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婷:朴实的家风如“盐在汤中”

2021-11-01孙展

新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朱婷体校中国女排

孙展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主力球员朱婷的手腕伤势牵动着国人的心,随后的全运会,朱婷只是在替补席上为河南女排加油助威,很多球迷非常关心她的伤情和治疗恢复情况。最近接受《新天地》杂志的采访中,朱婷透露自己并没有为挫折所困扰,这位坚韧的排球女将正在调整状态、积蓄能量,为再次出发做准备。

如果说朱婷的竞技体育之路可以用电影《夺冠》中那句“你只要成为你自己”来概括,那么在“做自己”的过程中,她踏实的作风可以说是一种家风传承和坚守。如朱婷所言,她的父母虽不擅言辞,但做人低调、做事踏实的家风却如“盐在汤中”,代代相传,于潜移默化中保持着一个家庭的“味道”。

谈奥运:重整旗鼓再出发

我们的话题从奥运失利说起,朱婷坦言,这是她2013年进入中国女排以来,头一次遭遇这样的挫折。

她说,不管是作为队长还是作为核心球员,这样的失利都让她心情很复杂。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家为了这次奥运会“备战”了5年,每一个人都付出很多,不能因为这次比赛成绩否定整个团队在五年时间里付出的辛苦努力。但是,对于竞技体育来说,实力和临场发挥都很重要。排球更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全体队员的发挥和配合。而且,她也需要学习如何控制伤病,与手腕的伤病共处。

她说,必须承认,有时候挫败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时候的学习效率往往是最高的。

“我们要吸取教训,分析问题,承认不足,补强技术短板、提高配合效率,同时也要去熟悉中国女排的对手们,她们正在进步。其实我觉得,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重整旗鼓,重新再来!”

带着球迷们熟悉的纯真、坦然的笑容,朱婷笃定地说。

谈压力:是历练也是责任

出生在河南周口普通农家的朱婷,在13岁那年迎来人生转折,此时身高已经达到1米78的她接受老师建议,在父亲的陪同下去周口市体校面试。几经周折,朱婷最终被排球队的教练留下了。因为进周口市体校之前,朱婷没有接触过排球,甚至可以说连排球都没有摸过。刚刚开始学排球的时候,朱婷练得并不好,但是她很听话,一丝不苟按教练要求去做,教练不叫停她就一直练。一周之后,别的小伙伴可以连续垫100个球,朱婷也能做到了。

从刚开始接触排球到现在,14年的时间,朱婷的技战术能力不断提高,体能越来越好,收获的金牌和荣誉也越来越多,但是生活的节奏始终没有改变,一天八九个小时训练,专注于事业,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国人对于中国女排,既热爱又崇拜。面对外界高度的关注与期待,朱婷坦言:“压力肯定会有的。无论哪个体育项目,冠军都只有一个,每次代表中国女排站上赛场,都是为了升国旗奏国歌努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每一天的训练中,一直按郎导反复给我们强调的去做,就是注重过程。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练到的一些东西,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来,之前的弱项在比赛中是否能够有所提高。所以我们一直专注于过程,努力搞好每一天的训练。”

但参加比赛终究是要有结果的,作为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朱婷说:“压力也是我们的动力,让我和队友们通过每天的训练提高自己。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包括球迷能者多劳的要求,对我来说也是督促,是我力量的源泉。我把它看成是一种责任,而且,把压力变成动力的过程,也是一种很好的历练。”

谈女排精神:传承是我们的责任

注重过程,不断挑战自我,是朱婷在排球事业上不断前进的动力。她说:“在每场比赛中,我都是把过程放在第一位,要求自己专注过程,专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

在朱婷看来,在比赛场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做到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就是专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

“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是2019年中国女排夺得第十个世界冠军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女排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全国人民热爱中国女排的根本原因。这种精神是从老女排时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深深鼓舞和带动亿万国人。

传承女排精神,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责任。从我们的日常训练到比赛中,把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贯彻在行动中,用好的表现激励更多的人,传承女排精神。”朱婷说,“当然女排精神不是在胜利的时候才有,逆境中、困难时,更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谈恩师:每一位都很重要

