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香袅袅随烟去 银光熠熠证华年

2021-10-20张颖

东方收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分体器型契丹

2012年赤峰市的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的盘羊沟中出土了一组辽代银制茶具,分别为龙纹银盒、洗、执壶、花口尊、葵口盏托、鎏金盏托、唾盂、茶匙和匜。虽然这组银制茶具并不成套,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辽代早期的饮茶习俗。

龙纹银盒:口径21—21.6厘米,通高15.8厘米,重809.5克,整体系锻造而成。银盒分为盒盖和盒身两部分,上下对称、扣合严密,底部圈足外扩,与盒底呈焊接相连状,出土时因叠压关系略有变形,经后期修复可以清晰地看到器身上的精美纹饰。从盒表面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为五个圆弧组成的花瓣形,边缘饰有一圈简约的莲花瓣纹,表面圆弧边缘装饰有连珠纹饰,连珠纹内錾刻有精美的云纹,中心为一卷曲腾飞的祥龙,表现出龙浮云间的动态之美。银盒斜面装饰有缠枝蔓草纹饰连接飞鸟纹,且五个圆弧处錾刻有五瓣花卉。盒盖和盒身的连接处为呈几何状排列分布的缠枝蔓草与花卉纹饰。在盒身的下腹部錾刻有刻画细腻的折枝牡丹纹饰,共有五朵,且底部錾刻一圈莲瓣纹饰与顶部相呼应。可以说整只银盒造型别致,纹饰细腻,工艺十分精巧。

鎏金摩羯团花银洗:打制而成,口径35.5、底径27、高7.7厘米,重870克。器型表面为敞口,斜壁下收状。在器壁与底部錾刻有精美的纹饰,这些纹饰用鎏金着重突出,既展现了当时的工艺,也表现出辽代早期的审美取向。纹饰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位于口沿部分,装饰有一圈简化的莲花纹饰,錾刻的纹饰细密、精美。洗的内壁至底部有五条竖棱将整个器壁一分为五,每一部分均錾刻有一朵折枝牡丹纹饰。洗的底部中间为摩羯绕火焰宝珠纹饰,摩羯共有三条,它们围绕宝珠均匀分布,其外围錾刻一圈蔓草纹饰,将摩羯和宝珠包围在其中。摩羯为佛教引入的纹饰,它也是辽代贵族金银器上最喜爱的装饰纹饰。

执壶:出土一件,口径6、底径6.6、通高20.6 厘米,重425.4克,这件执壶为分体打制后经焊接成型。壶身为侈口,颈部往回收窄,腹身呈圆弧状,且在腹身的下半部分内收,底部内凹。壶身斜伸出一圆管状壶嘴,下部的焊接处贴饰有梅花,另一侧为壶的执柄,同样经焊接而成,稍加装饰掩盖住了焊接痕迹。在其底部一侧边缘处錾刻“德妃宅”表明了它的出处,且底中部刻有“伊”字,亦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其上壶盖带有小巧的盖钮,方便取拿。整体虽然没有装饰纹饰,但通过对执壶的造型及工艺分析,可知当时工匠技艺的高超。

花口尊:出土一件,口径14.4、底径8.4、高12.3厘米,重302.3克。从它的外形可以看出它的口部外扩呈五瓣花形,腹部较深,中有折壁,上部与底部用焊接相连,底部平整,圈足较高并外撇。整个器物为素面磨光,从花瓣口至折壁处同摩羯纹团花银洗一样,有五道竖棱将尊的上部均匀分为了五部分。

葵口盏托:这类文物共出土两件,口径10、盘径17.5、圈足直径8、通高8.4厘米,重272.1克,分为盏与托两部分,该器型同样为分体锤揲焊接相连。上部分盏的外形较简单,为敞口,曲腹内收,平底。托盘造型精巧,为敞口、弧腹,将托的外形打制成五瓣葵花形,同样在口沿至底部有五道竖起的凸棱将盘面均匀分成五瓣。圈足较高,稍外撇。从辽代很多金银器及陶瓷器的外形分析,五瓣葵花形应是当时比较受贵族及上层人士喜爱的器型。

鎏金盏托:出土1套,上部分盏的口径为6.8、底径3.8厘米,盏的口沿一侧有云头状垫指,下焊接环形把,把部较宽扁,有两道凹槽。口部略敞,腹部为弧形,底部平整,圈足略外撇,与托相连。托为直口,中间有一凸起,凸起正呈中向下凹陷状,使盏的圈足正好置于其中,托的圈足较高并外扩。它的口径为11.6厘米,圈足直径8厘米。整套盏托通高8.8厘米,重299.6克。这件文物同样为分体锤揲、焊接成形。整体虽素面磨光,但通体鎏金,表现出墓主人不凡的品位。

唾盂:1件,同样也为分体打制、焊接成形,口径17、底径10.4、高13.4厘米,重313.9克。 唾盂为盘口状,颈部内收,腹呈弧形,与上面的器型不同,它的圈足较矮。整件文物同样为素面磨光,未见装饰。

