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10-29陈晨马瑞雪钟雪旭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

陈晨 马瑞雪 钟雪旭琼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临床常见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上世纪40 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得到较好控制。菌落内细菌存在敏感、耐药两个亚群,多数细菌对甲氧西林敏感,使用抗生素后几个小时内大量敏感菌被杀死,但部分耐药菌株继续缓慢生长,在一段时间后又快速增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院内、社区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易诱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对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20 年12 月接受治疗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3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 例。对照组男82 例、女68 例;年龄63~87 岁,平均年龄(77.06±8.93)岁。观察组男85 例、女65 例;年龄63~88 岁,平均年龄(78.08±9.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参考文献[2]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非革兰阳性菌感染;②思维逻辑异常者;③药物过敏、不耐受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万古霉素治疗,予万古霉素[希腊VIANEX S.A.(PLANT C),注册证号H20140174,规格:500 mg/瓶]静脉滴注治疗,每6 h 给药1 次,500 mg/次,也可每12 h 给药1 次,1 g/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需>1 h/次,结合具体体重、年龄等调整剂量。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奈唑胺治疗,予利奈唑胺(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注册证号H20090516,规格:600 mg/片)口服治疗,每12 h 给药1 次,600 m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②对比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时间。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指标包括CRP、PCT、IL-6、ESR。④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费用。⑤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情况对比 观察组细菌清除率为98.0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94.67%,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时间对比 观察组细菌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时间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细菌清除时间对比(,d)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IL-6、PCT、ESR、CRP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观察组IL-6、PCT、ESR、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14 d 后对比,aP<0.05

2.4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费用对比 观察组药物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费用对比(,元)

表4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费用对比(,元)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3 讨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毒力较强的细菌,从青霉素开始使用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相关疾病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但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青霉素酶,其能够水解β 内酰胺环,提高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3,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不均一耐药性,其中存在敏感和耐药两个亚群,对于甲氧西林有着高度耐药特征,能够在甲氧西林的条件下生存,但部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又对甲氧西林敏感,在治疗后能够快速杀灭,但少数耐药菌株生长较为缓慢,数小时后又可出现迅速增殖现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广谱的耐药性,对β 内酰胺类及头孢类药物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但可对万古霉素敏感。

本研究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清除细菌效果一致,安全性均良好。利奈唑胺为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治疗肾功能损害患者较万古霉素具有一定优势,但使用该药物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会降低,停药后可逐渐恢复[5-7]。ESR 为临床各种炎症病变的活动性检测指标,随病情逐渐好转,水平逐渐下降[8-10]。CRP 敏感性极高,为临床判断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11,12]。治疗14 d 后,观察组IL-6、PCT、ESR、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利奈唑胺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效果优于万古霉素,考虑与人体肺组织中利奈唑胺血药浓度高于万古霉素有关。观察组药物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万古霉素对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治疗效果确切,利奈唑胺可缩短清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万古霉素治疗费用较低,临床需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药物,促进合理用药。

猜你喜欢

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确定已经根除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慢性携带者进行选择性髋膝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烧伤残余创面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王西林 作品欣赏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
万古霉素联合中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