在精进排球技术的路上,朱婷遇到很多位教练,每一位教练都是她排球生涯中的“灯塔”。

在进入中国女排之前,朱婷已经在中国排球的培养体系里走了一大段路,从周口市体校到河南省体校,从河南青年队到国家少年队、国家青年队……

朱婷说,最初接触排球,年纪小,底子薄,意志力和专注力都需要锻炼,启蒙时期的教练最累,为了让小球员掌握好技术要领,教练往往要想很多办法。

入选中国青年队是朱婷排球生涯中的重要一步,在國青队时,主教练徐建德帮助朱婷训练“小球”意识,也就是作为主攻手要全面发展,不能有明显短板,后排防守、小球串联能力都要提升,这对于身高腿长的朱婷来说需要下很大功夫。徐建德教练花了很多心血训练朱婷的下三路,也带她第一次站到国际赛场拿到冠军,获得世青赛的最有价值球员。

被郎平教练选进中国女排,朱婷进入了成长的快行道。

“郎导不仅指导我的技术打法、打球思路,还包括平时的为人处事,带我开阔了眼界。”朱婷说。

在郎平教练的指导下,朱婷一步步长成全世界攻防俱佳的第一主攻手。也在郎平教练的鼓励和帮助下,朱婷走出国门到欧洲最高水平的职业联赛闯荡,加盟世界顶级俱乐部土耳其瓦基弗银行队。朱婷在土耳其的三年,每年至少要参加土耳其联赛、杯赛、超级杯以及欧冠联赛、世俱杯,比赛场次多,水平高,竞争激烈,竞技水平和比赛经验迅速提高,三年间收获了八个冠军和六个最有价值球员奖。

郎平对事业的认真和追求,对排球的坚持和理解,都影响着朱婷,激励着朱婷。

朱婷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的每个教练,所处的时间点不一样,所处的阶段不一样,他们之间没法互相比较,都无比重要,都是我人生中缺一不可的环节。”

谈比赛:对排球的热爱指引她前进

朱婷在2013年进入国家队,2014年就在世锦赛上一战成名,2016年登顶里约,随后留洋土耳其,在欧洲赛场威风八面,2015年、2019年带领中国女排两夺世界杯冠军,特别是2019年,中国女排获得冠军后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转年,朱婷又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经历了这么多精彩的比赛,对于朱婷来说最难忘的比赛是里约奥运会的女排比赛。在采访中,她回忆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与东道主巴西队进行的四分之一决赛。当时,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出师不利,只获得小组第四名,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小组的第一名巴西队。而此前,中国女排对巴西的战绩胜少负多。她说对阵巴西那场比赛,她把每一个球都当成决胜局的关键球去打,因为只有打好每一个球,才能拥有希望的结果。

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1年后再次夺得世界冠军,作为绝对主力的朱婷也第一次获得了世界排球三大赛的最有价值球员。

“我记得非常清楚,是一名志愿者,也是我们的陪同人员,兴奋地走过来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MVP是——你。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9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在里约、东京两个奥运周期的三次世界大赛中拿到冠军,朱婷都是最有价值球员。

里约奥运会以后,朱婷赴欧洲顶级职业联赛效力,经历了最高水平职业赛事的洗礼,她的技术和心理都又有一次重大飞跃。朱婷说起自己的“留洋”生涯,直言是对排球的热爱和执着推动了她。“因为我想尝试一下国外的训练方法,包括教练员的执教方法,不同国家队友的技术水平。这其实是一种学习,因为我一直在国内训练,国外的教练方法和国内还是不一样。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队友们对排球的理解和热爱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去国外打球,了解新技术,学到新东西,非常有意义。”

谈父母: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朱婷说,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除了教练,就是父亲。是父亲的坚持,让她懂得了持之以恒的可贵;是父亲的踏实,教会了她对待工作的态度。

刚进体校的时候,训练苦,摔得身上疼,加上离家的孤寂,她哭着打电话给爸爸说想回家。电话那头的爸爸说:“农村的娃儿能吃苦,你再坚持一星期看看。”一周过去,朱婷又给爸爸打电话,爸爸鼓励她再坚持一周……

“体校的训练十分辛苦,”朱婷说,“我偶尔跟爸爸撒個娇,希望他来看看我。”然而,别的家长一个月就会来看孩子一次,朱婷的父亲一年才来一回。当时,朱婷觉得爸爸不够疼爱自己,直到长大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爸爸后来跟她说:“当时的困难,忍一下就过去了。如果我真的来看你了,你可能就想跟我回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朱婷慢慢理解了爸爸那份苦心,这些年长年在外训练比赛,不管多苦多累,她都不会跟父母提起。

