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染缬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1-10-31刘春燕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工艺系

天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工艺传统

刘春燕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工艺系

一、染缬工艺概况

对于多数人来说,“染缬”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染缬工艺并不罕见,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如今依然出现在民族服装、编织物等染色工序中。从工艺分类看,染缬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从字面解释,“染”指的是用颜料为绸缎、棉布着色;“缬”指的是运用防染技法,染出各种丰富的图案。染缬工艺在我国已传承几千年,是传统的服装面料染色工艺手段。

在染缬过程中,一般先用铅笔在白布上起稿,再设计草图,构思出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然后进行捆扎、缝缀,在布面之上捆扎许多大小不等的锥形结,之后以煮、渍、暴、染为手法,将“五花大绑”的织物浸泡在染液中。经过染料的浸润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布料会形成深浅不一的色晕,呈现出绚烂、梦幻的艺术效果。浸染完成后,还需要呈缬,将之前打的结拆开,把布料捆扎的褶皱烫平,其画面中有着难以言传的神韵。

据史料记载,染缬工艺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汉代文献记载的“衣必文绣”,就是染缬工艺诞生的佐证之一。南北朝时期,染缬工艺广泛用于服饰。除此之外,在家具、日用品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染缬的身影。发展到唐宋,这项技艺逐渐成熟,有许多相关的证据保存至今。在唐代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捣练图》中以及在敦煌发现的一些壁画中都可以看到染缬的身影。

作为一种实用型手工艺,染缬工艺在古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形成了许多鲜明的时代风格。汉唐时期的染缬作品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其特征是瑰丽、厚重、富丽堂皇;到了明清两代,染缬工艺的重心转移至江南及西南的贵州地区,作品呈现轻灵、阴柔、精致的艺术风格。传承至今的黎族织染和贵州枫香染等民族特色技艺,也都属于染缬的范畴,已经拥有千年历史,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染缬工艺的价值贵在传统。在染色中,染缬工艺以植物、矿物染料为主,如从石榴壳、莲蓬、红花等植物中萃取天然染料,按一定比例加工、调配的原料经过发酵、压榨、浸泡、凝色等工序,便可以形成染料。此外,印染过程也以手工操作为主,运用捆扎法、叠扎法等方式扎染,形成瑰丽无比的色彩效果(如图1)。

图1 绞缬

染缬工艺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染缬工艺在捆扎时,扎结的长短、松紧、稀密会直接影响最终图案的呈现效果,缝缀时折缝的宽、窄、松、紧、疏、密各有不同,印出的花色图案更是千差万别,五彩缤纷。很多时候,创作者并不能准确预测作品的实际效果,在染缬过程中,图案变形、色彩变化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增加了风险与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为艺术设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在传统染缬中,各类丝绸印花染色多达88种,深浅不同,浓淡各异,诠释着我国传统手工印染对原料、色彩的娴熟把握,以及在技术方面的登峰造极。

如今,“丝绸之路染缬技艺”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说,染缬工艺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财富,在中华艺术的百花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染缬工艺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当今时代,工业化、机械化不断发展,印染技术也随之得到发展,化学染剂越来越多,日益充斥市场,在技术、原料、人才、设计、发展模式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传统染缬工艺的竞争力日趋不足,传承与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挑战。

(一)材料局限日益显现

上文说到,染缬工艺用到的染料以天然为主,这是染缬工艺的一大特色,为作品提供了极大的附加值,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为技艺的纵深发展带来许多局限性。

首先,天然染料原材料产量低,开采受限,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会对染缬工艺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天然染料中包含一些名贵的中草药、矿物,具有稀缺性,比较昂贵,且不易获得、不易保存,而在印染中却要消耗大量染料,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会增加生产成本,使成品价格居高不下,影响市场推广;另一方面,染料的稀缺性也会导致染缬工艺的产量受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其次,天然染料能呈现的色彩比较有限,颜色谱系不完善,命名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影响市场接受度,也不利于市场的健全。通常,色彩应用不规范、不标准,会为行业的交流借鉴造成许多无形的“壁垒”,师承不同,提取工艺不同,导致每个设计师、工作室对色彩的理解也存在差异,难以凝聚力量,导致传统染缬技艺存在“各自为阵”的现状,难以融会贯通。

最后,传统天然染料多为有机物、矿物,容易氧化,采用染缬工艺制作的纺织品在长时间保存过程中经常出现褪色、变色等现象,也会对产品的收藏价值造成重大影响。

(二)“产品为王”挑战突出

作为一种艺术品,“产品为王”是竞争取胜的常见思路,这一思路通常体现在图案设计、产品风格、外在形象、生产销售方式等诸多方面。染缬是一种传统工艺,由于其传统的“惯性”太强大,往往导致产品内涵存在局限性,难以打开市场。

