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株洲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模式研究

2021-10-25张芬香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红色文化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工业旅游和红色文化研究状况,结合株洲市工业旅游的红色文化传播开情况,从文旅融合视域出发,挖掘工业旅游中的红色文化,探索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模式,增强企业的文化内涵,带动株洲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湖南省的“三高四新”战略。

关键词:文旅融合;工业旅游;红色文化

工业旅游是指游客通过参观、体验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和工人工作场景等,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旅游形式。我国工业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很多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掀起工业旅游热,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作为新中国近百种工业产品的诞生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株洲工业已拥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拥有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35处,形成了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现代工业体系。2021年正值建党100周年之际,挖掘株洲工业旅游中的红色文化,实现工业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深度整合株洲市工业旅游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株洲工业旅游品牌,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工业旅游大概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首先发展工业旅游为起点,随之国外工业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发展内容涉及了越来越多的行业。随着工业旅游发展的不断成熟,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的观光旅游两个内容。工业遗产旅游研究方面首先是工业遗产旅游产生原因的研究,爱德华兹总结了战后工业遗产旅游兴起的原因,主要有:战后一些相对比较轻松休闲的服务产业相继发展,战后人们对过去老城市和老工业发展的怀旧心理,对于历史遗产保护思想的重视,政府对于历史文物保护政策的支持以及第二产业正在衰退等几方面原因。雅克布从“30 年原则”的视角肯定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其次是对于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模式的研究,在分析目前国外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工业遗产旅游分为工业遗产公园和工业博物馆两个开发模式。最后,对于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内容还包括对游客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发展区域工业旅游的研究、对工业遗产地区 差异性的研究。例如,理查德、斯蒂芬和克莱尔对各种游客的游览过程的分析。工业园区观光旅游研究主要针对工业观光旅游出现的原因以及观光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例如英国学者约翰·斯沃布鲁克对工业观光旅游以及景点如何管理进行了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株洲工业旅游的研究:早在2002年,胡卫华就开始了株洲工业旅游方面的研究,朱凡瑾(2011)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工业旅游的发展前景,罗绚丽(2013)探讨了株洲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陈志辉(2014)提出了株洲市旅游业升级发展的路径思考,陈莉(2018)开展了醴陵红官窑工业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的研究:国内有关红色旅游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关于工业旅游中的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目前相关研究重点集中于特定区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工业旅游中的红色文化研究,虽然在相關研究中有所提及,但并未得到系统探索和讨论。在已有相关文献中,霍胜男(2018)针对红色工业代表城市大庆的旅游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当地在红色旅游基地建设上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若干途径。随着旅游形态日趋多样化和工业旅游在我国的崛起,一些学者已经关注到了红色旅游和工业旅游之间的密切联系,致力于实现两者在文旅产业中的融合,如张雨辰(2020)就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在我国融合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必要性进行了综述,认为“体现工业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融合应成为未来两种旅游模式融合的基本方向之一”,同时提出在工业类博物馆中体现红色文化,在革命类博物馆中体现工业历史,可以有效解决工业旅游动力不足的问题,应成为未来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思路之一。崔清杰(2020)提出在大庆工业旅游中挖掘红色文化元素,促进工业旅游发展。范彬等(2020)明确了红色工业文化传播的定位和特点,优化现有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模式,推进文旅管理机制改革,促进红色工业文化传播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3.研究简评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研究较多,但是挖掘工业旅游中红色文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挖掘株洲工业旅游中的红色内涵,探索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模式,促进株洲工业旅游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推进株洲工业旅游的多层次发展,有助于扩大株洲工业旅游的知名度,同时推动株洲红色文化的传播。

二、株洲市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结合现状

根据《株洲市工业旅游发展纲要(2018-2022》,株洲市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株洲工业遗址公园、株洲·中国动力谷、醴陵·中国陶瓷谷的建设,基本形成“1211”总体布局结构,即“一园两谷一带一网”,将株洲建设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城市,使株洲工业旅游成为湖南旅游新名片。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株洲市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工业旅游线路丰富,但红色文化结合较少

目前株洲市以五条工业旅游线路为主线,分别是动力株洲 交通工业奔驰之旅,创意株洲 创意产业惊奇之旅,辉煌株洲 工业文明探访之旅,飞天株洲 航天工业梦想之旅,和国粹株洲 陶瓷艺术享受之旅,其中,醴陵的瓷器之旅已经被打造成一条成熟的工业旅游线路,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而醴陵“红官窑”、华联瓷业等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陶瓷谷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株洲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北汽股份株洲分公司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2020年9月28日,首趟株洲至炎陵旅游专列是目前开通的“工业+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因此应多开发和设计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结合的线路,拓宽工业旅游的形式。

2.工业旅游基地红色基因挖掘不够

株洲目前的工业旅游基地目前主要以生产参观和环境感知为主,部分引入了旅客体验的部分,但是很少挖掘红色基因,有机融入的更少。

3.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入形式单一

株洲的工业旅游基地的工业遗产非常丰富,通过讲解的形式不够生动,印象不深刻,在各个基地宣传片中红色文化的体现不够明显,并且文创产品形式不够丰富,红色文化在工业旅游中的载体需要进一步丰富。

