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组织及血清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2021-10-19张肖丽张月晓李炳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直肠癌癌症血清

张肖丽,张月晓,李炳庆,李 萍,陈 健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北承德 067000

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早期和中期阶段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高达80%,一旦进入晚期或者术后复发转移,死亡风险则明显升高[1-2]。早期诊断、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但常用的粪便潜血实验、结肠镜检查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如灵敏度低、花费高、操作复杂等),因此早期诊断仍然是临床研究的重点[3]。肿瘤标志物因其特异性已逐步成为早期肿瘤筛查的重要指标,例如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微小RNA(miRNA)密切关联。由于肿瘤基因突变累积,可在血液系统、实体瘤中检测到miRNA的异常表达[4-5]。miRNA可靶向结合到下游的靶基因mRNA,从而调控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及侵袭等,可表现为促进或者抑制肿瘤的发生。研究显示,miRNA-107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阴茎癌中异常表达,通过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如癌基因CDK6、靶基因蛋白激酶Cε、抑癌基因let-7)从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导致疾病恶化,其表达与预后密切关联[6]。对于miRNA-107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预后的相互关系,文献报道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血清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肿瘤细胞浸润深度分早期癌症组(30例)及进展期癌组(30例),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20例就诊者为对照组,2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为息肉组。其中息肉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0.20±8.12)岁。早期癌症组为肿瘤细胞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任意大小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30±9.11)岁;癌症部位:结肠15例,直肠10例,其他肠段5例。进展期癌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50±8.69)岁;癌症部位:结肠14例,直肠10例,其他肠段6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0.75±8.35)岁。受试者入组前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纳入标准[7]:(1)行肠镜及活检等检查,有明显病变;(2)病例资料完整,依从研究方案。排除标准:(1)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造血系统疾病;(2)存在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或者肿瘤转移。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组后收集年龄、性别、吸烟、肿瘤部位及大小、生存情况等信息。患者入组后,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约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于-80 ℃冻存待用。采用TRIzol试剂盒(北京华迈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取血清总RNA;按照miRNA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将提取的总RNA反转录成cDNA;按照Taqman探针试剂盒的要求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U6作为内参因子,以2-ΔΔCt表示相对表达水平。术中肿瘤区域采集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研磨低温冻存下的组织标本,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随后操作同血清miRNA-107水平测定步骤。采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厂家:罗氏公司;型号:cobas8000 e602模块)测定所有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试剂盒购于罗氏公司,以所有患者的均值为临界值。以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中位数为临界值,超过该范围则判定为血清阳性或者肿瘤组织阳性。

2 结 果

2.14组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及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息肉组、早期癌症组和进展期癌组血清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癌症组和进展期癌组血清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息肉组(P<0.05),进展期癌组血清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癌症组(P<0.05)。进展期癌组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癌症组(P<0.05),见表1。Spearman检验分析表明,试验组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46,P<0.05)。

表1 4组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比较

2.2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试验组患者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的临界值分别为1.232、1.164,血清miRNA-107阳性患者32例,肿瘤组织miRNA-107阳性患者34例。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EA水平均值为3.52 ng/L,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在CEA≤3.52 ng/L和CEA>3.52 ng/L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n)

2.3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60例试验组患者整体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时间约为10个月。通过Log-rank检验,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呈阳性时,患者的PFS明显短于呈阴性患者(P<0.05),其中患者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及CEA水平均为阴性时,其PFS最长。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PFS有一定关系,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见图1。

2.4试验组患者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对患者的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水平及CEA水平进行PFS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肿瘤组织中miRNA-107阳性及CEA>3.52 ng/L可作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见表3。

注:A为血清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PFS的关系;B为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PFS的关系;C为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PFS的关系。

表3 患者术后生存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 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由于早、中期缺乏典型或者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被临床医生及患者忽视,导致一旦确诊即已进入晚期,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无瘤生存时间低于38个月,通过手术切除、化疗等综合措施治疗后3年内生存率低于65%,因此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8-9]。目前,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是常规筛查方法,其中结肠镜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但是需在镜下摘除病理组织进行检查,成本较高,且操作具有侵入性,而粪便隐血试验特异度、灵敏度较低,因此仍需探寻高效、准确、操作简便且经济的诊断方法[3,1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结直肠癌的研究已逐步转入基因水平,有文献报道显示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1,11],不同肿瘤类型、不同肿瘤分期、同一肿瘤不同组织或者系统中miRNA均可异常表达,可发挥致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作用,因此外周血miRNA表达可反映结直肠癌早期状态,其可作为其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且血液标本获取方便,易于检测。

miRNA-107位于人的第10号染色体上,其促癌作用已在乳癌、胃癌、肝癌等肿瘤中得到证实,如在乳腺癌患者中其可通过调控Dicer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上皮细胞到间质细胞转化,导致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在肝癌患者体内可靶向调控轴抑制蛋白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12-13]。因此,推测miRNA-107的促癌作用也能调控结直肠癌的疾病进展,本文通过分析miRNA-107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及血清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发现试验组血清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癌症组患者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息肉组、早癌组(P<0.05),表明miRNA-107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同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观察组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析认为结直肠肿瘤细胞中的miRNA-107处于激活状态,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导致miRNA-107被大量释放于外周血中,因此外周血的miRNA-107也会处于高水平状态,提示外周血miRNA-107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筛选指标。

通过对试验组患者肿瘤组织及血清中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CEA水平、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高CEA水平(CEA>3.52 ng/L)的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明显较高,CEA是人类胚胎抗原特异性决定簇的酸性糖蛋白,已作为结直肠癌诊疗的常用肿瘤标志物[14]。miRNA-107作为促癌基因,可通过促进高迁徙率族蛋白A2、原肌球蛋白1的表达,调控肿瘤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诱导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进展。对6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PFS中位时间约为10个月,通过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患者的PFS相关,其相对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进一步表明血清、肿瘤组织miRNA-107的相对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进展密切关联,分析认为miRNA-107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迁移,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侵入和淋巴结转移,同时还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如铂类化合物)的耐药性[12,15],导致疾病进展和恶化,缩短PFS和影响预后效果,因此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阳性患者预后更差。当然,本研究例数较少,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miRNA-107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仅通过60例研究对象论述了miRNA-107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互关系,仍需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进一步论述影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高分化程度等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而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miRNA-107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相对表达水平越高则预后越差,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直肠癌癌症血清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