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效益考核下出版社总编室的职能与作用探析

2021-10-23李智慧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0期

[摘要]社会效益考核要求出版业在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工作策略等方面都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总编室作为出版工作的枢纽站,应实现相应的职能转型。本文拟从分析社会效益考核背景下总编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入手,从服务管理、提高质量、队伍建设等角度,探索总编室开展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效益考核;总编室;职能与作用

2018年12月,《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的出台,是新时代出版业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出台的第一个有关出版领域社会效益的量化考核文件。该办法明确指出,出版单位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对社会效益规定了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出版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与发展的必要性[1]。面对这一新发展理念与新要求,及时转变思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出版社必须面临的新课题。总编室作为出版社整个出版业务的服务、协调和管理部门,是出版社的大脑,也是上级管理部门和社内业务部门联系的枢纽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总编室也需要实现相应的职能转型,重新思考其职能定位与作用,探索其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进而提升工作水平,使其在出版社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从总编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入手,从服务管理、提高质量、队伍建设等角度,探索其开展工作的新路径。

一、新形势下总编室工作的新要求

从我国实际出版情况来看,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出版大国,但是自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以来,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经营模式、新媒体业态的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其带来了众多生存压力,导致少数出版社走上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之路,从而忽略了原创图书、精品图书的出版。这种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的出版理念,不仅不利于出版社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另外,《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各个出版单位每年按期开展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工作,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这对整个出版行业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势必会极大地推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但这一强劲有力的举措也会使得总编室的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转变思维方式,优化管理手段

《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把出版质量作为出版单位的底线、红线。该办法中仅“内容质量”这一项就占比42%,对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社会影响恶劣的出版物,甚至实行“一刀切”,直接认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并且还要对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两年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出版管理部门将会责成主管主办单位对出版单位进行整改、调整出版单位主要负责人。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出版管理部门将依法依规对出版单位予以处罚直至退出[2]。这就要求出版单位更加注重出版质量,防范和杜绝出版物质量问题。总编室作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业务的中枢,同样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埋头于事务性工作向创新管理转变,由原来单一的服务部门转变为集协调、监督、管理于一身的出版社“核心大脑”,肩负起协助总编辑及社领导贯彻编辑出版方针,保证出版物质量的重任。

(二)转变价值观念,坚守社会效益底线

《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出版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也就意味着在出版工作中,无论是从导向层面,还是从执行层面,都要求将社会效益优先落到实处。这是出版单位目前和将来的一个重大实践,也是对出版单位的一个重大考验。这就要求总编室要尽快转变原有价值观念,坚守社会效益为先的底线,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三)轉变工作思路,创新出版体制机制

出版产业是个内容产业,内容创新将有助于出版业的整体发展,这与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重点是相契合的。随着《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的实施,各出版单位必须在统筹出版社当下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思路、调整产品结构、重视出版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同时客观、公平和公正地做好社会效益定性评价和定量考核工作。因此,总编室要理顺改革、发展、管理、服务的关系,加快创新步伐,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新形势下对总编室职能与作用的思考

我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家出版社的内部机构设置可能各有侧重点,对总编室的职能定位可能也会略有差异。但总编室所做的核心工作主要是参与图书出版全流程,发挥管理、执行、协调、服务等职能,为做好编辑出版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进而为提高图书质量提供保障[3]。笔者2012年加入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年由编辑岗转入总编室,见证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下发后,江西高校出版社总编室顺应时代发展,以政策制度为依据,以服务为己任,以科学实效为目标,逐步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的光辉历程。下面,笔者结合所在部门工作实践情况,对新形势下总编室职能与作用进行浅析。

(一)着力做细做实各项基础性工作,提升出版保障水平

总编室是出版工作的枢纽站,工作内容较为庞杂,覆盖了从选题的导出、审核、修改,到调版、打印;从书号、CIP的申请,到三审意见和版权页的审核;从样书的缴送和存档,到各类出版数据的统计等工作内容。在中宣部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管控后,书号、CIP申请更加繁琐,如何做细做实各项基础性工作,以自身的政治水平、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优化选题、调整出书结构做好参谋,为出版工作顺利完成做好幕后保障工作,这些都是总编室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总编室工作人员应树立选题全程管理的整体意识,加强选题流程化管理与动态跟踪,在出版的每个环节都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从申报选题,到三审三校、发稿、申请书号和CIP、收缴样书,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这些环节要形成一个链条式全流程管理(详见图1)。

