 心肌酶与电解质的相关性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lectrolytes

2.4 小儿RV 腹泻预后的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损害、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治疗7 d 后CK、CKMB、血钠、血钾是小儿RV 腹泻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小儿RV 腹泻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V diarrhea in children

2.5 心肌酶、电解质评估小儿RV 腹泻预后的价值

ROC 曲线显示,治疗7 d 后CK、CKMB、血钠、血钾评估小儿RV 腹泻预后的AUC 分别为0.782、0.548、0.797、0.890,联合评估的AUC 为0.921,评估价值得到显著提高(P<0.05)。见图1。

图1 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3 讨论

据统计[8],每年全球死于RV 感染人数约达45.34 万,约占5 岁以下儿童总人数的5%。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小儿RV 腹泻治疗与预后的重视。

相关研究显示[9],RV 感染除诱发消化道疾病外,还可引起心肌损伤,发生率可达20%~60%,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安全。CK 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肌酸激酶,CKMB 是其同工酶,二者均可评估心肌损害程度[10]。盛欢等[11]研究已证实,监测CK、CKMB 表达变化有助于准确掌握RV 肠炎患儿并发心肌损害病情。本研究中,RV 腹泻未愈患儿治疗1、3、7 d 后CK、CKMB 高于治愈患儿。说明小儿RV 腹泻治疗效果与CK、CKMB 存在一定关系。进一步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7 d 后CK>96.19 U/L、CKMB>27.68 U/L 是小儿RV 腹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王荣花等[12]研究考虑上述机制可能在于RV 溶细胞作用及病毒诱导产生细胞毒T 淋巴细胞可直接引起心肌损害,且RV 感染侵袭导致的脱水、酸中毒等,亦可加剧心肌缺血、血氧,释放大量氧自由基,损害心肌功能,进而导致CK、CKMB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加重病情程度,加大治疗难度,从而对治疗效果及预后产生一定影响。推测在未来可将心肌酶作为评估小儿RV 腹泻治疗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另外,有学者指出[13],RV 非结构蛋白NSP4 可诱导细胞内钙离子大量聚集,促使氯离子外流,降低细胞对钠离子的吸收,破坏电解质平衡,从而促进腹泻发生。阮金德等[14]通过128例RV 性肠炎患儿还发现,电解质紊乱是患儿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血钾、血钠低表达可能影响小儿RV 腹泻治疗效果,这可能归因于RV 感染一定程度会引发腹泻次数增加、钾大量丢失等症状,降低肾调节功能,减少肾血流量与血容量,削弱二氧化碳结合力,导致机体钾、钠含量不足,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治疗效果与预后改善。由此可见,动态监测RV 腹泻患儿机体电解质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临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预后改善。

本研究经Pearson相关性还发现,治疗7 d 后小儿RV 腹泻CK、CKMB 与血钠、血钾均存在负相关性,表明小儿RV 腹泻心肌损伤可能与RV 感染所致电解质异常有关,二者有助于反映RV 腹泻病情程度,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治疗。ROC 曲线,显示,治疗7 d 后CK、CKMB、血钠、血钾联合评估小儿RV 腹泻预后的AUC 优于上述指标单一评估。提示联合监测心肌酶、电解质有助于提高小儿RV 腹泻预后评估价值,为临床开展有效治疗方案、促进预后改善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心肌酶、电解质与小儿RV 腹泻治疗效果相关,二者动态联合监测可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循证支持。但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病例数较少,导致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血钾电解质心肌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心肌桥是什么病?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血钾异常伤心脏
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