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排矿区抽水试验及涌水量计算

2021-10-30廖家洪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10期
关键词:涌水量渗透系数风化

李 俊,廖家洪

(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 广州 510800;2.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大排矿区含水层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强、中风化岩层的风化裂隙及微风化层构造裂隙中。水文孔ZK403揭露微风化花岗岩岩心破碎~完整,整体较完整,含水层为破碎岩心,厚度8m,含水量少,故采用类似提桶法进行抽水试验,采用3个降深,计算渗透系数。通过计算出来的渗透系数,计算开采标高的涌水量。

1 水文孔地质环境[1]

1.1 构造

水文钻孔ZK403未揭露断层,根据矿区地质环境条件,矿区未见构造经过,区域地质环境周的北东向江山-渔涝-莲都断裂距离矿区直线距离约10km,对矿区的影响一般。

1.2 岩浆岩

水文孔ZK403揭露的岩石主要为燕山三期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岩性稳定。

1.3 水文孔水工环地质

水文孔ZK403岩性主要为砂质黏性土、花岗岩,0m~10.3m为砂质黏性土;10.3m~185.17m为花岗岩,10.3m~11.0m强风化花岗岩,11.0m~13.2m为中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RQD为40%,强风化和中风化花岗岩裂隙发育;98.8m~106.8m微风化花岗岩RQD为30%,裂隙发育强。ZK403稳定水位为14.49m。因此砂质黏性土和强~中风化花岗岩为透水层,98.8m~106.8m微风化花岗岩为含水层,厚度8m,为承压水。

1.4 水文孔构造

水文孔ZK403孔径:开孔219mm,0m~11.0m孔径219mm;11.0m~23.7m孔径170mm;23.7m~29.5m孔径150mm;29.5m~57.8m孔径130mm;57.8m~82.7m孔径110mm;82.7m~124.2m孔 径91mm;124.2m~185.17m孔径75mm。0m~10.3mPVC管隔水。抽水试验时水泵位于25m。

2 抽水试验

2.1 试抽

在抽水试验前进行试抽,采用1L/s的流量抽水,水位在1分钟内降深达到6.8m,水位下降过快。因此,采用类似提桶法进行抽水。

2.2 类似提桶法

类似提桶法原理为:用水泵进行抽水至标定的容器内,抽取一段时间后停止,记录抽取地下水的容量,然后记录水泵抽取前和抽取后地下水水位降深,类似于每隔一段时间用水桶提取地下水。用总抽取地下水容量除以抽水试验时间为地下水流量Q,水位降深采用水泵抽取前和抽取后后水位降深均值s。用Q—s单对数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2.3 抽水试验[2]

采用标定容器的水桶,应用不同时间间隔:60min、30min和15min,抽取一桶水,按照抽水试验规程1min、2min、2min、5min、5min、10min、20min、30min时 间间隔记录水位降深,同时增加记录水泵抽取前和抽取后水位降深。

应用记录的水位降深,画出抽水试验历时曲线(图1)。根据ZK403水工环地质条件:承压含水层、厚度8m,应用如下公式计算渗透系数:

图1 抽水试验历时曲线

K—渗透系数,m/d;

R0—影响半径,m;

r—水文孔半径,m

Sw—降深,m;

Q—流量,m3/d。

通过上述公式,利用迭代法,当|Ki-Ki-1|≤0.01,取Ki作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详见表1。

表1 渗透系数计算表

通过对恢复水位进行渗透系数核算,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36m/d。

3 矿坑涌水量预计

本矿区的矿坑涌水预测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涌水量较小。矿坑涌水量Q预测由地下水涌水量Q1和大气降水量Q2两部分组成。

Q1=2π·K·R0·SwR0=10Sw·K½

Q2=日降水量(m/d)×矿坑汇水面积(m2)×径流系数。

K—渗透系数,m/d;

R0—影响半径,m;

Sw—降深,m;

Q—流量,m3/d。

日最大降水量为216mm/d,年平均降雨量为1740.8mm,矿区总汇水面积约1039519m2,当地地表径流系数为0.8,矿体开挖平均高程+201.73m。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矿区涌水量计算表

4 结论

通过应用类似提桶法进行抽水试验,试验数据处理合理,求取出来的渗透系数符合工程要求。

猜你喜欢

涌水量渗透系数风化
充填砂颗粒级配对土工织物覆砂渗透特性的影响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赵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
水泥土的长期渗透特性研究*
基于解析法的隧道分段涌水量预测技术研究
一种基于样本传播的图像风化方法
矿井涌水量重标极差法等维预测模型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不同类型渗透仪下渗透性能对比分析及性能测试研究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