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恶性肿瘤化疗后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防效果的影响因素

2021-10-28米玉玲

大医生 2021年13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中性粒细胞

李 文,米玉玲

(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021)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不仅可延缓化疗的进行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发热、感染、败血症等相关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增加。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经聚乙二醇化修饰后的长效剂型,其主要通过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向粒细胞分化,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恢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优点是每个化疗周期仅需用药1次即可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1-2]。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PEG-rhG-CSF对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预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1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189例,胸腺肿瘤7例,食管癌5例,乳腺癌4例,软组织肿瘤3例,胸膜间皮瘤、胃癌及原发灶不明肿瘤各1例。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者;既往使用化疗药物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需再次接受标准剂量化疗者;化疗前行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均示正常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者;骨转移疼痛控制欠佳者;不能按期复查血常规者;对PEG-rhG-CSF药物过敏者;化疗前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全项检测不正常者。研究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实施。

1.2 方法患者根据疾病类型所使用的化疗方案包括:依托泊苷+铂类,紫杉醇类药物+铂类,培美曲塞+铂类,吉西他滨+铂类,伊立替康+铂类,托泊替康、异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患者均在所有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 h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14,规格:3.0 mg/支∶1.0 mL],注意优先选择两侧手臂的三角肌下缘注射。①分析患者使用PEG-rhG-CSF治疗后的效果。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对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骨转移、肝转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3]、既往Ⅲ/Ⅳ白细胞/粒细胞下降、化疗方案、治疗前6月内胸部放疗。其中ECOG评分为0分: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起病前活动能力无任何差异;1分:能自由走动与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但不能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2分:能自由走动与生活自理,但已丧失工作能力,日间不少于一半时间可以起床活动;3分:生活仅能部分自理,日间一半以上时间卧床或坐轮椅;4分: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5分:死亡。③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④观察并统计患者使用PEG-rhG-CSF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文中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211例患者使用PEG-rhG-CSF治疗后仍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33例,占比15.6%。

2.2 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线及后线、治疗前6月内有过胸部放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后辅助、一线及二线与治疗前6月内无胸部放疗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 单因素分析[例(%)]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6月内胸部放疗、化疗方案为导致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 3.418、4.031,均P<0.05),见表2。

表2 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不良反应患者使用PEG-rhG-CSF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骼疼痛,发生率为2.4%(5/211)。不同性别、年龄、骨转移骨骼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5例患者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4]评分均为1~2分,轻度疼痛,持续2~3 d后疼痛消失,无需临床干预。

表3 使用PEG-rhG-CSF治疗后不同性别、年龄、骨转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传统经典方式,在临床肿瘤治疗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化疗剂量限制性毒性之一,其下降的程度与持续时间不仅关系着患者因感染导致死亡的风险,也会因此达不到相对剂量强度而影响疗效。相关研究显示,在整个化疗周期中,更好地预防与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对肿瘤患者的整体预后相当关键[5]。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通过刺激肿瘤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预防和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但由于rhG-CSF半衰期短,每个化疗周期需连续使用多次,给临床应用带来诸多不便[6]。PEG-rhG-CSF是将短效G-CSF蛋白的N末端定点交联20 kD的聚乙二醇而形成,在体内半衰期延长,可达47 h,由于药效持续时间长,每个化疗周期仅需给药1次,因此临床使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患者依从性较高[7]。PEG-rhG-CSF在体内主要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吞作用清除,血浆清除率与中性粒细胞直接相关,随着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升高,胞吞作用增强,血浆PEG-rhG-CSF浓度明显下降,反之则血浆PEG-rhG-CSF浓度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PEG-rhGCSF血药浓度的“自我调节”作用,其极大地提高了PEG-rhG-CSF的使用安全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既往化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预防性使用PEG-rhG-CSF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5.6%,表明PEG-rhG-CSF可明显降低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同时本研究中,三线及后线、治疗前6月内有过胸部放疗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后辅助、一线及二线与治疗前6月内无胸部放疗患者,原因可能与放疗及反复多周期化疗药物影响骨髓再生造血功能,且多周期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与骨髓的修复功能均较差有关[9]。因此这部分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定期规律复查血常规,保证患者治疗全程的安全。本研究中,患者使用PEG-rhG-CSF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骼疼痛,发生率为2.4%,均为轻度疼痛,持续2~3 d后疼痛消失,无需临床干预,表明应用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综上,PEG-rhG-CSF用于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同时治疗前6月内胸部放疗、化疗方案为导致PEG-rhG-CSF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因素,这部分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定期规律复查血常规,以保证患者治疗全程的安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验证。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中性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FREAKISH WATCH极简中性腕表设计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猪胰蛋白酶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普拉洛芬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