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芳华》为例分析时空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

2021-10-30宫圣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叙事芳华

宫圣钧

摘要:电影《芳华》作为一部讲述一段青春、一段历史的影片,其中包含着大量时空转变、时空隐喻的镜头,是一部分析时空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的非常优秀的范本。本文以《芳华》为分析的范本,细选其中的几组大小场景以及时间线索进行分析,详细说明时空内容和关系对于一部影片的重要性。

关键词:时空关系;叙事;《芳华》

一、时间线索的巧妙安排扣人心弦

《芳华》以极为顺畅的叙事方式描绘了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并且注重的将1970、1980、1990和2000四个时间节点进行仔细的讲述。电影以讲述文工团的几个年轻男女的故事为主,从这群人的相遇到相处再到最后的分离再聚为几个重要的节点。在《芳华》的叙事结构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是以时间作为推动力的平行结构。

电影采取了第一人称“我”的视角作为故事的开始,故事开始的镜头就把观众一下子带回了70年代时期舞蹈学员何小萍第一次进入文工团的场景之中,与之一起出现的还有“雷锋”学员刘峰。家庭遭遇重变故的何小萍对于可以进入文工团的机会十分珍惜,同时自然而然也对即将开始的文工团生活十分憧憬。这有部分也成为了电影中相遇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体现在电影之中的篇幅相对较短,但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电影的前半段在时间节点上也就是1970到1980之间共发生了大大小小四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它们分别是照相事件、内衣事件,触摸事件以及最后刘峰的审查下放。这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对于何小萍来说可谓是不仅没有缩短与文工团的距离反而又无限延长了这段距离。在这几段情节之中多条线索并行发生形成了逻辑层面的多方面映照,既维护了电影在叙事上的统一完整性又摆脱了单调[1]。

在故事的发展向分离迈进时,电影采取了叙事主体和反思主体并行的策略。何小萍与萧穗子两人的交替叙述一边讲述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故事一边是导演对于那段历史的无限缅怀和感伤。每个时代所特有的局限性总会和时代中的人物命运所息息相关。何小萍对于未来无尽的渴望和憧憬最终消失在了难以抵抗的现实之中,刘峰对于道德的坚守却没有换来理想中的尊重和希望。在历经了千难万苦后何小萍在月光下得《沂蒙山》的曲子中最终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继续下去的勇气,电影在线性叙事中讲述的是人物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真实与憧憬二者无法 相容的悲剧色彩。

二、空间的对比映照服务叙事主题

在电影《芳华》中出现大大小的空间十余处,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由文工团驻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以及后勤医院和战地慰问演出地。这些场所承担了影片大量的叙事内容,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拿文工团驻所来讲,1970和1980年代发生的主要事件大多集中在文工团驻所。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特殊场所,结合那个特殊的政治年代和那群特殊的年轻男女所碰撞发出的事件所产生的火花结局必然是扑朔迷离的。文工团驻所就是一个封闭的红色年代的叙事空间。而对越自卫战的战场则更加就有针对性,首先刘峰和何小萍最为被放逐的身份变成战场的一份子本身就是去实现蜕变的目标的实际上他们也在战场之上实现了自我情感转变[2]。在这个意义上战场既是二人的成长的空间又是二人逃离文工团生活的避难所,只有在战场上二人才可以暂时遗忘掉别人对他们的偏见而歧视重新回归本我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战地慰问演出的场所对于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来说是一个温馨可以使心灵得到救赎的圣洁的场所,而对于文工团的团员们来说慰问演出的场所则是他们实现自我目标价至的重要场所之一。导演在此刻又重新将何小萍与其他文工团团员进行了一个区分,原本也属于文工团一份子的何小萍并没有在此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没有像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一样得到心灵上的放松与关怀,反而加剧了何小萍内心的失落和悲痛,战地慰问演出的场所对于何小萍来说可谓是个无情之地,这种巨大的反差加强了故事叙事上的对抗性。

《芳华》在进行空间叙事时极为注意大小空间的对比写照,大小不一的空间承载着不同的思想感情和重要性的体现。除了我们刚刚上述的几个大环境空间承载了巨大的思想感情之外,影片也格外重视对于小空间叙事的刻画。电影中的大小空间都是相对来讲的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进行划分,我们对大空间的定义主要是指那些可以承载一个时代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故事发生地或者发生场所。而我们对于那些小空间的定义也并非单纯的指那些物理上小的空间场所而是指那些大空间下的一个个具体的环境和具体的发生背景。作为一个故事的发生小场景来说,甚至是一个提包,一个手提箱都可成为叙事上的小空间。大小叙事空间的交替出现和叙事往往有利于对比表现那一代人的故事在空间构成上的补充和重构。同时在对于身份的转變和对记忆的重构上也起到了有利的作用。举一个例子,例如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这样一个大空间的塑造上和对文工团以及战地医院这样的小空间的塑造对比上就凸显出了大小空间在叙事上的对比作用。导演将对于伤者的同情怜悯和对和平的向往都表现在了战场中的血腥场面和医院内悲惨的环境之中。在论述小空间的描写中,刘峰那只装满荣誉的箱子则是小空间叙事最好的代表。在离开文工团即将下放到伐木连时,刘峰将那只装满了荣誉奖章的箱子中的东西掏出来准备丢掉时表现出了对于过去的文工团生活的反思,这是一种反思和反弹的表现。对于一种自己坚持已久的思想崩塌前的疯狂[3]。

长镜头的运用在《芳华》大小叙事的建构中起到了了重要的作用。在严歌苓的小说中并未对战争场景做过多细致的描写,冯小刚在电影中却用了一个经典的长镜头来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4]。描绘战争的长镜头采取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法,用长达六分钟的时长描绘了刘峰在带领物资队时遭遇埋伏并作出反击的战斗场景。镜头完整的表现了从第一声枪响到最后一个敌人倒下时的场景,观众跟随摄影机的镜头观看到了整个战斗的物理空间,刘峰的第一视角长镜头更加真实的再现了战场上不可预料的危险,观众仿佛就是现场参与了战斗的士兵。长镜头的连续性保持了战斗中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参与构建了整个战斗场景。在这个长镜头的最后镜头缓缓上升拉起,由原来的主观视角变为上帝视角,生与死的对比所带来的震撼在这个镜头场景中一览无遗。

结语

《芳华》通过细致的时空叙事方法讲述了一代人的青春和一段岁月的;流逝。作为一部文学改编出来的电影作品保留文学上的众多优秀的品质特点。在影片中大小空间的对照让观众在了解了那段战争历史的同时又被细腻人物所打动。冯小刚在影片中根据不同情节的内容设置了众多的场景来满足每段情节的必然要求。严谨的时间线索的设置不仅让出生在新世纪的观众进行观赏的时候也深深沉醉,也让那些战争的亲历者们依旧无比感伤。

参考文献

[1] 陈欢.关于冯小刚电影《芳华》中的人性分析[J].艺术评鉴,2019(24):163-164+176.

[2] 靳雅洁.浅析严歌苓小说《芳华》改编成电影的不足之处[J].中国民族博览,2020(02):211-212.

[3] 杨希帅.电影《芳华》的叙事与伦理[J].粤海风,2019(05):86-89.

[4] 陈佳雨.论长镜头的多重叙事作用——以《芳华》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24):7-8.

猜你喜欢

叙事芳华
红花开处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芳华不再亦风流
芳华
芳华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平凡人悲凉的温情与温柔的绝望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