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详解

2021-10-20张琇杰

轻兵器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发射管榴弹脚架

张琇杰

代尔科诺夫枪榴弹发射器使用图

解答网友两个问题

很多人对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为世界首创存疑,因此在介绍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之前,先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1)苏联早期的榴弹发射器

有网友说,苏联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装备了榴弹发射器,时间要远早于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所谓苏联榴弹发射器,其身管后部为空心(见图红线标示),并没有日本八九式掷弹筒那样的击针部件。其配用的榴弹应该是用枪弹发射出去,榴弹中间有孔洞(见图黄线标示),可能是俘弹器,因此它属枪榴弹发射器。查阅资料,苏军1930年代大批装备了代尔科诺夫设计的枪榴弹发射器,可以发射多种枪榴弹,用于为步兵班排提供支援火力。

所谓苏联榴弹发射器,应属枪榴弹发射器

代尔科诺夫枪榴弹发射器配用质量为400g的VDG1930枪榴弹,该枪榴弹无尾翼,与常见枪榴弹不同,最大射程可达800m。

(2)日本布干维尔榴弹发射器

有网友提到布干维尔榴弹发射器比八路军榴弹发射器技术要好,研制时间要早。所谓的布干维尔榴弹发射器,是指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在1943年11月开始的布干维尔岛战役中使用的发射器,称为“掷弹器”,主要指以下两种。

八九式掷弹筒结构图

二式掷弹器 1942年5月,日本从德国获得毛瑟98k步枪配用的42型枪榴弹发射器及枪榴弹技术,加以仿制,以“二式掷弹器”的名称装备。二式掷弹器发射专用枪榴弹,安装在枪口上的发射筒内径30mm,筒内有8条膛线,可以用空包弹发射30mm和40mm两种口径的枪榴弹。

百式掷弹器 这是專门为三八式步枪配套开发的,长250mm,质量830g,掷弹器内径为45.2mm,可容纳直径45mm的九九式手榴弹。日军操作手册称,百式掷弹器有效射程为100m,最大射程200m。

代尔科诺夫枪榴弹发射器及其配用的VDG1930枪榴弹

从上述介绍看,所谓布干维尔榴弹发射器就是以枪弹为发射动力的枪榴弹筒。本来日军掷弹器的命名很准确,但网上更多地称其为榴弹发射器。枪榴弹筒是安装在枪械上,以空包弹或实弹为发射动力,发射枪榴弹;而榴弹发射器发射专用榴弹,两者并不相同。

解答上述两个问题后,大家就会发现八路军榴弹发射器在现代榴弹发射器领域具有首创地位。

德国42型枪榴弹发射器加装在步枪状态

二式掷弹器及其配用的30mm和40mm枪榴弹

二式掷弹器加装在步枪状态

百式掷弹器结构

百式掷弹器及配用的手榴弹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结构

发射管

该发射器的发射管样式独特,从后向前分几段逐渐由粗变细,恰好对应发射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变化阶段。弹膛部分最粗壮,管壁也最厚,向前分段逐次变细,管口部分最细,管壁最薄。这样的发射管应为铸造成型,不可能以铁坯机械加工而成。

发射管口部上方位置,有一个三角形的构件,能明显看出焊接的痕迹,应当是榴弹发射器的准星。在准星后面距管口约20cm处下部,安装有一副粗壮的两脚架,两脚架上方、发射管左侧有一个背带环。

在发射管后部弹膛外有阴文铭文,应当是钢模压上去的,“崑嵛厰造”为生产厂家,“119”为生产编号。可惜字迹不如数年前清晰,说明它的材质较差,不耐腐蚀,展柜的保存条件不如恒温恒湿的库房。

分段式发射管

发射管前方视图

铭文上排字为生产厂家,下排为生产编号

发射管前方两脚架与背带环的设置(左视图)

