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一切献给党》:用心铸造英雄丰碑

2021-10-20乔世华

新世纪剧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柯察金献给党剧作

文/乔世华

大连话剧团大型原创话剧《把一切献给党》于2021年6月22日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首演,这是大连话剧团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的一份文化厚礼。这部剧作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细推究其成功原因,应得益于以下几点。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首先,精心结构故事,成功塑造典型。《把一切献给党》是根据吴运铎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吴运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全国自强模范、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有“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之誉,他常年在艰苦的军工战线工作,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残疾,其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迄今已出版发行1000万余册,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仅就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的内容来看,吴运铎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童年逃学钻矿井、十岁参加矿上儿童团、十二岁翻山越岭挑煤维持生计、尔后进煤矿当学徒、接受革命真理、参加工人斗争、参加新四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我军军工事业开拓和发展中屡建功勋、奋斗终生……要在短短两小时演出时间内真实、生动而艺术地再现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对创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大的艺术挑战。话剧删繁就简,主要撷取吴运铎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皖南新四军修械所、苏北山村军工厂和大连建新公司从事兵工业研发生产时的工作经历,以体现吴运铎的恪尽职守与无私奉献。在塑造吴运铎这一典型时,如果一开始就把他表现成一个超凡入圣之人,可能会失其真,但如果把他表现得人间烟火气浓重,又可能失其神。创作者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在这两端之间拿捏得当,从而让吴运铎可信可亲可敬可赞。剧作注重表现吴运铎的成长过程,尤其是不回避表现他的局限和弱点,比如:吴运铎最开始也会懵懂无知,是在洪先生的谆谆教诲下才逐渐认识并服膺马克思主义真理,尔后才衷心跟定共产党;作为新兵,当目睹修械所寒酸艰苦的条件,他会和常人一样生发畏难和退缩情绪,是身边共产党人的言传身教召唤他留下来开始一穷二白的艰辛创业的;他免不了会因为身体残疾而顾虑重重、主动关闭追求个人幸福的大门,是陆平的一往情深催使他开启了爱情之门;他也免不了会因为即将失去光明而痛不欲生,是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和陆平的全力支持激励着他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显然,吴运铎是一个成长中的英雄。剧作善于发掘其平凡而光辉的人性内涵,既注重表现其钢筋铁骨的意志和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也不忘展示其饱满的情感世界(如吴运铎在罗克绳的撺掇下忸怩上台,和陆平为大家琴瑟和鸣地演唱《春来杜鹃满山坡》,二人因此结缘),从而血肉丰满地表现了吴运铎这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中,国际友人史沫特莱参观兵工厂并给以盛赞,吴运铎和陆平爱情之花的绽放,吴运铎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亲近和阅读,都是一笔带过的,剧作对此则投以更多关注,也因此获得了刚柔相济的效果:吴运铎等研发武器、不畏牺牲、忘我工作等情节,让人油然而生凝重神圣之感;外宾到访、因语言不通、沟通不畅而生无伤大雅的误会,让人感觉轻松诙谐;吴运铎和陆平同台献艺、两情相悦,让人感觉柔蜜温润;吴运铎人生经历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重要情节的相近相契,让人感受到名著与英雄所散发的光芒。另外,洋溢着无比欢乐和充沛感情的主题曲《春来杜鹃满山坡》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或者是在暮年吴运铎回首往事时,或者是在青年吴运铎与陆平感情升华时,该曲既是陆平和吴运铎的爱情见证和提示,也承载着吴运铎对往昔劳动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调剂话剧气氛和观众情绪颇为有效。至于吴运铎完整的人生简历,是在剧作尾声由七八位年轻演员登场手捧小说《把一切献给党》相继郑重道出的,如是详略得当,有助于观众了解吴运铎战斗的一生,而且这既是盖棺论定的人生总结,也是富有寓意的境界提升——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在年轻一代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其次,书写英雄群体,完美诠释精神。吴运铎之能成长为一个英雄人物,当然得益于他的自强不息,而他的生活环境、他生活中始终存在着的令人感佩的榜样人物如洪先生、秦永祥、罗克绳、大李子、陆平、吴师孟、吴屏周等,也都从不同侧面对他发生着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支撑作用:洪先生把救国救民的真理教授给吴运铎;罗克绳、秦永祥、吴师孟、吴屏周等用堪为师表的言行向吴运铎演示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自觉和灵魂;大李子乐观的战斗情怀激发吴运铎攻坚克难;陆平用一片真心帮助吴运铎走出了人生低谷……剧作紧扣“把一切献给党”的主题,并不仅止于讴歌“这一个”吴运铎,而是气韵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感人肺腑的英雄群体,他们个性鲜明,风姿各异,如大李子的幽默风趣,吴师孟的老成持重,陆平的纯粹善良,秦永祥的乐观昂扬,罗克绳的临危不惧,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尽管他们形貌、精神、行为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如同吴运铎一样甘于“把一切献给党”。剧作中,吴运铎庄严宣誓入党,罗克绳、秦永祥、吴师孟、吴屏周等先后在危难面前的大义凛然和勇于担当,都振聋发聩、动人心魄。剧作正是通过对一大批英勇的共产党人整体形象的成功塑造而很好地展现了吴运铎们是怎样冲破重重艰难险阻、白手起家开创了我们自己的军工事业的,最终完美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忘我的奉献精神和饱满的家国情怀。