一是在选题申报环节,总编室应严格遵守选题申报制度,积极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坚持正确政治导向,把好出版的第一道关口。同时,总编室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敏感内容,采取调阅书稿、请示领导、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把关;对涉及党史、军史、民族等内容的书稿,应提醒编辑积极送审;对选题名称涉“三俗”、违背广告法等有关规定的,应主动与编辑沟通,建议其修改选题名称。二是在合同管理环节,总编室应加强审核把关,做好存档工作。其对著作权存在疑问的书稿,要反复确认,明确职责,避免出现侵权行为。三是在“三审三校”环节,总编室应严格监督编辑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严格按照图书特点和三审人员的专业特长进行有效分工。同时,总编室应通过检查书稿三审单来查看书稿编辑加工是否到位,尤其要重点检查在选题申报时提出的审批意见是否予以落实,从而筑牢图书质量“防火墙”。四是在书号、CIP申请环节,总编室要严格按照规范认真核对选题批复意见汇总表、三审单及书号申领模块表,及时纠正内容简介、作者简介与书稿不相符等差错。五是在条码下载环节,总编室要做好图书四封及版权页核验工作,确保各项出版数据准确无误后,再予以发放。六是在发稿环节,遇到重点、热点、难点及敏感书稿时,总编室应调取书稿进行印前阅评,尽可能保障图书内容导向不出问题。七是在样书收缴环节,总编室应指定专人及时做好样书收取、分发、缴送及存档工作,对出现问题的样书,及时反馈,避免错误图书缴送至上级部门或流向市场。

(二)着力做严做深关键环节的监管工作,把好出版审核关

出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就要坚持图书质量第一,图书出版工作的全过程都要保证质量合格[4]。而要确保图书质量,出版单位就必须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扎实有序地推进出版进度。

一是总编室要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出版物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出版业,尤其是出版物质量进行管理与监督。在这个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笔者认为,出版社还应从本社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建立适用本社发展的相关规章制度,使得社内出版工作均有章可循,为全面提高出版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保证。众所周知,在一个出版社中,总编室往往是各项图书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执行者和监督者。因此,及时根据图书出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对既往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是总编室的重要职能之一。总编室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和要求,以及本社发展需求,及时做好这项工作。

二是总编室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审核关。总编室既然充当了出版社上下之间沟通衔接的桥梁,那么对出版社内部来说,其要搭建好质量管理、监督的平台,为社领导、审校室、印制部、美编室和各出版业务部门之间营造良好、顺畅的沟通环境。同时,总编室还要将管理监督延伸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延伸到管理工作的每个细节,规范编辑校对工作,从而提升图书的整体质量。对出版社外部来说,总编室应加强政策解读能力,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出版同行等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建立良性的工作关系。总编室是出版社收发文件的主要部门,但不能只起到一个“收发室”的作用,其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解读,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时刻以出版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为指导,为图书出版工作指引方向[5]。

三是總编室要严格做好社会效益的量化考核。《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的落实对我国图书出版单位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总编室应充分理解评价考核的重要意义,处理好自评与考核的关系,处理好奖优与罚劣的关系,秉持对内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实际情况,对本社社会效益进行自评,使图书出版单位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着力做亮做精评奖推优工作,扩大本社社会影响力

在总编室的各项工作中,每年各类重点项目、奖项的申报及其管理,以及各类对外展示本社形象的宣传推广工作是其中重要内容。总编室应与各部门密切配合,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及时有效的沟通,推进重点出版项目和奖项的申报,进而有效提升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总编室应按要求组织好奖项申报,并充分准备申报材料。总编室应及时掌握评奖信息,研究项目评选规律,准确把握申报重点和新变化,按要求组织申报奖项,高度重视内部遴选,严格审核把关申报材料,对编辑撰写的材料予以科学指导,确保申报材料准确无误[6]。同时,总编室还应积极对已入选的重大选题、重点项目进行跟踪管理与维护,及时报送项目成果,推进项目按期结项。

二是总编室应积极做好宣传推广,充分展示出版社整体形象。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品牌形象、出版社品牌形象的树立和提升,需要一定程度的宣传。因此,总编室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搭建宣传桥梁,协助编辑部门主动出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出版社的整体形象,提升业界影响力。

(四)着力做强做优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出版业将形成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好精品出版物的生产和供给的新格局。新格局肯定需要更多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笔者认为,出版单位要坚持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强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专业化,为持续推进出版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总编室作为出版单位编辑队伍的管理部门,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协助出版社做好队伍建设。一是总编室应深化编辑队伍考核评价机制,并将相关要求落实到人。如设置首席编辑、一线编辑等职级,通过业务优化和平台建构,调动编辑人员的积极性。二是总编室可以通过营造谋事创业、风清气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如提供继续教育机会、鼓励参与相关比赛或活动,激发编辑队伍的工作热情,挖掘编辑的发展潜力,让编辑获得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在社会效益考核背景下,总编室的职能范围在不断扩大和深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总编室要积极创新,顺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找准定位,发挥好服务、协调、组织、管理、参谋等职能,帮助出版社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刘蓓蓓.聚焦高质量管理上台阶[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12-23.

[2]李玉平.让“社会效益评价”助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4-11.

[3]韩旺辰.浅谈出版管理中的“控制”职能[J].大学出版,1998(04):36-37.

[4]刘向东.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应把好的几个关口[J].现代出版,2017(04):42-44.

[5]屈婷.转制后对出版社总编室工作的思考[J].今传媒,2013(06):132-133.

[6]王金团.浅谈总编室在重点出版项目申报与管理中的方法与作用[J].出版参考,2018(02):47-48.

[作者简介]李智慧(1985—),女,湖南浏阳人,江西高校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总编室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