在设计方面,当前产品设计还以传统风格为主,设计元素也多是传统纹样、吉祥形象,缺乏现代感,难以适应日益年轻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设计是艺术品的灵魂,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为优秀的作品、灵感提供生长的土壤,事关行业兴衰,应当引起全行业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为染缬工艺的发展开辟时代新征途。

染缬工艺的生产、营销方式目前也都偏传统,通常以工作室为单位,各自为营,小规模生产。同时,染缬行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导致某些优秀的设计、产品被模仿,影响创新的积极性,也使得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其市场化发展。

(三)人才与传承捉襟见肘

人才培养是工艺美术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这一问题在染缬工艺传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染缬工艺从业者年龄偏大、学历水平偏低等,而且染缬工艺的传承多以传统的师徒传授方式为主,这在无形之中制约了生产效率,影响了其稳健发展。

盈利空间较小,前期学习在时间、精力上投入较大,使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学习、传承染缬工艺,行业缺乏创新型人才。人才危机已经成为许多问题的根源,对此,必须创新染缬工艺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学校推行现代式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对染缬的兴趣,进而促进其深入发展。

三、染缬工艺的创新发展之道

染缬工艺是古丝绸之路上诞生的一颗明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新时代如何实现染缬工艺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其更好地与时代融合,这是摆在技艺传承者、研究者面前的一个深刻课题。染缬工艺要想实现传承发展,就要从多方面推动创新,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生机。

(一)创新创业,推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

染缬技艺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科研力量的赋能,而高校是文化传承、技术革新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染缬工艺传承中,应发挥高校的作用,以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建设“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促进理论研究、技艺发展。

首先,要促进中国传统染缬民间美术教学相关课程在高校的落地,进而探索构建一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教学体系,为染缬工艺在学校的推广、继承与发扬奠定基础。例如,可在大专院校中开设以弘扬民族传统艺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染缬工艺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学生既可以深刻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有助于提升个人素养。

其次,通过学校培养和扩充染缬工艺专业人才队伍。学生思维活跃,创作灵感较多,可以为染缬创作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创作出更多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染缬作品。同时,学校可积极引导学生在染缬创作方面就业、创业,为校企合作打下更牢固的基础,打造集设计、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染缬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将染缬文化产品开发、创作、体验、传授等环节打通,打造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二)运用新元素,打开新思路

染缬工艺的创新离不开历史传承、地域特色、时尚元素三大方面的结合。其中,传承历史是基础,而地域特色、时尚元素的融入可以为染缬工艺的创作打开更加广阔的题材库(如图2)。

图2 灰缬

近年来,染缬工艺传承人不断汲取、借鉴国画、西方绘画和民间剪纸等艺术形式,融入创新元素,创作出许多新设计、新图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一思路无疑是可行的,借鉴带来进步,其他艺术形式中许多思路都可以帮助染缬工艺达到新的艺术高度。例如,可汲取、借鉴西方绘画中的光影、色彩,通过色彩的布局,反映创作思路,形成具有心理暗示作用的“染缬文化语言”,为染缬工艺带来现代化的艺术理念、艺术表达,在文化的交流中实现传承与创新。

在应用领域,染缬工艺有必要突破服装的范畴,打开更加宽阔的应用空间。例如,北京某服饰公司将传统蓝印花布与现代日用品、手办结合,实现了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的合二为一,创作了鼠标垫、胸针、印花包袱布等一批民族风日用品,深受市场欢迎。传统染缬从业者也有必要借鉴这一思路,以染缬为载体,开发更多实用性物品,让染缬工艺真正被年轻人喜欢、接纳,从而走入现代人的生活。

(三)发展体验式教学,助推染缬走向大众

染缬工艺之所以难以突破发展瓶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艺术门类比较小众,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导致大多数人对此陌生。因此,应创新产业业态,与各大文旅、文创产业园合作,开设面向社会大众的染缬工艺体验课程、兴趣班,参考陶艺工作室的经营模式,为人们提供近距离接触、了解染缬工艺的途径。还可探索一对一传授、体验式教学,让大众参与到染缬制作的过程中,亲手制作染缬艺术品,体验染缬的魅力、创作的快乐。

通过线下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扩大染缬工艺的社会知名度,挖掘、培养潜在的消费者,而且有利于发现创作人才,为染缬工艺的传承打牢“群众基础”。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普及而言,线下体验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还有必要增强染缬工艺的品牌意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产品知名度、附加值,探索传统染缬技艺的线上营销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主动做出调整,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只有如此,染缬工艺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迎来新生。

猜你喜欢

工艺传统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少年力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