匜:1件,长22.4、宽16.4、高7.5厘米,重319.7克。这件文物为分体锤揲,铆接成形。口部微敞,沿较宽,腹部呈斜壁状但较浅,圆形底。匜的口部带有一折棱箕形短流,一侧装有柄,与流成垂直方向。柄呈扁方形銎状,用铆钉铆接于口沿下,前段略窄,后端稍宽并带有凸棱,整体素面磨光,造型十分规整。

茶匙:出土1件,长25.8厘米,重37.7克,整体锤揲而成。匙口由四道弧形组成了四曲花瓣形状,匙的头部较浅呈现出半球状,内有四道竖向排列的凸棱与四曲花瓣形将匙均匀分成了四部分。匙的柄部扁长,向上弯曲,柄端略宽,呈三角形。

这些文物出土的时候,大多因墓室被盗掘及坍塌略有变形,经后期修复才呈现出最初的完整模样,且除了2件文物有纹饰外,其余文物均为素面磨光,这样的装饰风格既能反映出辽代初期的上层生活习俗,也能清晰地看出当时的锻造工艺特征。这套茶具虽不像唐代墓葬及佛塔地宫中出土的完整,但为探讨当时贵族及上层的饮茶习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在五代及辽代时期都沿袭了唐代的饮茶习俗,特别是贵族阶层,大多酷爱饮茶,并留下了很多关于饮茶及备茶的壁画,如宣化辽墓中的备茶图、茶道图及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羊山辽墓中的茶道图。这些辽墓壁画完整地展现了辽代的饮茶习俗及烹茶过程,尤其是壁画中的饮茶器具都与盘羊沟辽墓出土的银质茶具有着相同之处。且这组茶具从工艺和器型上都沿袭了唐代风格,可见这一时期器型及茶艺工序的延续。

那么是何人在墓葬中随葬了这些饮茶器具呢?从墓葬中出土的墓志和茶具底部的款式可知墓主人为伊德妃。德妃何人?关于德妃,史书记载比较简略。据《旧五代史》记载:“庄宗皇帝嫡夫人韩氏,后为淑妃。伊氏为德妃。契丹入中原,石氏乞降,宰相冯道奉尊册,契丹主大张宴席,其国母后妃列坐同宴,王嫱、蔡姬之比也……”“(同光二年二月)癸未,宰相豆卢革率百官上表,请立中宫。制以魏国夫人刘氏为皇后,仍命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六月)甲申,以卫国夫人韩氏为淑妃,燕国夫人伊氏为德妃,仍令所司择日册命。”此后德妃伊氏消失于《旧五代史》的史料中,而《新五代史》中有文载:“而韩淑妃、伊德妃皆居太原,晋高祖反时,为契丹所虏。”自后再无史书记录德妃伊氏入契丹后的生活,直到德妃墓志的出土,“天福八年(943)春正月辛巳……后唐庄宗德妃伊氏自契丹遣使贡马”。可以说墓志的出土则补全了德妃伊氏的一生。根据墓志记述,伊氏在后唐建立之前就嫁给了李存勖,身份是燕国夫人,后被立为德妃。公元926年李存勖死,明宗李亶即位,他遣散了庄宗后宫,德妃回到了家乡汾州。清泰三年(936),后唐末帝李从珂派大将张敬达征讨坐镇晋阳的石敬瑭,战争很快波及到汾州。后石敬瑭向契丹乞降,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南下,即墓志所言“大驾亲提锐旅”,后唐军以失败而告终。战后德妃随耶律德光来到契丹,受到了辽的厚遇,被安置在怀州(墓志称为“怀美州”)今赤峰市巴林右旗。在这里德妃又生活了七年,她受到了契丹国主的礼遇,给予了她丰厚的生活待遇,同样德妃伊氏也在这七年中,紧密联系着契丹与内地的关系。而且从其死后的随葬品中有不少茶道及游戏的文物出土,可知德妃是个生性乐观的人,她随遇而安,热爱茶艺,加之当时辽地饮茶习俗在上层中也十分盛行,所以德妃能够继续维持在中原地区的饮茶习惯。而这些茶具并不成套,也可能反映出这些很可能是德妃的爱物,所以死后陪伴其长眠。

这套茶具见证了唐代晚期、五代及辽代早期的饮茶习俗演变,也见证了当时历史的变迁,更见证了一位深宮后妃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宋代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作者简介:

张颖,工作单位:赤峰博物馆,职称:文博馆员,研究方向:辽代生活史和博物馆管理

猜你喜欢

分体器型契丹
慕古而怀今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寻找契丹族遗迹
北汉来使 酒宴上“殉职”
CJ/T256—2016分体先导式减压稳压阀
这是谁的照片
无边框全面屏 乐视发布高端Unique分体电视
分体设计更贴心
契丹喝死外交官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