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分析

2021-11-02陆朝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腱鞘炎活动度肌腱

陆朝红

(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据调查,我国居民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病率达3%。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出现手部僵硬、手指屈伸障碍等症状。此病以拇指、中指为主要的发病部位,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主要是进行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对此病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但远期效果不佳。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切口大、手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可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2]。近年来,小切口手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中。此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后患者恢复快的优点[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20 年1 月至12 月期间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30 例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病情符合《骨科学》[4]中关于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标准;2)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并签署了相关的《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存在肝、肾功能不全;2)有精神疾病史。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在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8 例、7 例,其年龄为30 ~50 岁,平均年龄为(40.87±6.54)岁;其病程为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为(1.87±0.34)年;其中发病部位为拇指、中指的患者分别有9 例、6 例。在小切口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有9 例、6 例,其年龄为30 ~50 岁,平均年龄为(41.25±6.35)岁;其病程为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为(1.89±0.35)年;其中发病部位为拇指、中指的患者分别有10 例、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在手术前做好手术器械检查、各项常规指标检查等准备工作,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072)对患者患手掌指关节掌侧进行局部麻醉,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患手掌横纹的上侧做一个2 cm 的弧形切口,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切除增厚的腱鞘,检查关节的活动度。若患者患手关节的活动度无异常,为其缝合切口,并对其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手术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小切口组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与常规组患者相同,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在其患侧上臂扎气囊止血带,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使用2 mL 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其患手掌指关节进行局部麻醉,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患者患手掌横纹处做一个0.5 cm 的横行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使用尖刀切除腱鞘,完全松解腱鞘发生狭窄的部分。对患者手指的屈伸活动进行检查,若无异常,松开止血带,并对其手术部位进行电凝止血。为患者缝合切口,对其手术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手术后,定时为患者换药,并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手术效果的评定标准

1)在手术后1 个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评估两组患者手术的效果[5],具体的评定标准是:(1)优:手术后,患者的Quinne Ⅱ分级为0 级。(2)良:手术后,患者的Quinne Ⅱ分级为Ⅰ级。(3)差:手术后,患者的Quinne Ⅱ分级为Ⅱ~Ⅳ级。手术效果的优良率=(总例数-手术效果为差的例数)/ 总例数×100%。2)手术后,统计两组患者切口红肿、渗液、疼痛、活动受限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3)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创口愈合的时间。4)测量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手术后第3 周、手术后第6 周时患手关节的活动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手术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创口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s )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的比较(± s )

组别 手术的时间(min) 创口愈合的时间(d)小切口组(n=15) 6.82±0.21 9.64±1.21常规组(n=15) 14.69±1.82 17.02±3.22 t 值 16.637 8.309 P 值 <0.05 <0.05

2.3 在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患手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在手术前、手术后即刻,两组患者患手关节的活动度相比,P>0.05。在手术后第3 周、第6 周,小切口组患者患手关节的活动度均大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在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患手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s)

表3 在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患手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s)

组别 手术前 手术后即刻 手术后第3 周 手术后第6 周小切口组(n=15)30.25±8.52 50.24±9.36 68.92±9.68 79.91±8.22常规组(n=15) 31.27±8.47 51.20±9.33 57.82±7.36 60.63±9.18 t 值 0.329 0.281 3.535 5.884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患手的屈肌腱可发生劳损,出现指关节酸痛、弹响等临床表现,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6]。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尽早进行有效、安全的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其患手关节的功能尽快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7]。目前,临床上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主要进行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其中,保守疗法主要包括消肿止痛药物贴敷法、中草药泡洗法、针灸法及激素局部封闭法[8],适用于治疗Quinne Ⅱ分级为0 ~Ⅱ级的患者。手术疗法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治疗Quinne Ⅱ分级为Ⅲ、Ⅳ级的患者[9]。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手术方案逐渐得到优化。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可明显降低其手术的风险。在对此病患者进行小切口手术时,在其患手掌横纹远侧做切口,可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轻对其患手神经造成的损伤,促进其尽快康复,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加快其创口的愈合,提高其关节的活动度,且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腱鞘炎活动度肌腱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得了腱鞘炎别按摩
醋熏治好了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