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联合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0-29李锐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焦虑症症状

李锐铿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患者的症状以强烈的焦虑感、紧张担心及坐立不安为主,严重时会发展为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1]。按照类型不同临床主要将焦虑症分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鉴于各种类型的焦虑障碍均会导致患者生活能力丧失及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还会引发自杀风险,因而开展早期的诊疗尤为重要。在治疗方面,现阶段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为主,其中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社交干预、心理治疗及认知行为干预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有效提升焦虑症治疗效果,临床多采取药物与非药物两种方式联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更加有利。为进一步明确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本院精神科2020 年1~11 月接诊的126 例 焦虑症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精神科2020 年1~11 月接诊的126 例焦虑症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经SAS 及精神检查确诊,均存在过度担心、惊恐不安、心悸气促等焦虑症的明显症状。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对本次治疗知情,且本次研究已经得到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执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 例,女35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38.6±6.8)岁,病程2 个月~2 年,平均病程(0.9±0.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36例;年龄23~61 岁,平均年龄(38.8±7.4)岁,病程2 个月~ 2 年,平均病程(0.8±0.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口服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28)10 mg/次,3 次/d,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药物剂量,但最高剂量≤6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内容包括:①积极与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各项诉求,通过言语交流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并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心理学技巧,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②针对患者所存在的认知误差和社交障碍,为患者设计相关的认知行为练习,激发患者内心的认知思维和交流欲望,并有计划性的让惊恐障碍的患者暴露,鼓励患者多与身边的人交流,积极开展情绪的自我调节,缓解焦虑症状;③引导和鼓励患者记录“焦虑笔记”,详细记录自己与焦虑有关的行为,更好的感受焦虑,从而认识引发焦虑的原因与诱发情况,逐渐恢复认知;④为患者制定有效的自我放松训练,比如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情、减缓呼吸的频率,多进行慢跑、游泳、羽毛球、太极拳、广播操等有氧锻炼,来预防和治疗焦虑障碍;⑤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营造一种想象空间,通过心理暗示来引导患者幻想,比如可以配合轻音乐暗示患者躺在阳光普照的沙滩上,有凉爽的海风轻轻吹拂,实现缓解紧张与焦虑的目的;⑥依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为患者提供多种环境,拓宽患者的兴趣爱好,以此转移困扰、挫折及焦虑情绪。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AS、MMSE、PSQI、SF-36 评分。SAS 评分:共20 道题,50 分为分界值,<50 分记为无焦虑,50~59 分记为轻度焦虑,60~69 分记为中度焦虑,≥70 分记为重度焦虑。PSQI 评分:19 个自我评定问题和5 个由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分值0~21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SF-36 评分:包括心理健康、社会参与、躯体情况、生理健康及一般健康5 个维度,分值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2]。MMSE 评分:包括定向力 (10 分)、记忆力(3 分)、注意力与计算力(5 分)、回忆能力(3 分)、语言能力(9 分),满分30 分,27~30 分记为正常,<27 分记为认知功能障碍,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精神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与PSQI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AS 评分与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 评分与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与PSQI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 评分与PSQ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与SF-36 评分比较 两 组治疗前MMSE 评分与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 评分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与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 评分与SF-36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不会消失,且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严重,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痛苦与功能损害。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药物治疗虽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起到短期疗效,但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会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产生依赖性,严重者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无法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3]。因此,为更好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建议治疗时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开展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以此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认知能力。崔宇等[4]在研究中发现,通过给予广泛性焦虑症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升认知能力,帮助患者更好、更快的回归社会。高敏[5]在研究中发现,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施以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可以发挥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者的优势,一方面实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与认知能力,且能减小复发风险,达到长期疗程。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SAS 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与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可以实现4 个方面的治疗效果,即改善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升行为认知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在于: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是临床治疗焦虑症的常用药物,可以治疗各种神经症所引发的焦虑症状,如广泛性焦虑症。在作用发挥上,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可以选择性的作用至脑内5-HT1A受体,同时可以抑制心理应激负荷所导致的生理症状,其与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相当。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方面,医护人员一方面可以与患者积极开展交流沟通,与其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支持与情感呵护,确保患者可以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与温暖。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为其制定具体的行为认知训练,比如指导患者记录“焦虑笔记”,逐渐恢复认知,学会舒缓自己的焦虑情绪[6]。再比如可以指导患者更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比如多去人流量大的商场、超市及公园,多与他人沟通,起到转移注意力和排解焦虑情绪的目的,这对于提升认知能力与生活质量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焦虑症患者施以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提升认知能力与生活质量,继而实现治愈焦虑症的目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焦虑症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国内发展“婚外恋”心理治疗模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