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冠中油画的传统笔意运用探析

2021-10-31刘淑仙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笔法意境

刘淑仙

摘 要:吳冠中是我国中西绘画融合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综合了欧洲油画和我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有着对传统水墨画意境的改良与继承,还在西画材料上进一步探索,发展成了独具一格的写意油画,创新了绘画视觉样式。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内涵,其中最具意义的就是他的用笔和画面形式美中蕴含的传统意境。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提到的“六法”为吴冠中的油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石,为其绘画中笔法和意境的独特性奠定了基础。基于此,结合谢赫“六法”对吴冠中油画独具中国传统美的笔法与意境进行分析,研究他油画作品中高度概括、形似的技法。

关键词:中西融合;笔法;意境

吴冠中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将油画与中国画、自然世界与精神世界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写意油画,为油画民族化探索开辟了新思路。吴冠中在中国绘画现代化进程中选择了一条融汇中西的绘画艺术道路,并提出“坚持改造中国画,注重形式美规律”和“风筝不断线”的著名绘画理论。

本文主要结合谢赫“六法”阐述吴冠中油画中体现的独特用笔和意境,研究他油画中采用的高度概括、形似的技法。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笔法的审美情趣,营造出了具有中国传统山水特色的意境和诗意。

一、结合谢赫“六法”阐述吴冠中油画的传统笔意美

“所谓笔墨者,作法也”,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笔是表现笔法美的最直接体现。自油画传入我国后,吴冠中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理论观点:“骨法用笔,中国绘画讲笔法,油画也一样。”为了验证这一理论观点,吴冠中将我国传统绘画的用笔和西方绘画结合在一起,改变了传统绘画的创作方法,运用西方油画的表现方式来创作中国的传统绘画,将传统国画的皴法和油画欢快的笔触融为一体,使整个画面具有鲜明的审美意境。这种对笔墨的改变,是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传承与革新。

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云:“树石必须蟹爪,短梗则用狼毫。钩叶钩花,皆须顿折;分筋勒干,迭用刚柔。” 笔法的运用是画家绘画基础的扎实性和个性的体现。在吴冠中的风景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用笔有着深厚的中国画笔法功底,大胆地使用毛笔来表现画面效果,以达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画面效果,并在传统的笔墨形式上创新出了新的笔墨节奏,将笔法的重要性展示在大众面前。

(一)笔法之气韵流畅、生动准确

一幅绘画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和精神内涵的体现就是“气韵生动”,其是对顾恺之“以形写神”绘画观点的进一步补充,主要是指绘画的神气和韵味,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气韵”是绘画主题的升华。宗白华先生曾犀利地指出:“中国画的主题‘气韵生动,就是‘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

吴冠中在作品《遗忘的雪》中表现出了一种自然美,整个画面布景中,白雪的布置与中国绘画中用染墨法形成的画面效果相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白雪点染在灰色调中,色彩温柔鲜亮,几处黢黑的枝蔓愈发凸显出白雪的含蓄,笔法的采用有着“似与不似”之间的迷之魅力,整体效果给人一种浓灰、浅绛渲染出的水墨气韵。

(二)用笔体现骨法精髓

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心脏,即“骨法用笔”。张彦远曾经说过:“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笔墨线条的应用、绘画主题的刻画、用笔的力度和画面感,是对绘画的解释说明。笔法捕捉物象的“骨气”来表现物体内在的生命的活力,而对于画面完美的表述就是应当把气、力融入笔法,体现出骨法生气,从而达到一种生气蓬勃、具有爆发力的画面效果。

吴冠中尤其提出了“骨法”不能和“应物象形”背道而驰,因为好的造型只有依靠“骨法”来实现,所以他绘画时习惯于用灵活的笔墨来刻画对象的形式美,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吴冠中的代表作品《舴艋舟》中就以纤瘦轻巧的线条重点强调孤寂感,宛若“高古游丝描”。线条的应用使《舴艋舟》的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写意的美,线条的婉转与迷蒙的画面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小河两岸的枝叶充满了坚韧,墨黑的细小线条夺目地吸引着欣赏者的眼球,赋予整个画面活力。

(三)作品造型的具象写意

“应物象形”是对绘画主体形体的整体把握,是对客观对象的描写。“应物”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客观描写,还注重对象的形似以及内在精神风貌和个性特征的描写。“象形”是表现对象引起欣赏者情感上的起伏或思考,把握绘画整体的同一性及和谐性。作为一个画家,必须充分掌握描绘主体物象的最基本能力,从而达到应物象形。

画家必须具备“应物”和“象形”的能力,必须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描绘对象的形式美,具有发现和表达形式美的能力,并培养塑造形体的能力。基于此,吴冠中提倡学习“直觉中的错觉”,把客观对象进行头脑再创造和补充之后再进行绘制。

在吴冠中看来,东方崇尚意蕴与西方的重视色彩和素描并不是南辕北辙的,他找到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油画的共同点从而进行切入,十分重视形式美和绘画的独立性,并把其作为绘画的重要表现,是体现和人民群众联系的特色方法,因此提出了“风筝不断线”的著名理论。

