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1-10-29董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康复

董晶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是由于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在输尿管狭窄处受阻形成[1]。输尿管结石未及时排出时通常会逐渐增大,同时出现尿痛、肾绞痛、血尿等相关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2]。输尿管结石主要好发于青壮年人群,男性患者高于女性。输尿管结石若未及时进行有效诊治,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感染发生[3]。手术治疗是当下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作为有创治疗方式,也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也具有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手术前后护理服务质量通常是影响手术患者疗效、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将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110 例输尿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先入院)及观察组(后入 院),每组55例。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2.25±14.37)岁。对照组男38 例,女17 例;年龄18~52 岁,平均年龄(31.81±13.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签署《知情同意书》;决定应用手术治疗。

1.2.2 排除标准 无法正常沟通交流患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疾病患者;孕、产妇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入院后常规进行病情确认,指导患者常规进行术前检查,指定责任护士。手术前夜开始禁水禁食,指导患者清洗身体。手术当日再次进行病情确认,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内容、风险告知,取得患者书面确认。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等指标,同时关注患者体温、脉搏、面色等体征变化情况。术后禁水6 h,排气后方可进食。遵医嘱对患者应用抗生素、解痉、止痛等药物治疗。

1.3.2 观察组 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输尿管结石发病原因、发病过程、治疗手段、疗效规律等,说明进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以及手术治疗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心理诉求[4]。耐心开导劝解患者,指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康复信心。患者在术前6 h开始禁食,术前2 h内禁水[5]。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流量变化情况。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 h。术后立即建立心电监护,每小时观察记录患者心率、血压、血氧等相关指标,同时观察患者体温、面色、脉搏等相关体征变化情况。术后2 h 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双足及膝关节屈伸活动[6]。术后6 h 协助患者先饮水50 ml,若无不适表现可协助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并让患者下床进行简单活动,比如让患者沿床边慢走、或者病房内活动,将患者的运动时间控制在3~5 min,早、中、晚各1 次,并让患者自己进行洗脸、刷牙、上厕所等事情,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水平[7]。指导患者术后饮食需要清淡,应尽量以蔬菜、水果为主,适量摄入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膳食纤维等。术后2 d 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每天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更换敷料。术后第2 天开始要求患者每天坚持下床活动,可以让患者到病区范围活动,或者让患者在活动区做一些简单体操动作,或者延长患者行走路线,或者让患者练习爬楼梯等,将运动时间控制在10~20 min 内,上午与下午各1 次,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促进机体功能康复。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后,及时安排患者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纠正既往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限制奶制品、豆制品等钙含量较高的食品应用量,让患者多喝水,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让患者每天定时、定量进行运动,可以每天进行30 min~1 h 的运动锻炼,运动方式包括打太极拳、跑步、跳绳等,从无氧运动到有氧运动慢慢转变,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患者身体内部结石的排出。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③比 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应用SF-36 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结石完全清除54 例,完全清除率为98.18%;对照组患者中结石完全清除49 例,完全清除率为89.09%。两组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41,P=0.0508>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5.56±13.12)、(76.84±11.09)、(79.36±9.37)、(73.32±11.57)分;对照组患者术后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38±10.52)、(68.49±10.09)、(71.04±10.15)、(64.31±10.77) 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04、4.1302、4.4668、4.2273,P=0.0000、0.0001、0.0000、0.0000<0.05)。

2.4 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88±1.23)h、(15.06±3.94)h、(6.23±0.34)h、(7.24± 1.58)d;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64±1.46)h、(18.67± 4.05)h、(10.34±2.06)h、(8.93±2.02)d。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24、4.7382、14.5989、4.8872,P=0.0039、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快速康复理念是一种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围手术期优化护理方法,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和促进术后康复[8]。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患者,在常规护理中主要注重术后的病情监护和遵医嘱用药处理。而快速康复护理可以在术前加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9]。通过所加入的这些护理措施通常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同时将传统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禁水、禁食时间进行了适当的缩短。从而可以尽可能的保护患者胃肠功能,同时也能有效预防长时间禁水禁食所造成的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从而利于降低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肢体运动和下床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相关并发症,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康复[10]。而术后鼓励患者多饮水,提早食用流质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排除输尿管残余结石,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摄入量,能有效预防营养不良等相关问题,也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输尿管结石康复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胃结石伴食管嵌顿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