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动态

2021-10-20曲向芳

卫星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通量新闻来源暗物质

金砖国家航天机构签署遥感卫星数据共享合作协定

8月18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航天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视频会议,并签署了《关于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的协定》。该星座由金砖国家现有卫星组成,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的地面站均可获取卫星数据。金砖国家航天机构之间建立“遥感卫星虚拟星座”,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有助于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重大灾害和环境保护等挑战。

(新闻来源:国家航天局)

高光谱观测卫星成功发射

9月7日,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02星)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SAST3000卫星平台,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上。共装载了7台探测仪器,覆盖了从紫外到长波红外谱段,融合了成像技术和高光谱探测技术,可实现空间信息、光谱信息和辐射信息的综合观测。凭借4000余个高光谱遥感探测通道,将实现从几何形状、彩色感知到光谱信息的拓展,为我国遥感观测开启新的视角,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

(新闻来源:新华社)

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发布

9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发布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包括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的伽马光子科学数据(共计99864个事例),以及与其相关的卫星状态文件(共计1096条记录)。暗物质粒子间接探测、宇宙线物理和伽马射线天文是悟空号卫星的三大科学目标。该卫星的伽马射线观测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有望更好研究暗物质性质。

(新闻来源:中新网)

中国碳卫星获取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近日,基于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数据,中国科学院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国际上继日、美之后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中国碳卫星是我国第一代温室气体监测专用卫星,实现了空间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从无到有,迈开了重要且艰难的第一步。

(新闻来源:科技日报)

北斗系统在多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得到应用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随着以北斗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迅速发展,工业互联网正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北斗系统在多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得到应用,其中,在采矿行业和电力行业的应用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闻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广州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

近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公布,提出高起点谋划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卫星互联网是“广东版”未来产业的首要发展对象,《规划》认为该产业将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并将广州作为卫星互联网产业龙头,支持以广州为首的4个地市建立卫星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

(新闻来源: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通量新闻来源暗物质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深圳率先开展碳通量监测
暗能量VS暗物质(下)
暗能量VS暗物质
寒潮过程中风浪对黄海海气热量通量和动量通量影响研究
2011和2016年亚热带城市生态系统通量源区及CO2通量特征
社交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风险研究
新闻的第七要素及新闻见证者
大数据与新闻领域变革
关于暗物质的物理问题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