三、株洲市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模式设计

1.红色文化与工业旅游文化结合

由株洲的文旅部门牵头,由工业旅游基地,党史研究部门、各大中专院校相关学者组建株洲红色工业旅游共同体,根据各工业遗产的历史事实和现状,深入挖掘其工业旅游文化中的红色基因。如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动荡山河中诞生,跨越新旧两个中国,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公司先辈们用他们的智慧、汗水、甚至生命,保护民族铁路的星星之火。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毛主席为此亲笔签署嘉勉信。此后,相继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重型摩托车发动机、第一台地面燃气轮机、第一台涡桨发动机等产品,填补了国内10多项产品空白。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这些公司共同体现了株洲工业人员甘于奉献、勇于争先、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家国情怀等时代精神,工业旅游基地还需进一步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和运营中进行个性化挖掘、开发、设计和维护。

2.红色文化融入工业旅游线路设计

根据旅游团体的性质,联合不同部门合作开发科普游、考察游、研学游、健康游、参观游、体验游等不同主题的特色“红色+”工业旅游线路。2021年为建党100周年,株洲市各企事业单位、公园、小区等场所增加了许多党建文化主题公园,而工业旅游基地也有其党建文化宣传板块或者区域。在旅游线路的设计时,设计不同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感受高科技的魅力同时,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和工业文化两者的优势,将红色文化的“亲切感”和高科技体验的“新鲜感”融于一体,用情怀来讲好传统工业的故事。比如面向青少年的“红色+科普”游线路,可以设计为:三三一(中国航空发动机是怎样研制出来的,融入航天精神)—601厂(硬质合金如何打造出来的?融入合金精神)—田心时代研究所、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百年厂房如何造就中国高铁之“芯”,融入高铁精神),将爱国主义等红色文化融入科普讲解。

除此之外,各工业旅游基地可以对各自工业相关主題进行深入挖掘,举办主题性、专题性展览,吸引株洲市的学生、游客和市民参观学习。

3.红色文化与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结合

丰富红色工业旅游文创产品种类和形式,可以通过采取举办文创产品挑战赛等方式,不断丰富我市工业旅游产品结构。株洲各工业旅游基地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与工业旅游资源产品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艺术特性,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创作,提升工业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同时确保产品实用性的前提下,根据游客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进行分众需求定位,注重产品所体现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和艺术美感,提升整体品质。如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可以将现有的动车模型与百年厂房模型结合,构建立体化,系列化文创产品;株洲醴陵陶瓷可以创新游客DIY陶瓷形式,将株洲工业的里程碑标志性产品以陶瓷形式展现。

4.红色文化和工业旅游服务融合

工业旅游不仅让旅游者加深对城市的了解,同时增强对企业和科技的感性认识,体会企业的文化内涵,因此相对于传统旅游更有优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讲好本工业旅游基地的红色故事,提升游客的体验感。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新兴的直播、虚拟VR技术让消费者在家也能感受工业旅游基地带来的科技感。目前株洲即将投入使用的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将利用5G云、XR、AI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面向市场,以科技赋能,文化为内核,赋予工业遗址第二次生命,将老工业遗存打造成5G新文旅项目,开辟科技赋能工业遗存与科技文化相融合的国际级展示新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文旅融合的时代,合理开发红色工业旅游线路,创新工业旅游形式,丰富工业旅游文创产品,寓教于游,利用红色工业旅游资源,发扬红色工业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而带动株洲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红色文化全面深入传播,服务湖南省的“三高四新”战略。

参考文献:

[1]陈秀清,曾丽婷.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区域工业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9(03):107-110.

[2]陈志辉.株洲市旅游业升级发展的路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01):61-64.

[3]罗绚丽.株洲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3(12):78-79.

[4]朱凡瑾.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工业旅游发展前景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02):81-83.

[5]刘少宇.株洲市石峰区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6]陈莉. 醴陵红官窑工业旅游开发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7]胡卫华.株洲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03):96-100.

[8]黄江媚.基于资源整合的工业旅游联动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唐健雄,黄江媚,刘炼鑫,李莜蓓.集聚视角下湖南省工业旅游空间联动多尺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7,37(08):197-206.

[10]唐健雄,陈宁,刘炼鑫.工业旅游城市酒店业空间演化路径研究——以湖南株洲市为例[J].商学研究,2018,25(03):115-123.

[11]王一帆.株洲市工业遗产的特征与构成研究[J].北方建筑,2020,5(01):40-44.

[12]张雨辰.博物馆视角下工业旅游和红色旅游融合途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4):82-85.

[13]崔清杰.挖红色文化“富矿”借工业优势“出海”——关于大庆工业旅游发展的研究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20(04):114-117.

[14]范彬,况志华,徐耀东,冯毅.文旅融合视域下的红色工业文化传播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05):33-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株洲市社会科学课题“文旅融合视域下株洲工业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模式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SK2021204)

作者简介:张芬香(1977.07-),女,副教授,河南获嘉,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红色文化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