“训练多苦,或是受伤生病,我基本从不给父母说,就怕父母听了难受。”朱婷说,“他们问起来,我就是很轻描淡写说没事,让他们放心。”

“我的父亲很聪明,但是很踏实,他不擅言辞,但是看问题很通透。如果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什么,我觉得学的就是父亲的这份沉稳和踏实。”

朱婷所说的踏实,不仅“踏实”在对排球事业的追求,更“脚踏实地”在对做人、对做事的追求。在朱婷的家里,无论哪一辈人,都很少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子女,都是用行动默默传递,后辈们看在眼里,读进心里,“自然成长”。

谈家风:勤俭、感恩、不攀比的多子女家庭

朱婷家姐妹五个,她排行老三。

朱婷回忆说,相比两个姐姐,到朱婷出生时家里的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但全家人靠父亲一个人修车养活,生活确实比较拮据。

“现在咱们家不富裕,但那也是靠我和你妈一点点努力才有的,我们一家人好好努力,开开心心的生活,该有的以后都会有的。”从小朱婷就常听爸爸这样说,“别人家有的,我们不去羡慕,也不去跟人家比,攀比不会开心,还不如开开心心过好自己的生活,一家人互相支持,互相照顾。”

这些话,一直印在朱婷姐妹的脑子里。

朱婷记得,她和大姐二姐都在一所小学读书,第一年交学费时,她回家第一时间管爸爸要了学费,后来学校公布晚交学费的学生名字,她听到了大姐二姐的名字……

后来朱婷打排球进了河南省体校,大姐和姐夫听到好消息赶紧出去给朱婷买了两身新运动服和球鞋。从小穿姐姐旧衣服长大的朱婷看到新衣服喜欢得不得了,但临出发前,她还是默默留了一套给姐姐。

现在,朱婷不用再为喜欢一件新运动服费心思了,但她仍然很节俭,总说够穿就行了。她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像她小时候一样渴望一件新衣服。

长大成人的朱家姐妹还像小时候一样团结友爱,相互帮衬,她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一家人其乐融融,真的就像朱婷父亲多年前所说,开开心心努力生活,该有的都会有。

谈亲情:回家看看是最好的礼物

有了足够的经济能力之后,朱婷开始反哺父母,尽自己所能照顾家人。

父母这些年的辛苦她一直记在心里,虽然自己不能陪伴在父母左右,仍时刻关注着父母的身心健康。父母身体偶有不适,她十分牵挂,想尽办法求医问药。但是,在朱婷看来,她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远远比不上父母对她的付出。

她给父母在城里安排了舒适的住所,让他们安享晚年,但父亲不愿靠女儿养老,还是想住在老家过平淡生活:“我和你妈在老家习惯了,到外面住不习惯。”

眼看劝不动父母,朱婷就给家里盖了栋大房子,还在郸城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为家乡修建马路,给希望小学捐赠操场。

如今,朱婷回乡,乡亲们还是像对待邻家小妹一样十分亲热,朱婷也还像之前一样很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聊家常。乡亲们会问朱婷:你什么时候比赛啊?在外面训练累不累啊?苦不苦啊?乡亲们会说:哎呀,还是那个朱婷,一点儿没变!

当被问及送给父母最难忘的礼物时,朱婷深情地说:“任何礼物都比不上儿女回家看看老人。这几年,我回家次数太少了。特别是在土耳其打球时,连春节都没回家。这几年回家探亲,我待的时间也很短,往往只有两三天。”

朱婷说,她回家的时候,母亲喜出望外,以至于姐妹们都打趣说:“这是亲闺女回来了,笑得这么开心呀。”

从小上体校,让朱婷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平日里很少打电话给父母汇报自己的情况,除了遇到烦心事才向父母求助,让他们帮着开解。一家人打电话或视频,她最常说的话就是“我很好,没事儿”。父亲也会紧跟着说:“家里头没事儿,别挂念。”

这一句朴素的“没事儿”,是她让父母放心的口头禅,也是朱婷的一片孝心。

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朱婷祝愿全国老年朋友们健康、快乐,有时间的时候多关注中国女排的发展。

而我们希望秉持“女排精神”的朱婷再展英姿,从头再来,我们期待她和中国女排在巴黎奥运会上再次崛起。

猜你喜欢

朱婷体校中国女排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MVP朱婷的超萌幽默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MVP朱婷!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