护手前端下方有一个以两个螺钉固定的脚架钩,其后是带厚垫片的直径较粗的螺栓紧固件

细看一下发射管下部与护手连接部分。发射管下部有两个突起构成凹形卡口,护手内伸出一个金属突起插进发射管下的卡口,以螺栓固定。这些紧固构件均未见明显焊缝,应该是铸造的。护手前端下方有一个以两个螺钉固定的脚架钩,其后是带厚垫片的直径较粗的螺栓紧固件,将机匣盖内的部件与护手固定到一起。带厚垫片的螺栓相当粗大。发射管上没有焊接的痕迹,也不是用整块铁坯加工,应当是铸造而成,其材质是俗称的熟铁。发射管右侧底部有一个螺栓,上面的部件缺失,不知有何用途。

从发射管口可见锈蚀非常严重,多处呈片状脱落,看不出膛线,可见发射管的材料质量比较差。如此严重的锈蚀,膛线不可能存留下来。发射管底部的关键部件——击针部位,由于处于高压火药燃气的侵蚀之下,擦拭清理困难,锈蚀最重,朽烂成碎片,不成形状。

来对比看一下缴获的日军掷弹筒情况。日军八九式掷弹筒的发射筒内壁刻有8条右旋膛线。同样保存条件下,1942年缴获的八九式掷弹筒由于磨损加上锈蚀,已经看不到膛线。缴获的掷弹筒底部击针部位全是铁锈的颜色,烂成一团。

由于发射时在火药燃气作用下,部分火药残渣挤进膛壁的隙缝里,擦拭不及时不彻底,弹膛容易被腐蚀。因此射击后要立即进行擦拭保养,3~4天内每天擦拭涂油,才能清理干净。这件榴弹发射器是撤装武器,得不到维护保养,因此发射管内部构件的腐蚀非常严重,达到了片状脱落的地步。尤其是击针部位,腐蚀最为严重,看不出原来的形状。

发射管前方两脚架的设置(右视图)

两脚架与发射管连接细节

护手前端下方的脚架钩,用于收拢脚架

两脚架架腿上的大小孔洞

两脚架架腿末端比较尖锐

两脚架

一副综合性能出色的两脚架是武器稳定射击的可靠保障。轻便的两脚架,可提高机动性能;展开迅速,可快速进入射击状态赢得先机;高度可调,能根据地形调节火线高度,增强适应能力。八路军榴弹发射器装有做工精良的两脚架,构造较为独特。

其发射管前部安装的两脚架多处有铆钉固定,两根架腿之间没有弹簧。脚架支开时,发射管自然向右倾斜约5°左右。护手前端下方设有脚架钩,用于收拢脚架,便于肩背时紧凑合体。将榴弹发射器抬起离地,支开的两个架腿自然下垂收起、并攏,将架腿向后折起,卡进脚架钩内收好。打开时稍一用力就可将架腿取出,顺势向下展开支起,可以将武器架设好。

两脚架每条架腿下端各有一个铜质按钮

两脚架收起合拢在脚架钩内,这种形态方便肩背携行

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两脚架的架腿比较粗壮,末端比较尖锐,可以使脚架较深地扎进泥土以牢固抓地,说明该两脚架的功能侧重于稳固。

两条架腿虽然粗壮,但可以通过其上大、小两个孔看到内部是中空的。每条架腿下端各有一个铜质按钮。奇怪的是这两个按钮可打开,不知有何用途。推测按钮与架腿内部件配合,用于調整两脚架的高度,达到调整火线高之目的。

通过两脚架上较为特殊的构造看,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射程应该较远。一般情况下,发射管与地面夹角即射角在25°左右,不超过30°。周吉隆回忆中提到600m射程应当是正常射角下的射程,不是最大射角下的射程。从其称呼“双腿步枪式小炮”看,它的主要功能是直射,辅助功能是曲射。

护手与机匣盖内部件

不看发射管,仅看肩托与护手部分,八路军榴弹发射器与普通步枪相仿。发射管后部是安装在护手上的机匣盖。机匣盖中后部右侧偏上位置有一大缺口,右侧紧贴护手有一条狭长的开口为拉机柄槽,其中可见粗大的复进簧。在机匣盖后面有一个粗壮的扁平铁柱,其后用两根螺钉固定在护手上,起到紧固和保护的作用。扁平铁柱乍看上去紧挨机匣盖,从侧面观察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间隙,用两个柱状物连接在一起,上面的较细,下面的较粗壮,是上面的直径数倍,不知是何部件。

