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10-29张颖梁丹陈清霞潘佳蕾高修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生物电持续时间盆底

张颖 梁丹 陈清霞 潘佳蕾 高修安

子宫复旧不良是产后并发症之一,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明显,预后质量欠佳,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逐渐提升,更多产妇的身体健康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产妇对婴幼儿的正常哺乳,对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1]。临床经验指出,穴位贴敷和生物电反馈对产妇的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对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70 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规方法及其联合穴位贴敷与生物电反馈治疗的效果,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接收的70 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 例。参照组年龄24~37 岁,平均年龄(28.3±2.9)岁;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40.5±0.9)周。研究组年龄23~38 岁,平均年龄(28.6±3.3)岁;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40.8± 1.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综合检查证实病情;②认知功能正常,同意接受常规方法/常规方法联合穴位贴敷与生物电反馈治疗;③临床资料完善,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具有其他盆底疾病;③多胎生产。

1.2 方法 参照组:依据产妇的病情对其子宫恢复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引导产妇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给予产妇个性化饮食指导和生活管理,以适宜的锻炼方法加快产妇子宫康复。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与生物电反馈治疗。①穴位贴敷:将制作好的药膏贴敷在气海穴和关元穴,药膏组成:当归24 g、枳壳12 g、艾叶10 g、制附片10 g、川芎9 g、苏木6 g、桃仁6 g、元胡6 g、制香附6 g,把上述药物研磨成药粉,用益母草稿将药粉调制成糊状的药膏。②生物电反馈:用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对产妇进行治疗,评估产妇的盆底肌后开始治疗,治疗2 次/周,共治疗8 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产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经B 超检测产妇的子宫径变化,测量产妇的子宫横径、子宫长径、子宫前后径等,了解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②观察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盆底肌肉强度肌电值分级进行功能评价[2],分级包括0 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评价分级≥Ⅲ级为优良。优良率=(Ⅲ级+Ⅳ级+Ⅴ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恶露持续时间与子宫径比较 研究组的恶露持续时间(5.8±1.2)d 短于参照组的(8.2±2.0)d,子宫横径(80.3±2.5)mm、子宫长径(91.5±9.3)mm、子宫前后径(62.0±0.5)mm 小于参照组的(120.6±3.8)、(120.2± 9.7)、(95.6±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恶露持续时间与子宫径比较()

表1 两组的恶露持续时间与子宫径比较()

注:与参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的盆底肌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的盆底肌功能恢复优良率94.29%高于参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盆底肌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 [n(%)]

3 讨论

女性的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和复旧功能非常关键,关系着产妇的子宫复旧和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主要是在女性正常分娩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和复旧欠佳,子宫肌层中血管腔产生狭窄或(及)栓塞,致使产妇的子宫局部组织血液供应不足,随即子宫肌层细胞发生缺血和自溶,肌层逐渐缩小且细胞质明显减少,子宫体积因此缩小,且产妇宫腔中的胎盘剥离创面变小,从而促使子宫内膜再生,加快剥离创面的修复,这是产后子宫复旧的重要机理[3,4]。但在产后5~6 周产妇容易发生子宫复旧不良,主要见产妇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滞留等病症,张瑜等[5]指出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会致使产妇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或者造成晚期产后出血,容易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次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的效果显著,经B 超观测产妇的子宫径明显改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说明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显著改善,未发生较大的异常。经评估发现研究组的盆底肌功能恢复优良率94.29%高于参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良好。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穴位贴敷是中医药特色技术的重要内容,在产妇的气海穴和关元穴贴敷药膏,关元穴能有效调节产妇的胃肠道系统,具有固本培元和调理冲任、健脾固肾与补血益精的效果;气海穴属于任脉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指出,气海穴为“育之缘,处于脖胦,脖胦一”,能有效治疗虚脱和脏器衰惫、形体羸瘦等症状[6-8]。穴位贴敷能通过穴位的刺激和调节,加快药物成分的吸收,促使所选穴位部位的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以经络循环贯穿于人体内部,对人体内的各大脏腑气机起到调节的作用,所以产妇对当归、枳壳、艾叶、制附片、川芎等中草药的吸收更好,使产妇的病情得到更好的改善[9]。生物电反馈治疗能对产妇的盆底肌进行有效刺激,使产妇的血管平滑肌被有效刺激,加快产妇子宫肌的血液循环,这能有效加强组织的修复功能,保证子宫腔中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获得一定的营养物质[10]。张英辉[11]指出生物电反馈治疗能加快盆底组织的炎性物质排出,从而起到消肿与消炎的效果,使产妇的病情得到充分缓解。采用的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可置于产妇的阴道中,经阴道中的内压力感受,刺激盆底肌收缩,并把检测的肌电位有效传至计算机中,随后再将各项数据反馈给产妇,让产妇更了解自己的盆底肌活动状况,对产妇的产后康复进行合理的指导,使产妇在产后通过正确锻炼得到有效康复[12-14]。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临床效果显著,能缩短产妇的恶露持续时间,改善子宫径,加强盆底肌功能修复程度。

猜你喜欢

生物电持续时间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
揭秘“生物电”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俄语体与持续时间结构组合规律的认知语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