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中档案工作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及乡村振兴 “五年过渡期”搞好档案管理的对策

2021-11-01张龙云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过渡期档案资料贫困户

张龙云

我于2016年接受组织派遣,担任忻州市岢岚县朱家湾村第一书记,在完成好第一书记五项职责的同时,将创建扶贫档案列为自己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把扶贫档案工作作为搞好朱家湾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把能否做好档案资料作为考核扶贫工作队员工作绩效的首要指标。因为脱贫攻坚千头万绪,档案资料是入口,档案资料是否准确、真实、全面,直接关系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识别是否精准,关系到帮扶贫困户的措施是否精准,关系到贫困户出列是否精准,关系到整个精准扶贫工作是否更有成效。下面我就扶贫档案工作中总结的几点体会、发现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措施谈一下。

1、三点体会

1.1建立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的切入点。

脱贫攻坚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为评定公示后的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调查、了解家庭人口数量、经济状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就业需要等情况。摸清底细,制定“政策牌”“明白卡”,确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我所在的朱家湾村距王家岔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 26 公里。总耕地1276.89亩,全村户籍人口135户285人。本村有村委3人,中共党员10名。平均海拔2039米,属高寒山区。下辖一个自然村(闫家村)。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55人。粮食作物以玉米、土豆、莜麦、油料为主。低保户35户51人,五保户7户8人,残疾人口11人;确诊慢性病9人;大病5人;学龄前12人;义务教育适龄24人;16周岁以下36人;16至59周岁184人;60周岁以上65人; 188人;

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缺技术、缺劳动力、缺资金、因学致贫。扶贫队员逐户走访,与村民上炕头、下地头,跟踪沟通了解,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研判、归类,建立贫困户台账,完成扶贫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建档立卡。为拟定帮扶措施和制定脱贫计划奠定了基礎。

其次,要做好动态帮扶台账。帮扶台账记录了扶贫单位对贫困村与贫困户每个阶段的帮扶措施、帮扶内容、成效等信息。帮扶台账是动态的档案管理工作,能有效反映帮扶措施制定、执行与效果反馈的全部过程,也是扶贫工作自我检查和改进的重要依据。再有就是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扶贫工作的文件材料要收集整理;会议文件、会议记录要完整保存;扶贫日志的管理工作,要求第一书记和每位扶贫干部做好扶贫日志,作为考核总结工作的参考和依据,提升扶贫效果、改进工作方法。

1.2扶贫档案是制定扶贫措施的依据

做好扶贫档案为贫困户的动态调整和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提供依据。每个困难家庭的贫困原因的不同,有文化程度低、因病致贫、劳力缺乏、缺乏技能等因素。不调查清楚就建档立卡,制定出来的措施就没有针对性。首先,建立扶贫档案是了解致贫原因的过程。扶贫工作队员首先要与村干部和普通群众沟交流,包括交通方不方便、缺不缺劳力、经济作物收成如何等。了解整个村的大致情况后,再次入户逐一调查,与老百姓促膝交谈。开诚相见,缩短了距离、消除了隔膜,才能获得群众的信认,群众才会讲他们真实的想法,才能了解到老百姓家里的真实情况,建立的档案也才更加真实有效。其次,扶贫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扶贫档案的建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根据贫困户一年一度的動态调整,档案资料进行动态更新,才好及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制定现阶段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

1.3扶贫档案是考核扶贫成效的依据。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都要用影像设备将每一个环节、细节记录下来,包括“三会一课”“贫困户动态调整”,村民走访、问题排查、节日慰问、各种会议记录、与村干部交谈了解情况、异地搬迁影像资料、村子脱贫前后的照片等。录像,照片和影像资料都是扶贫工作成效的见证,也是直观地记录和反映整个扶贫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2、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由于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一些基层领导和扶贫工作队的思想认识停留在做好扶贫资料上,没有提升到档案和档案管理的层面上,导致精准扶贫档案不能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上,档案管理对于扶贫工作的作用无法发挥。

2.2精准扶贫档案的质量有待提高。

在工作检查中发现,大多数地区扶贫档案资料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些扶贫工作者不能及时地根据贫困家庭的生活状况、贫困原因等进行随时性的建档立卡,对于贫困家庭的认定、群众现场发言等没有及时录制音视频资料,没有及时分类存档,使档案资料缺乏完整性、准确性,形成的精准扶贫档案不能完整地反映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的全过程。第二,档案格式不一致,签字盖章等手续管理不规范,对表格随意涂改,使得调查表格与上级要求不符,只能返工重新调查,造成了扶贫工作效率低下。第三,由于精准扶贫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精力不足,而村级的档案业务指导能力有限,录入的档案数据信息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第四,档案资料缺乏科学归类。不是根据不同的工作环节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存档,而是按照年度进行分类,导致档案查找困难,使用性不够。

2.3档案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对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重视不够,没有配备专门的档案工作人员,由扶贫工作队员或者雇佣临时工等兼职人员整理档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与考核就上岗,缺乏专业的档案业务知识,对扶贫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装订步骤不够了解,整理起来随心所欲、目录顺序格式不统一,使得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衔接不到位,造成档案资料的遗失等现象。

3、实现乡村振兴和“五年过渡期”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脱贫攻坚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将进入乡村振兴和五年过渡期,党中央确定对于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规定了“四个不摘”,对易返贫的人口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的巩固情况实施常态化监测,防止返贫。这就势必对档案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档案工作的跟进、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是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支撑,对于制定正确的脱贫巩固方案和帮扶措施,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序开展、高效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乡(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村民四方主体皆需重视档案的价值,及时将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数据、照片、录像等记录材料留存,做到齐全完整、系统收集、科学分类整理,保障开展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拓展,其工作做到有据可查。

3.2建立“五年过渡期”各项工作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省、市档案局和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的有关“五年过渡期”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建立档案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以各级党委、政府为主体,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防止返贫对象为中心,建立健全动态监测防止返贫、“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异地搬迁后续就业致富情况档案管理责任制,按照脱贫户属性,即一般脱贫户、低保脱贫户和五保脱贫户分类管理,管理权限要按照省、市、县(区)、乡(镇)和行政村等分级管理。对“五年过渡期”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档案、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保密、查阅权限等,都要建立明确的制度要求,责任到人,并实行统一管理。

3.3优化并提升档案管理质量。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脱贫成果巩固效果和政策调整实施进度。所以,基层政府、村委、以及工作队员要高度重视档案的管理质量。为边缘户、监测户、搬迁户建立档案,其内容要如实填写,包括: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产业分红、就业状况、各项政策补贴、耕地面积、人均收入等。在建立档案信息时要注重因果关系和签字手印,不得随意涂改,要定期检查、核对,确保内容真实和完整;从档案的载体形式、装具来看,要使用统一大小的纸张、档案盒,按照统一的归档标准要求规范整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3.4不断强化包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及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脱贫攻坚的工作实践看,资料档案化,档案管理标准化、科学化是提升农业、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农村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对档案管理的客观要求更高。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需要乡村干部、工作队要有档案业务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扶贫工作队员,身兼数职,尤其是乡镇、村级扶贫档案的管理人员,工作量较大且人数不足。虽然这些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但大多数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和专业知识,使得档案管理比较混乱,档案资料丢失或不全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要将档案业务管理能力培训纳入扶贫队员管理之中,定期开展档案管理技能培训。

猜你喜欢

过渡期档案资料贫困户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新时期地质档案资料修复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英媒称英国欲延长脱欧过渡期至2020年后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探究地勘单位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