再次,抓取重要节点,巧妙布局谋篇。从尝尽人生百般滋味来看,吴运铎的人生经历不可谓不丰富,但若是就其制造枪榴弹、拆除定时炸弹等兵工业生产工作而言,因为比较专业、单调,若是入戏可能就不那么容易“出戏”。而剧作偏偏就是要表现吴运铎比较“专业”的这一面的。如何避免可能的“单薄”?这是剧作者必须严肃考虑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剧作切入吴运铎人生经历的视角可谓巧妙新颖,在对吴运铎重要人生“节点”的选取上,透显出艺术匠心来。吴运铎同志是在1991年5月2日病逝于北京的,剧作是以吴运铎临终前一天即5月1日这个话剧《把一切献给党》剧照普天之下劳动者的节日回首平生经历拉开序幕的,这个时间节点与吴运铎的劳动者身份以及勤奋劳动的一生正相吻合。戏剧采用这种“回溯体”,以暮年吴运铎回首人生往事的方式进行,其个人重要人生篇章就在意识的统摄下紧凑连贯地形成一个整体,吴运铎的重要人生经历由是得到更艺术的再现,观众的注意力也能被更有效力地攫取住。而且,这种体式最终照应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在话剧最后一场中这种照应得到直观的展示,当吴运铎为自己最惨重的一次负伤而心忧如焚之际,主人公与有着相似经历的俄国共产主义战士保尔·柯察金形成了生命共振和精神共鸣,“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与“把一切献给党”构成了人生信念的相互印证,也奏响了共产党人理想之歌的宏大和声。剧作中,每当吴运铎处在人生重要关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重要“节点”和参照物会不失时机且恰到好处地出现,成为显示吴运铎精神变化的红线和指针:朱赫来教育保尔·柯察金懂得革命道理,吴运铎获得洪先生革命思想启蒙;保尔·柯察金和冬妮娅林中追逐相爱,吴运铎和陆平两情相悦;保尔·柯察金从事筑路工作时遭遇已婚的冬妮娅的挖苦,吴运铎身负多处创伤而得到陆平的由衷理解和真诚爱情;保尔·柯察金双目失明之后仍然顽强著书,吴运铎身残而志坚,坚持继续去做于军工事业、于国家和民族有意义的事……吴运铎的人生经历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形成富有张力的互文关系,二者相互映照,互为说明,相得益彰。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最后,拓展舞台空间,展开有效对话。话剧在诉诸人视听感官方面要优越于文字,但在细腻揭示人物心理、淋漓尽致刻画人物情感世界方面通常要逊色于文字。话剧《把一切献给党》注意扬长避短,重视舞台表现的多层次和延展性,在舞台上另设一个小舞台,以“戏中戏”“框中框”的方式呈现历史、让逝者“往生”留言、让文学名著中的关键情节得到再现。剧作起始,是蒸汽的声音、打击锻造的声音等矿山的声音,轰轰作响,勾起老年吴运铎对少时成长和工作环境的记忆,唤起其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文学阅读记忆;当秦永祥、罗克绳、吴师孟、吴屏周等战友相继因公献身,他们的临别遗言就都是在这小舞台上完成的,这对诠释共产党人的凛然大义和乐观精神、对表现吴运铎的精神成长颇有助益;作为吴运铎的成长“圣经”,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保尔·柯察金、冬妮娅先后在小舞台上出现,甚而大小两个舞台会相融并济,吴运铎和保尔·柯察金之间发生了命运交集、彼此直接开展对话,比如:风雪之中,吴运铎肩扛用来制造武器的铁棍,和要求乘客下车协助铲除冰雪的保尔相遇,追慕雍容享乐生活而背离保尔的冬妮娅和甘愿选择风雨人生陪伴吴运铎的陆平相遇;还有,因视力将不保而一度深陷痛苦的吴运铎和因双目失明而濒临绝望的保尔相遇,二人惺惺相惜,彼此鼓励,保尔“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那段激励人奋进的至理名言脱口而出,吴运铎对这段名言富有意味的重复……这种现实生活和小说文本之间、英雄人物和小说主人公之间对话场景的展现颇具先锋探索意味,也耐人咀嚼。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实和历史之间、生者和逝者之间、现实人物和文学形象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视为画外音的生动具体的演绎,或者看成是吴运铎文学阅读生活的形象外显、吴运铎心灵世界的对外敞开、文学名著对吴运铎精神召唤的具现。但不论观众怎样来认识这“戏中戏”,话剧采取的这种灵活而自如地穿越时空的表达方式,都是一种唤醒,唤醒观众的文学阅读记忆和历史记忆;都是一种展示,展示吴运铎和保尔·柯察金身上的共同质素;都是一种挖掘,挖掘英雄人物的精神魅力。剧作的意蕴因之而变得丰饶。

《把一切献给党》的创作团队可谓群英荟萃。该剧编剧是在理论研究和戏剧创作方面颇有造诣的杨锦峰,并特邀著名导演王晓鹰担任该剧总导演。此前,由杨锦峰编剧、王晓鹰总导演的大型原创话剧《一诺千金》《无风地带》都有很好的口碑,前者获得省政府文华奖、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后者是全省唯一一部同时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并且荣获辽宁省第五届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和优秀表演奖。在《把一切献给党》上演之前,杨锦峰已十易其稿,王晓鹰及整个创作团队夜以继日,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该剧的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作曲、服装设计、化妆设计和所有演员们,也都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敬畏艺术,恪守专业,经验丰富,匠心独具。可以说,大连话剧团和受邀专家勠力同心,精心铸造了《把一切献给党》这样一座感人肺腑、值得铭记的艺术丰碑。

话剧《把一切献给党》剧照

猜你喜欢

柯察金献给党剧作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喜鹊唱歌献给党
一曲歌儿献给党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解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论动画电影的无绝对反派角色剧作模式
要站在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