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2021-10-29石萌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7期
关键词:脂蛋白胆固醇硬化

石萌

DM 是以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并发MI、CI 等。CI 又称缺血性卒中,起因是脑部血液循环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相应神经功能受损[1]。MI 又称心梗,起因是供应心脏血液流动的主要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使心肌缺血性坏死[2]。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将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传送到细胞中。LDLR 是一种糖蛋白,具有细胞膜表面,作用是调节血浆胆固醇的水平,若其水平发生改变,会导致血浆脂蛋白代谢障碍,使得血浆胆固醇水平增高,因此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如CI、MI、心血管代谢疾病(CAD)等[3]。本研究探讨LDL-C 与DM 患者合并CI 或MI 的相关性,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3 月~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的240 例DM 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8 例合并CI 患者作为CI 组,72 例合并MI 患者作为MI 组,100 例未 合并CI、MI 患者作为CG 组。CI 组男40 例,女28 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15±7.72)岁。MI组男41例,女31 例;年龄35~76 岁,平均年龄(58.25±7.75)岁。CG 组男52 例,女48 例;年龄36~76 岁,平均年龄(58.85±7.62)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DM、CI、MI 的诊断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并经颅脑CT 证实;②排除心、肝、肾、甲状腺等疾病,未合并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③首次发病时间<48 h;④无免疫功能缺陷;⑤患者未服用抗氧化剂、抗菌药、炎症抑制药、免疫抑制剂等;⑥发病前4 周内无创伤史或未进行外科手术;⑦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血缘关系。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 后,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OSHIBA 40FR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TC、TG、HDL-C、LDL-C 采用标准酶法测定,本院各项血脂检查的技术条件与指标质控均合格。

1.3 观察指标 比较CI 组、MI 组、CG 组血脂水平,分析LDL-C 与CI、MI 发病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 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脂与脂蛋白水平比较 CI 组LDL-C、TC、TG 水平高于CG 组,HDL-C 水平低于C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 组LDL-C、TC 水平高于C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 水平与CG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脂与脂蛋白水平比较(,mmol/L)

表1 三组血脂与脂蛋白水平比较(,mmol/L)

注:与CG 组比较,aP<0.05

2.2 相关性分析 DM 患者LDL-C 与CI 及MI 发病均呈正相关(r=0.825、0.786,P<0.05)。

3 讨论

DM 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合并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高血压、DM、血脂高、抽烟、喝酒等,在DM 中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 倍[4,5]。DM发病原因与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血糖升高能够导致靶器官结构及功能受损,如皮肤、肾脏、微血管、外周神经等[6]。主要特点是糖代谢、糖利用以及合并脂质代谢障碍,小而密低密脂蛋白胆固醇是LDL 的亚组分,具有容易被氧化修饰、易粘附、尤其容易在血管壁沉积的特点。DM 患者慢性血管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LDL-C 与动脉粥样硬化。

CI 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LDL-C 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自身较容易发生氧化,通过氧化的LDL-C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7]。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有很多种:CI 栓子的来源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是由于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溃疡、破裂、脱落而形成栓子,栓子又引起脑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堵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软化和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不断变大,严重阻塞动脉血管,导致CI;血管血流低灌注形成分水岭而梗死。CI 的发生是由于LDL-C 被巨噬细胞摄取,形成泡沫细胞,死亡的泡沫细胞增加了斑块脂质质量,降低了斑块的稳定性,提高了单核细胞的活化性;另外,LDL-C 被氧化修饰,血管内皮被激活,加快了细胞凋亡的进度,内皮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促进炎症细胞的粘附与浸润,舒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的平衡被打破,致使血栓形成;最后,LDL-C 被氧化修饰后激发了血红素氧化酶-1 的活性,抑制一氧化碳在胆红素中分解代谢,激活了鸟苷酸环化酶,从而增强内源性血管扩张剂环磷酸鸟苷的浓度,促进血小板聚集以及血管平滑肌收缩[8]。

MI 的致病原因主要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主要发病因素是LDL-C 的含量。LDL-C 中不饱和脂肪酸双键在氧自由基的作用下形成过氧化物,能够将血浆胆固醇送至细胞内。来自巨噬细胞的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变成泡沫细胞,并在内膜内过度生长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单核细胞通过内皮间隙,在内膜下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能够通过A 型清道受体吞噬大量的被氧化修饰的LDL-C,使细胞内脂质堆积,形成泡沫细胞。有研究表明,被氧化修饰的LDL-C 与CI、MI 密切相关,并且每组的含量是不同的,MI 组含量最高[9]。LDL-C 与C 反 应蛋白密切相关,可以检测出DM 患者有无MI 的趋势,因此LDL-C 代谢异常是DM 患者MI 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中LDL-C 含量越高,TC的含量也就越高,而LDL-C、TC 的含量是引起CI、MI 的危险因素之一[10]。

本研究证实了LDL-C、TC、TG 水平越高导致DM 合并CI 发病率越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卒中的危险因素是高水平的LDL-C、TC、TG。同时,低水平的HDL-C加快了脑动脉硬化的发展,也是CI的危险因素。CI 组和CG 组TG 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国际上对于TG 水平是否影响CI 争议比较大。有研究表明,TG 的作用包括促进凝血、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系统,虽然TG 不是CI 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CI。MI 组和CG 组相比,LDL-C、TC 的水平显著高,TG、HDL-C 的水平差异不明显,说明LDL-C、TC 的水平增高与MI 呈正相关,LDL-C、TC 是循环中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形式,在血管内膜下积聚,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形成空泡细胞,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而引起血管堵塞,是造成DM 合并MI 的危险因素。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在1990 年召开的关于血清胆固醇与死亡的国际性专题会议上提出,血清胆固醇水平与死亡率呈“U”形相关,也就是说明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均能够增加死亡率。HDL-C 是肝脏合成的脂蛋白,作用有:胆固醇逆转、氧化抗体内LDL-C、加强前列环素,并且能够对表皮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进行有效抑制,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相反,HDL-C 含量低能够导致胆固醇转运和清除障 碍,引起血管壁的粥样硬化。因此,HDL-C 对MI、CI、CAD 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中DM 患者LDL-C与CI 及MI 均呈正相关(r=0.825、0.786,P<0.05)。

综上所述,通过早期诊断高脂血症,采取合理饮食、长期控制血糖,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服用降脂药物来延缓病情的恶化,再通过相应的药物提高人体内HDL-C 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抗动脉硬化和CI 的能力,从而使血浆中LDL-C、TC 水平保持稳定,降低了高脂血症,从而降低了DM 患者并发CI、MI 的风险,对动脉粥样硬化及CI、MI 起到了预防和治疗的功效,对治愈心脑血管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猜你喜欢

脂蛋白胆固醇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