(四)作品色彩的概括提炼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是对传神写照和骨法用笔的最基本要求。“随类赋彩”是指绘画创作必须根据具体对象正确施色,与“以色貌色”有相似之处。西方绘画强调的是三原色,中国传统绘画则更加注重“五色”的运用,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颜色,恰到好处地使用,就会有着完美的效果。例如西方印象派代表人物对色彩的运用和现代中国画家阎平对墨色的表达,他们都是因对色彩的敏感和热爱而创作出了一幅幅斑斓的画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观赏盛宴。

在吴冠中眼中,色彩是可以随类“敷”彩的,这里的“敷”指的是画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观察后进行描绘,只要意思和作者所要表达出来的感受所一致就可以。在吴冠中创作的所有绘画作品当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他对色彩的掌控和运用,不论是景色秀美的江南风光,还是参差错落的亭台小舍,黑、白、灰颜色的应用都是画面的主色调,强烈的色彩对比衬托出自然风光的迤逦。他在《童年》这幅作品中完美解释了他所提出的理论,以浅淡的色彩描绘出两侧的灰瓦白墙和大片水面,银灰色的色调宁静而深远,画面宁静而简括,使观者仿佛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在耳边环绕。画面上方隐隐看到是一对燕子,让人想到它们掠过天际的矫捷身影。小桥流水让人想到曾有人泛舟赏景于此。儿时玩耍的欢乐场面和无邪爽朗的笑声仿佛在这静谧的意境中传来,描绘出了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

(五)点、线、面——“经营位置”的符号化

中国传统绘画在处理造型上一直有着两个问题,一是应物象形,二是经营位置。“经营位置”是指绘画创作中对素材的集中整理、组织和安排,即章法。

吴冠中在传统绘画构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变新,将西方油画的构图规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经营位置相结合。点、线、面不仅是他绘画作品中那些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情感的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更是构成绘画语言形式美和抽象美的载体。他常常采用横线和竖线相结合穿插的构图方式,从而使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平衡感和充实感。在他的作品《江南水乡》中,描绘了江南小桥流水的秀美景色,充满了形式美感,有薄薄的暮霭、袅袅的炊烟、水边的屋舍、白墙黑瓦,色调素雅清新,营造了安逸淡雅的绘画意境,给人一种静谧的抒情美。他的油画构思不拘一格,章法错落有致,擅长将中国绘画的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他用简洁的绘画手法提炼出自然美和生活美,从而构成极具视觉张力的抽象美。

(六)作品描摹熔铸中西绘画之长

“传移摩写”简单来说就是临摹一幅作品,而这里的临摹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形似,重点是对传统绘画的传承,所以能否立足于传统的根基,成为品评一幅画的尺度。中国绘画讲求的是精神的传承,许多画家在临摹国画中继承了绘画技法和画面处理的方法。早在《汉书·师丹传》中就有了“传写”两字:“令吏民传写,流傳四方。”吴冠中在中国传统绘画“传移摩写”的基础上熔铸中西绘画之长,以赤子之心建构了自己的艺术桥梁,从绘画语言的本身出发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在不断输入中国传统写意元素中逐渐走向了抽象的表现,用凝练的笔墨来突出画面效果,是美术史上高调提出形式美感的人。

二、结语

“传移模写”简单来说是临摹一幅作品,而这里的“临摹”不是一味追求形似,重点是对传统绘画的传承。能否立足于传统的根基,成为品评一幅画的尺度,中国绘画追求的是精神的传承。谢赫进一步将“传写”归纳成为“模写”,把它作为绘画名词提出,并作为“六法”理论,可见古人非常注重这一理论技巧。吴冠中在中国绘画传统“传移模写”的基础上熔铸中西绘画之长,以“赤子之心”建筑了自己的艺术桥梁,从艺术规律绘画语言的本身创造出了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他的绘画源于写生,在不断输入中国传统写意元素中逐渐走向了抽象的表现,他善于把自己的情感融入点、线、面的符号化构图之中,用凝练的笔墨表达出了具有诗情画意般的江南美景,是美术史上高调提出形式美感的人,他的艺术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为现代绘画和未来绘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刘明明.吴冠中艺术精神在本人绘画中的实践[D].海口:海南大学,2017.

[3]白洁.浅析吴冠中油画中中国画表现方法的借鉴[J].美与时代(中),2015(2):24-26.

[4]王晓.古韵新腔:“谢赫六法”与吴冠中的艺术创作[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5]王若馨.“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绘画语言分析[J].陇东学院报,2018(5):139-144.

[6]纪文洁.吴冠中水墨画的形美研式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7.

[7]赵逸伦.吴冠中绘画艺术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7.

[8]刘玉荣.谈吴冠中绘画创作中的色彩语言[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9]邹一桂.小山画谱·总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10]吴冠中.画作诞生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

长春市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笔法意境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最强大脑
飞白与枯笔的区别
春色满园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左传》笔法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