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血液净化病人抗凝治疗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2021-10-21马瑞芳王国强吴雨晨张志刚田金徽

全科护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词频抗凝净化

马瑞芳,王 盼,王国强,吴雨晨,张志刚,田金徽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又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指通过体外循环,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应用于肾衰竭、严重的代谢紊乱、多脏器功能衰竭及脓毒症等[1-2]。血液净化具有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溶质清除率较高、为静脉输液、静脉营养支持提供液体空间、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维持免疫内稳态的特点[2-3]。血液净化治疗时的抗凝、病人本身的凝血功能状态、血小板计数、内环境状态都是血液净化正常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其中抗凝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1,4-6]。在一个理想抗凝状态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滤器的使用寿命尽可能延长,确保血液滤过的连续性,减少血液不必要丢失,同时减轻病人家属经济负担[7]。

可视化研究是利用应用数学、图形学、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情报分析软件将共词分析的结果深入浅出地转换为知识图谱,更为直观地展示学科专业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8-10]。知识图谱的绘制在发达国家学科发展情报分析领域已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我国仍属起步阶段。本研究拟采用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血液净化治疗病人抗凝治疗研究现状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展现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描绘研究趋势,提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1 材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已发表所有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期刊文献,发表时间不限,语言为中文,排除:重复发表文献,会议摘要、消息、资讯、杂志稿约和新闻报告。

1.2 资料来源与文献筛选 以“肾脏替代疗法”“血液净化”“血液滤过”“血液透析”“肾透析”“CRRT”“抗凝”等为检索词运用高级检索和主题词检索方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累计检索到文献6 623篇,其中CBM数据库2 514篇,CNKI数据库2 355篇,万方数据库1 854篇。

1.3 分析方法 利用Excel 2010去重后共提取文献3 688篇文献,然后采用BICOMS 2(书目信息共现分析)软件对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基金和期刊等信息进行提取生成共现矩阵;并使用Ucinet 6.0 绘制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和省市名的社会网络图普,采用gCluto1.0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可视化矩阵和可视化曲面图。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获得文献6 623篇,利用Excel 2010去重后共提取文献4 333篇文献。在阅读题目和摘要的基础上,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文献645篇,最终纳入3 688篇文献。

2.2 文献年代分布 1994年之前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研究数量每年不足10篇,1995年—2013年其研究数量增长迅速,且2013年出现第1次文献量的高峰(281篇),随之2014 年的研究数量骤降,最近2年血液净化抗凝相关研究逐渐趋向于缓和。见图1。

图1 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

2.3 文献作者、地域分布 根据我国地域分布,华南3省、华中3省、华东8省、华北5省、东北3省、西南5省、西北5省发文量依次为197.3篇/省、156篇/省、124.6篇/省、119篇/省、99篇/省、81.8篇/省、66篇/省。发文量≥15篇文献单位共33个,其中排名前3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59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5篇)、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52篇)。文献作者关系网络和作者单位关系网络见图2和图3。

图2 作者社会关系网络图

图3 作者单位社会关系网络图

2.4 文献基金支持 3 688篇论文有584篇文献获得492项基金资助,其中1项基金资助的论文是499篇,占基金论文总数85.45%;2项基金资助的论文60篇(10.27%);3项基金资助的论文23篇(3.93%);仅有2篇文献获得4项基金资助(0.34%)。我国目前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相关研究的基金支持比例仅15.83%(584/3 688)。主要基金来源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省市科技攻关基金、全军医学科研专项基金以及各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基金。其中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基金支持文献达15篇文献以上,其次全军医学科研“十一五”专项基金(12篇)、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9篇)、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篇)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科研基金(7篇)。而支持文献4篇、3篇、2篇、1篇文献的基金数依次是9个、17个、82个和300个。

2.5 文献期刊 纳入的3 688篇文献发表在558种杂志上,其中《中国血液净化》杂志收录文献196篇,载文量>20篇的期刊28种,累积刊登文献量1 111篇(30.12%),11种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2020—2021年度) 收录,载文量= 1篇的期刊208种(7.78%)。载文量>20篇的期刊信息见表1。

表1 期刊载文量

2.6 关键词

2.6.1 关键词一般资料 从文献提取关键词进行同义词整合后,具有实质意义的关键词2 289个,总频次9 048次。其中出现频次>28次的关键词有33个(见图4),累计频次50.72%,也就是说这33个词代表目前血液净化抗凝治疗主要研究方向。2 133个(36.1%)关键词词频为1~5次,说明还有很多领域研究非常少。79个(6.48%)关键词词频为6~10次,37个(5.47%)关键词词频为11~20次,8个(2.16%)关键词词频为21~30次。

2.6.2 主要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图4中的圆点代表高频关键词节点,节点越大,表示出现频次越高,位置越靠近中间,节点在网络中的中心性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越多,颜色越深,代表其相互间关系越强[11]。从图4可见,连续性血液透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护理、抗凝、血液净化均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形成的网络图谱节点大且关系强,说明这些关键词出现频次最高,且联系最紧密,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热点,而处于中心词周围的关键词主要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枸橼酸、肾衰竭、无肝素、出血、凝血、抗凝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局部抗凝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成为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图4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图