机匣盖特写

护手前端有厚重的铁板,护手右侧前、后的两个销状物为金属制件

护手到肩托间的受力部位有一条明显裂缝

护手左侧相同部位的销状物为木制件

机匣盖后部有明显的焊接痕迹

扁平铁柱与机匣盖之间空隙有柱状物连接

护手前端有厚重的铁板,用螺钉将发射管、机匣盖与护手连接为一体。护手右侧前、后的两个销状物为金属制件,上面各有两个小孔,不知作何用途,而与之对应的左侧相同部位的销状物为木制件,无小孔,因此右侧销状物上可能安装有一些构件。由于击发装置和表尺缺失,推测这些部位安装的可能是击发部件,因为表尺不适宜安装在这里。

护手到肩托间的受力部位有一条明显裂缝,说明其承受的后坐力较大。

机匣盖后部有明显的焊接痕迹,还有磕碰的伤痕,说明该武器质地不够坚固,容易磨损,不耐使用。

瞄准具

发射管口部上方焊接有三角形准星,体型较大,但是没有发现与之配套的表尺照门存在。

在发射管右侧偏下位置有一个突出的小螺栓,此处的螺栓应该是在发射管上安装部件用的,具体是何物件不得而知。仔细观察发射管上的螺栓,闪着铜色光亮,可能是铜制件。从螺栓的位置看,似乎是安装表尺的部位,但仔细观看,它的上面有发射管的两排铭文,如果装上表尺,铭文就会被遮挡,因此这里不可能安装表尺。

三角形准星特写

发射管右侧下方有一个螺栓,应该有缺失的部件。不过,螺栓上面有铭文,不可能安装表尺

机匣盖后的扁平铁柱上三分之二的部位刻有8条棱纹,在偏下部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圆孔。扁平铁柱的两侧各有一个凹槽,左右对称,大小深浅一致。此处的扁平铁柱除固定机匣盖外,因其位于机匣盖后正中央的位置,它可能是安装表尺的部位,因为中间部位有小圆孔,两侧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凹槽,可以用螺钉将部件固定上去。该榴弹发射器管口上的准星个体硕大,表尺应与之匹配。如果表尺安装在机匣盖后的铁柱上,与准星大小较为匹配,构成较长的瞄准基线,利于提高射击精度。测算从此处到准星约有700mm,构成相当长的瞄准基线。

估计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表尺类似于美军M79榴弹发射器的立式表尺,不用时向前放倒折叠,此时用于短距离直射瞄准;对付较远处目标时,将表尺立起,按照对应的距离装定表尺进行射击。

M 7 9 榴 弹 发 射 器 表 尺 折 叠(左)与立起(右)状态

扁平铁柱偏下部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圆孔,两侧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凹槽,猜测用于安装表尺,从而与准星构成较长的瞄准基线

从瞄准具来推测,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的射程和精度较好。

拉机柄等部件

榴弹发射器的右侧装有拉机柄,从拉机柄槽可以看到机匣盖内后部粗大的复进簧。枪机上设有3个盂状物,拉机柄设在中间的盂状物上。这3个盂状物的设计,保证了枪机在机匣盖内精准定位,前后运动不偏,可靠地完成运动动作。

扁平铁柱偏下部的中间位置有一个小圆孔,两侧左右对称各有一个凹槽,猜测用于安装表尺,从而与准星构成较长的瞄准基线

在拉机柄前面留有较大的空隙,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顶靠到前面的。此处可能还有什么部件,因为空隙的下方就是带插孔的部位。

将拉机柄向后拉开后顺势上抬,可以将其卡在机匣盖的缺口上。此时,从拉机柄槽可见复进簧完全压缩进机匣盖后部。

拉开拉机柄,在机匣盖前方、发射管后部露出一个较大缺口,可以看到发射管内中心部位有一个凸出的部件,像是击针,与后面的凹形部件相配套。两个部件的对应关系,从侧面看比较清楚,凹形部件应当是击锤,凸形的是击针。

将拉机柄拉开后再向前推,从发射管方向往后看,可以看出拉机柄前端的凹形部件(击锤)的细节,其凹形部分较宽大,也比较深。凹形击锤内部锈迹斑斑。仔细观看凸形击针部件,锈蚀很严重,已经锈死。

