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改善措施

2021-10-29徐新强赖小易杨四清徐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肝胆葡萄球菌胰腺

徐新强 赖小易 杨四清 徐建国

肝脏、胆囊、胆道、胰腺等手术均属于肝胆胰腺手术,上述手术通常复杂程度较高,在术后更加容易发生感染,以往的研究显示,肝胆胰腺手术经常涉及到胆道、上消化道的切开与重建,因为手术切口、时长的原因,容易受到腹腔、肠源性细菌污染,导致感染。而且这部分患者在术后需要放置引流管,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实施肝胆胰腺手术患者具有医院感染的显著特征[1]。对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进行分析,手术切口、下呼吸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比例较高,而对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患者自身原因、手术操作因素、疾病因素均可导致医院感染,需要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术后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2]。本文对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改善措施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8 月~2020 年8 月入院治疗的120 例肝胆胰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6 例,女54 例;年龄18~74 岁,平均年龄(47.32± 8.56)岁;入院时间1~10 d,平均入院时间(5.53±2.17)d;肝脏手术36 例、胆道手术30 例、胆囊手术34 例、胰腺手术20 例。纳入标准:均具有完整的临床就诊资料;手术可耐受;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患者均签署实验同意书。排除标准:无完整临床就诊资料;合并肿瘤、血液、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类疾病;导管过敏、出血;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

1.2 方法 手术前后对患者年龄、疾病类型、血红蛋白、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术出血量、持续时间、术后放置引流管情况及手术前肝功能情况进行调查与记录。术后抽取肘静脉血3 ml 进行细菌培养。晨起使用开水漱口,收集深部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夹闭导尿管,在采集时松开,弃除前段尿,使用0.50%聚维酮液对导尿管采尿位置进行消毒,收集10~20 ml 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培养。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灭菌拭子对感染位置分泌物进行采集。上述标本采集结束后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细菌培养,之后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测试,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213、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等作为质控菌株,整个检查过程中排除了菌株定植和污染的情况,确保了结果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感染菌株类型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分析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33%,其中手术切口占比最高,为4.17%,其次为下呼吸道,占比为3.33%。见表1。

表1 120 例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分析(n,%)

2.2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菌株类型分析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菌株类型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占比分别为50.00%、40.00%,真菌占比为10.00%。见表2。

表2 10 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菌株类型分析(n,%)

2.3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患者因素、手术因素及操作因素均可引发感染,占比较高,分别为40.00%、50.00%、40.00%。见表3。

表3 10 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n,%)

3 讨论

肝胆胰腺手术本身较复杂,属于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手术类型,其中手术切口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占比较高,这是因为上述感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机会多,可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与本次研究结果(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33%,其中手术切口占比最高为4.17%,其次为下呼吸道,占比为3.33%)相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菌株类型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占比分别为50.00%、40.00%,真菌占比为10.00%。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患者因素、手术因素以及操作因素均可引发感染,占比较高。分析原因: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这些病原菌均属于人体正常菌群的转移菌,对于特殊的环境具有适应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在手术切口、下呼吸道及导管相关感染中出现,大肠埃希菌则主要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可在上呼吸道中定植,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因此上述菌群均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群种类[3,4]。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患者自身因素中如患有糖尿病、肝脏疾病自身均存在先天免疫功能失调和炎症反应,其更加容易导致感染,而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和脏器功能减退,恢复较慢,也会发生感染[5]。而手术切口越大,出血量越多,对组织的破坏性越大,也会发生感染[6]。操作技术方面如使用受到污染的器械,机械导管等消毒不彻底也会导致 感染[7]。对于上述危险因素,需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手术整个过程中对血糖进行监控,并观察术后体温等感染指标[8]。更加全面的掌握肝脏、胆道的复杂结构,了解肝胆系统疾病的本质,对自身技能进行提升,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中出血量。强化护理工作,日常工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引流管放置,加强外科手术消毒,并推广免洗洗手液[9]。提供术前、术后供氧,利于伤口局部白细胞的杀菌作用[10]。

综上所述,肝胆胰腺手术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临床工作中强化风险意识,制定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减少发生率,提升临床疾病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肝胆葡萄球菌胰腺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18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