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范围分析

2021-11-02王冠军戴向前李发鹏孙波扬

中国水利 2021年18期
关键词:蓄水位三峡工程三峡库区

王冠军,戴向前,李发鹏,孙波扬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100038,北京)

三峡工程是“国之重器”,不仅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其形成的水生态空间也具有水源涵养、岸线生态稳定、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多种功能,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提出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管制制度,部署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等改革任务,为切实贯彻相关文件要求,探究水生态空间概念,分析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范围及责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生态空间与水生态空间的概念

中办国办2017 年印发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 水利部印发的《省级空间规划水利相关工作技术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水生态空间是生态空间中的涉水部分,是为水文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空间,直接为人类提供水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以及保障水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正常供给的生态空间,包括河流、 湖泊等水域岸线空间,以及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陆域涉水生态空间等。

二、三峡工程相关空间梳理

三峡工程涉及的相关空间范围可梳理为7 个空间。

①长江流域。 三峡工程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对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水量调蓄方面看,三峡工程处于长江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咽喉,能对长江上游来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同时在枯水季节对下游河道进行补水。 从泥沙冲淤角度看,三峡工程的调度过程对三峡库区泥沙淤积和下游河湖水位、泥沙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影响。 也就是说,长江流域约180 万km2面积是三峡工程所涉及的最大水生态空间。

②三峡工程以上控制流域。 三峡水利枢纽上游控制流域面积约为100万km2,占整个长江流域面积的56%,包含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全部干支流河段。 三峡工程控制流域的上游来水最终汇于三峡水库内,是三峡水库蓄水的主要来源,对三峡库区的水量水质和工程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

③三峡库区。 三峡工程建成后抬高了上游河道水位,在坝前形成了人造湖泊和长度663 km 左右的回水区(三峡坝前至江津花红堡)。 三峡库区通常是指三峡工程淹没区涉及有移民任务的20 个市县,总面积约7.9 万km2。该区域内的水文过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对三峡水库的水质、水量以及水生态环境有显著作用,直接关系三峡库区内的水生态安全及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

④三峡库区范围内、移民迁建线以下区域。 为满足工程安全运行及防洪要求,三峡工程以校核洪水位为基础制定了移民迁建范围即根据《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国务院令299 号)、《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水利部令35号)、《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 三峡工程库区搬迁建设最低高程:城(集)镇、农村居民点等,在涪陵以下为182 m,长寿为188 m,重庆市为196 m;大型工矿企业主要车间,丰都以下为182 m,涪陵为185 m, 长寿为191 m, 重庆市为200 m, 该区域外边界即为移民迁建线,高程低于该线的区域即为三峡工程核心管控区域。 该区域内的水域、岸线等空间对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及库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⑤175 m 蓄水位以下区域。 175 m蓄水位为三峡工程设计最高蓄水位,该水位对应了三峡库区最大水域面积,此时消落区处于完全淹没状态。

⑥145 m 蓄水位以下区域。 145 m蓄水位为三峡工程防洪限制水位,该水位对应了三峡库区的最小水域面积,此时消落区处于完全裸露状态。

⑦三峡枢纽工程管理保护区。 该区域是三峡大坝、船闸、升船机等工程所在地,是维护工程安全运行的核心空间, 还是调度下泄流量的控制性空间。 据此可将三峡枢纽工程管理保护区认为是较为特殊的水生态空间。

三、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范围及责任

上述7 个水生态空间是嵌套在一起的,其中对三峡工程有直接影响的空间是移民迁建线以下区域,对三峡工程有间接影响的空间是库区内移民迁建线以外的区域。

1.移民迁建线以下区域——水域岸线空间

移民迁建线以下区域主要是水域和水陆交替出现的消落带,可以认为是三峡工程的水域岸线空间。 水域空间部分包含三峡库区全部水域面积,该区域对于防洪、发电、航运和水质管控尤为重要。 消落带随水位季节变动和工程调度而变化,大致在145 m蓄水位和175 m 蓄水位之间形成落差30 m 左右条带式空间, 该空间的保护是当前三峡工程运行管理的难点问题。175 m 蓄水位以上、移民迁建线以下条带式空间属于水域岸线与陆域涉水空间缓冲过渡区域。

2.库区范围内、移民迁建线以外区域——陆域涉水生态空间

三峡库区范围内、移民迁建线以外区域主要指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陆域涉水生态空间,其中必须严格保护的区域有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土壤保持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功能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移民迁建线以外区域需保护的空间

3.水生态空间管控的责任

从保障三峡工程安全和自然资源产权归属角度来看,移民迁建线以下区域对三峡工程安全运行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可将这一水域岸线空间作为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范围的重点范围,该空间实施管控的责任主体要与水流产权、自然资源产权确权登记的归属主体相一致。而对移民迁建线以外区域,该空间内的开发利用活动也会对三峡工程以及三峡库区水量、水质、水生态产生一定影响,该区域的空间管控也不容忽视,可将其管控责任明确给地方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 根据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库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需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管控措施。

四、加强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的建议

一是全面调查、界定红线。 三峡工程影响范围广泛,与周边区域存在交互影响,涉及区域类型众多,碎片化严重。 在制定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范围工作中应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和勘察工作,明确水域岸线及相关区域范围,为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范围划定提供基础。

二是分类施策、精准管控。 根据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的不同类型及其管控需求,分别制定管控措施及管控标准, 在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前提下,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优先管控目标,多规合一、从严管控。

三是加强协作、协同发展。 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涉及各级地方政府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各方应从全局出发,建立健全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协同实施三峡工程水生态空间管控,在确保三峡工程安全有效运行基础上, 促进三峡库区水生态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猜你喜欢

蓄水位三峡工程三峡库区
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抗旱减灾的影响研究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蓄水位差对沭新北船闸工程沉降影响及预测分析
航电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确定分析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水库工程正常蓄水位选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郑守仁:大洪水可以检验三峡工程的“成色”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研究
长江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增收的设想
三峡工程景观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