拉机柄前面留有较大的空隙,空隙的下方有带插孔的设计

该榴弹发射器在构造上没有装填弹药的位置,它应当是从管口装填弹药。只是近1m的全长,单人从管口装填比较麻烦,需要两个人配合装填。

其装弹步骤应是:射手将拉机柄拉开到装填位置固定;副射手从管口装填榴弹,用辅助工具确保装填到位;装填完毕,射手将拉机柄转入待击状态。如此这般才完成一次装填,过程比较繁琐。

一般在肩托手持部位的前面(食指伸出位置),有击发用的扳机。而这件武器的手持部位前面,惯常用于击发的食指部位空缺,寻找其他部位,没有发现用于完成击发功能的部件。它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击发,只能去猜测了。

拉机柄未拉开状态

拉机柄拉开状态,可见击锤和击针尾部

拉机柄拉开卡在机匣盖缺口上,可见3个盂状物设计

从前侧看到的凹形部件(击锤)

凸形擊针部件已经锈死

凹形击锤内部锈蚀严重

击发过程:拉机柄、凹形击锤与凸形击针相互位置

拉机柄未拉开状态 拉机柄尚未拉开时,击锤部位紧靠发射管后壁,没有缝隙,拉机柄前面则有一个不小的空隙。

拉机柄拉开状态 拉机柄向后拉开,顺势卡在机匣盖上部的缺口处,处于装填弹药状态,可以安全地将榴弹从管口装入弹膛。此时,击锤后移至拉机柄原来的位置。发射管后的机匣盖上部露出一个较大的缺口,可以看见击针。

待击状态 弹药装填完毕后,拉机柄前的击锤应当进入待击状态,以便适时击发打击目标。因为击发部件的缺失,待击状态究竟是何样子,我们不得而知。

击发状态 瞄准目标后射击。因未见击发机,我们仅可看见击发状态下击锤与击针的大致运动情况。

手持处食指的位置为空,没有任何部件

击锤向前运动,凹形面撞击击针尾部,完成击发。整个击发动作完成后,击锤紧靠发射管的尾部,将机匣盖上部缺口封住。

拉机柄、复进簧和击锤等部件整体给人的感觉比较简陋,这样的设计令人不解,实际上这正是设计师于鸿春的高明之处。于鸿春设计榴弹发射器图纸时,蓬黄战区兵器厂位于路家沟村(今栖霞市松山街道北路家沟村),生产原料极端匮乏,仅有当地土产的熟铁和生铁,少量的钢材来自敌占区。生铁只能铸造,不能机械加工,熟铁可以加工,但质地较软。如果按常规方法设计,熟铁加工的机匣盖虽然看起来美观,但使用时容易变形报废,很不实用。

前背带环位于两脚架上方、发射管左侧,后背带环位于肩托左侧

原材料的匮乏和低劣,决定了于鸿春只能根据手头材料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这说明八路军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更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不仅有创新思维,更具有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肩托尾部明顯开裂,从裂开缝隙看,没有夹层填充物

肩托与背带

为携行方便,八路军榴弹发射器安装有背带。前背带环设在发射管前部两脚架上方左侧部位,后背带环设在肩托左侧,挂上背带,战士可以肩背携行,便于行军机动。

榴弹发射器肩托尾部设有铁板,由于没有进行保养,铁板与木制肩托之间裂开一条宽缝。透过裂开的缝隙,可以看到铁板与木托之间没有任何填充物,就是实心的木托钉上铁板。

以上就是现存这件八路军榴弹发射器结构的详细介绍,总的来看其结构并不复杂。八路军榴弹发射器虽然整体比较简单,却实现了直射曲射多用途,是我军在极度困难时期的创造力之作,值得后人探究。

猜你喜欢

发射管榴弹脚架
航空火箭发射器平行度测试方法研究
车间滤棒发射管道在线清洗模式研究及应用
米尔科姆公司向南非国防军提供Y4型6发榴弹发射器
中国LG6型4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
火箭炮方形发射管流场仿真分析
富图宝X—4C脚架试用
开启秒速锁止时代——I—speedy快速独脚架
迷你助拍利器富图宝M—4S脚架
反恐利器:爆炸物销毁器
轻机枪脚架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