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户视角的临洮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调查

2021-10-19南喜梅张飞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临洮县环境污染化肥

南喜梅, 张飞云

(新疆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1],虽然国家加大了防治环境污染的力度,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2]。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的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恶化。畜禽乱跑,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以及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不但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发展,还危害人体身体健康,这都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3]。

通过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年均使用量分别达到33.82万和2.37万t[4],由此对农村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农膜的使用量达到8.65万t,也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5]。研究发现,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包括群众环保意识薄弱[6]、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7]、政府资金投入不足[8]、农村环保管理机制不完善[9]、基础设施不健全[10]及政府监管不力[11]等因素,同时也提出应从完善农村生态治理政策[12]、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13]、完善环境监督管理机制[14]、加强环保宣传力度[15]、加大资金投入[16]等方面改善农村环境。农户作为农村环境污染和治理的主体力量,在农村环境治理中起着主导作用。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和对策,从农户视角分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较少。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西部,农业人口达49万人。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经济收入,农户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并不断扩大养殖家禽的规模,由此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7-18]。因此,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对临洮县农村环境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临洮县农村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问卷共包括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第二部分为农户处理污染物的方式,包括农户处理生活污水、垃圾、地膜、畜禽粪便等方式;第三部分是农户对提升环境治理措施的认识。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318份,其中有效问卷314份,问卷有效率为98.7%。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

对314位农户进行了对污染物的认识的调查。表1显示,有70.70%的农户认为农村环境已经受到污染,仅有29.30%的农户认为没有受到污染,说明大部分农户对周围环境污染的认识比较高,但仍有少部分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较低。在化肥、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方面,95.22%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只有4.78%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不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绝大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在化肥、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方面,有77.39%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会造成作物农药残留,74.52%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会对土壤造成污染,57.01%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会对水体造成污染,56.69%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会对大气造成污染,54.14%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表1 农户对污染物的认识

2.2 农户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

农户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包括农户对生活污水、垃圾、使用后地膜以及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

2.2.1 农户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

表2显示,在314位样本农户中,有52.55%的农户将生活污水倒入下水管道,20.06%的农户将污水用于浇地,13.38%的农户收集污水用于喂养家畜,说明部分农户存在一定的节水意识;但还存在14.01%的农户未采用任何处理方式,直接将生活污水倾倒在大街上,说明少部分农户的环保意识不强,素质较低。

表2 农户对日常生活中洗衣、洗菜等产生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

2.2.2 农户对垃圾的处理方式

表3显示,有87.27%的农户将垃圾扔进相应的垃圾桶中,有12.73%的农户对垃圾的处理方式不合理,其中焚烧、漏天堆放、随意丢弃和填埋的占比分别为7.01%、2.55%、1.91%和1.27%。

表3 农户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2.2.3 农户对使用过后的地膜的处理方式

临洮县农户对使用过后地膜的处理情况如图1。结果显示,43.95%的农户能较合理处理使用过后地膜,其中作为垃圾让保洁员运走和回收利用的占比分别为23.57%和20.38%,表明这部分农户的环保自觉性较高。但大部分农民对地膜使用后的处理方式不当,其中,47.13%的农户采取直接焚烧地膜的方式,8.92%的农户随意丢弃地膜。

图1 农户对使用过后的地膜的处理方式

2.2.4 农户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

从表4可知,87.58%的农户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较合理,其中77.39%的农户将粪便用来堆肥,说明大部分农户继承了传统的粪便处理方法,减少了化肥过量使用带来的土壤污染;但选择将粪便用来做沼气的农户仅占到样本农户的10.19%,说明农户对于畜禽粪便处理的方法掌握比较单一,农户不能更加有效的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利用。还有3.82%的农户选择了直接排放的方式,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表4 农户对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

2.3 农户对提升环境治理措施的认识

表5显示,针对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问题,73.89%的农户认为要加强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54.78%的农户认为应定期发布当地环境质量信息,而51.59%的农户认为应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管理,49.68%的农户认为应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说明农户开始关注周围环境,约一半的农户能够认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

表5 农户对环境治理的认识

2.4 临洮县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2.4.1 少数农户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如上所述,12.73%的农户将废弃物乱扔,14.01%的农户将污水乱排,这是因为部分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相对薄弱。50.64%的农户表示偶尔进行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14.01%的农户表示没有接受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故导致少数农户环保意识偏低。

2.4.2 部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

部分农户环保知识缺乏和受传统行为习惯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有29.3%的农户认为周围环境没有受到污染,4.78%的农户认为化肥、农药不会导致环境污染,3.82%的农户选择了对牲畜粪便直接排放的方式。

2.4.3 农户对地膜处理方式不当

农户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虽然当前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脚步,农户的思想也不断改变,但仍有47.13%的农户对使用过后的地膜进行直接焚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导致空气污染,损害人体健康,有8.92%的农户随意丢弃,滞留地下会导致白色污染。

2.5 改善临洮县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2.5.1 进一步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环保教育活动,通过村委会广播、开展环保志愿活动及媒体专栏等多种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在农村营造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提高农民环保素质,将环保观念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中,让农民深刻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5.2 提高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增强农户对环保知识的了解,提高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使农户在耕种中尽量减少对化肥的使用,用牲畜粪便做肥料,既减少化肥使用又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农药的选择可以选取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且合理使用,尽可能在减少病虫害的同时,不破坏水土资源。

2.5.3 改进农户对地膜的处理方式

提高农户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农户认识到地膜污染的危害性,加强对地膜处理的宣传教育,提升农户的认知水平,加强农户对地膜的重复利用,提高农户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能力。增加农户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农户明确自身的行为对于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3 小结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环境污染类别和根源非常繁杂,环境治理情况不容乐观,因此,要把农村的环境治理工作长时间进行下去,并且持续提升农户环境保护水平。通过对临洮县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临洮县大部分农户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较高,对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但绝大部分农户对地膜的处理方式不当。结合临洮县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户对农村环境污染的认识、改进农户处理地膜的方式等对策建议。

猜你喜欢

临洮县环境污染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歼敌
陆上丝绸之路
星火燎原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临洮县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