2.6.3 主要关键词的聚类分析 对33个关键词构建33×33的矩阵,并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可视化曲面图及参数(见图5)。在可视化曲面图中山丘的高度和聚类内部的相似性成正比,山丘的体积和每个聚类中元素的个数成反比,山丘的颜色与聚类内部标准差有关系,红色代表低标准差,蓝色代表高标准差[11-12]。图5显示4座山峰相互独立,分布明显,其中主题0内部相似度最高,类内标准差最小,聚类效果最好,主题集中程度也高。表明聚类效果较好。综上可知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主要分为以下4个类别。0类:我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主要应用在肾衰竭病人,其抗凝方式有无抗凝、局部抗凝和全身抗凝,主要应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阿加曲班,在透析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有出血、血栓形成。1类: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主要应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等危重症病人的治疗,其主要抗凝方式是局部枸橼酸盐抗凝治疗。2类:血液净化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治疗中的应用研究。3类: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图5 主要关键词可视化曲面图及参数

3 讨论

3.1 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地区分布不均,研究作者及作者单位间合作度不够 通过探讨论文地区分布状况可以得出科技论文地区的产出情况,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文献产出量越大,表明相关地区对该领域的研究越深入与突出[12]。统计分析显示全国32省市(不包括中国台湾)除西藏地区未参与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其余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相关研究。其中,广东、北京和江苏发表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研究数量均大于200 篇,且位居前3位。华南、华中、华东及华北地域各省市平均发表文章数量均大于全国各省市平均值>115.3篇,东北3省平均文献量99篇/省,西南5省市平均文献量81.8篇/省,西北5省市仅达66篇/省。总体来看,东南沿海发表数量多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发达城市远多于欠发达城市。

一共有5 798名作者在1982年—2020年1月从事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相关研究(认为文章有所属名的作者即从事其研究),共出现8 570次。但仅23名作者(3.96%)参与20篇及以上的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数目>20篇仅3位作者,参与发表6~1篇(次递减)的作者数量分别为27人、34人、91人、190人、1 281人和4 121人。从作者关系网络图分析,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若要形成核心领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开辟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论坛;二是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多产作者群。从图2可以看出付平、童辉、黎磊石、谢红浪的合作作者最多,其次为张仲华、张凌、徐斌、任冰等合作次数达5次,其余作者为两两合作或者无合作关系,并且图2中仅10组网络关系,其合作均为本地区或者同一医院的合作。全国有1 464个单位参与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相关研究,但发文量>50篇的单位仅3个,从图3作者单位社会关系网络图可以看出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地域间合作较弱,作者间跨地域合作更是少见。综上所述,我国作者及作者单位间合作率与合作强度较低,合作规模较小,跨机构合作较少,这说明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以个人研究为主,学科间交叉不足,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合作力度不够,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进一度扩展。

3.2 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现状 关键词网络图谱可以反映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13-14],关键词之间共现的次数越多,则他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而本研究具有实质意义的关键词2 289个,频次>28次的高频关键词有33个,累计频次达50.72%,低词频关键词的量多,这也说明我国目前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的热点集中,但关注点相对分散。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血液净化的抗凝方法主要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局部体外抗凝法、阿加曲班、局部枸橼酸抗凝、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等,而新型抗凝剂水蛭素、前列环素抗凝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萘莫司他等出现词频较低,说明我国目前在这一块的研究较少。血液净化主要应用于为重症病人的治疗,在肾衰竭、重症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综合征及脓毒血症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较多,而在药物中毒、蛇毒、热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这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目前关于血液净化抗凝治疗并发症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抗凝剂、抗凝方式的研究中,出血、血栓形成和凝血词频高,说明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病人皮肤瘙痒、非计划性下机、相关血流感染、管路使用时间、管路预冲及回血方法等的词频低,相关研究较少。这种差别主要与各研究单位或血液净化中心疾病种类、各种抗凝剂本身抗凝机制、应用于临床时间及研究目标的个体差异等有关。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选用哪一种抗凝治疗更适宜仍存在争议[15-17]。因此,我们要根据抗凝剂的抗凝原理、优缺点、在相关疾病进行血液净化过程中表现出其优势与不足及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抗凝剂,以期达到用量少,维持体外时间有效时间长;不影响或改善血滤器膜的生物相容性[8];药物作用时间短,且抗凝作用主要局限在滤器内[17-18];测量方法简单、方便,最适合床旁进行;长期使用无严重不良反应。这样才能做到既保证病人的安全问题,避免加重出血及引起自身代谢紊乱,又保证透析质量、降低透析成本。

3.3 本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本研究全面检索了国内3个最有影响力的数据库,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信息可视化手段,利用词频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分析、聚类分析,采用BICOMS2、Ucinet 6.0 和gCluto 1.0 3个软件分别对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研究的年代分布、地域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及合作关系、作者机构分布及合作关系、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简洁明了地反映当前国内对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纳入国内3大主要数据库,未纳入灰色文献及发表在外文杂志上的国内研究,这样导致数据收集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其次,国内研究作者的名字可能存在误写误拼甚至于重名,国内有些研究单位几经更名,虽然经过仔细校对,仍可能出现一些错误,这样可能对某些作者合作者单位分析存在失误。

4 总结

我国目前在血液净化抗凝领域里研究成果多,为危重病人行血液净化时抗凝剂、抗凝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指导。但由于研究机构和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血液净化抗凝治疗的研究,即便是对同种抗凝方案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种抗凝方案是优是劣,仍不能定性,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分析。

猜你喜欢

词频抗凝净化
缺血性脑卒中伴房颤患者抗凝现状研究*
基于词频比的改进Jaccard系数文本相似度计算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词汇习得中的词频效应研究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Mutually Beneficial
多功能净化机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