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自信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黄帝内经》教与学之二:解析经义

2021-10-19穆俊霞张登本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水肿病经文内经

穆俊霞,张登本,刘 星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030619;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46)

中医药自信教育视野下如何进行《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教与学?在“疏通”《内经》教材中的相关原文之后,就要对经文的医学义理予以“解析”,即所谓“解析经义”,就是指在梳理畅顺了原文以后,就要向深层剖析经文中的医学义理,使其畅晓、明晰,使学生能够理解经文的医学意义,加深对前期所学的中医知识的认识,进而服务于今后临床实践,产生所谓的“以经致用”效果。怎样对经文予以解析?傅贞亮主编的《黄帝内经素问析义》《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1-2],以及张登本主编的《黄帝内经通解》[3]等著作即已做了示范。此处将这一经文教学方法予以归纳。

1 经文集成整合解析法

“解析经义”,既是“读经”的目的,也是正确地应用经典解决医学中实际问题的前提。一要准确把握经文的主旨大意,用精准的文字予以凝练与表达;二是要注意,既不能对经文的医学义理有所遗漏,也不能为了“满足个人的偏见”而强加/或者说超越经文所表达的内涵。所谓“经文集成解析法”,是指在对相关原文进行解析时,为了整体呈现《内经》某一学术观点/或学术立场,于是将散见于其他篇论之同一主题的原文予以集成/整合,通过教学活动,使经文中的学术观点得以完整表达。这种运用“横向联系”相关经文,综合分析经义,将整合后较为完整的学术立场予以呈现的方法,就是“经文集成解析法”。

例1:《灵枢·百病始生》论积证发生机理的原文:“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胀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原作‘裏’,简体作‘里’,形近致误)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在教学该段原文时,首先通过校勘、注释,疏通原文之后,就要对其医学义理予以解析。此节的核心观点讲述的是“积证”发生的病因病机。虽然《内经》162篇非一人一时之作,但是其内在的医学知识却是有机的整体,所以对于像积证(即肿瘤,见《灵枢·刺节真邪》)发生机理这样的重要内容,则要横向联系相关篇论的原文观点,才能得出《内经》给予该病发生机理的完整立场,如《灵枢·五变》篇的核心观点是论述不同体质和发病的关系,认为“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恶(脏腑机能异常)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稸积留止,大聚乃起”。将两篇相关原文予以整合分析之后,就会得出《内经》有关“积证”发生的集成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积证形成原理

例2:《内经》论水肿相关原文的解析。

为了完整地理解《内经》对水肿病证的论述,此处节选了4篇相关原文予以集成综合解析示范。其中《素问·经脉别论》相关经文论述了津液代谢与脏腑关系,这是认识水肿发生的生理基础;《素问·水热穴论》的相关经文,论述了水肿发生的机理,以及水肿病的发生与肺、胃(脾)、肾的相关;《素问·评热病论》则以“肾风、风水”为例,讲述了水肿病的病机和临床表现;《素问·汤液醪醴论》末段原文则专论水肿病的证治思路。现将这4篇有关水肿病证的原文集成解析。

其一,《内经》论述水液代谢过程--水肿形成的生理基础。

“饮入于胃,游溢(渗透吸收)精气(此指津液),上输于脾,脾气散精(指津液),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此处省文,省去‘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配合、契合,引申为变化规律同步)于四时(四时寒温气候以及引起变化的阴阳消长规律。见下句的‘阴阳’)五脏阴阳(人体津液代谢变化,既要契合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又要与人体自身阴阳变化规律同步),揆度(duó推测、估计)以为常(常态、生理状态)也”(《素问·经脉别论》)。

此节原文讲述了以下观点:

(1)生理状态下,津液在体内吸收、输布过程;

(2)津液来源于饮食,由胃肠吸收;

(3)津液由脾运化于肺(心)而后输布于全身;

(4)代谢后的残液下输于肾,由膀胱排出体外。

(5)津液代谢虽以脾胃、肺、肾(膀胱)为主,但各脏腑参与其中(“五经并行”“合于……五脏阴阳”);

(6)津液代谢受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合于四时”阴阳);

(7)津液代谢与人体、自然环境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同步(‘合于四时五脏阴阳’。可参《灵枢·五癃津液别》)。

将上述解析的学术观点,如图2所示。

图2 津液输布代谢示意图

其二,《内经》论述水肿病因病机及其与脏腑关系。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

岐伯对曰:肾者至(极、最)阴也,至阴者盛(chéng容纳)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使水液聚集)而生病?

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水肿病)皆生于肾乎?

岐伯曰:肾者,牝(pìn雌性,即‘阴’)脏也,地气(阴气、水液)上(上,上下,泛指全身)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阴之极)。勇(自恃体质强壮)而劳(房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从皮肤外散),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通‘转’、转化)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故水病,下为胕(通‘肤’)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指‘肺’)本(指‘肾’)俱病,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水气逆乱)不得卧,分为相输(谓肺肾之间的水气逆乱病机互相呼应),俱(肺肾二者)受(水气逆乱的影响)者,水气之所留也”(《素问·水热穴论》)。

此节原文论述了肺、脾、肾与水肿证发病的关系,以及临床表现。尤其关于肺、脾、肾三脏与水肿证发生病机的认识,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原文对水肿病机的认识,是基于“肾主水”而立论的,将水肿的病机概括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认为与胃(脾)也有密切的关系。

(1)肺、肾与水肿证的关系。肺主“通调水道”,借助其宣发、肃降之力,既能将经脾转输胃肠吸收水谷精微中的水液输布全身,也能将代谢后的水液降于肾,由肾作最后处理。在肾阳蒸化作用下重吸收浊中之清,上输于肺,继续循行输布和利用。二者相互协调,促进水液代谢。如果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或者肾失蒸化,水液停聚,都可能形成水肿病,故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之论。

(2)肾、胃(脾)与水肿证的关系。此处“胃”实乃指中焦脾胃,核心是“脾”。脾之运化水液,是人体水液代谢的枢纽。如果脾肾关系一旦失调,必然会导致水液内停,发生水肿之类病证。由于肾主水,司气化,是控制水液代谢和残液排泄的闸门,故谓“肾者胃之关也”,而有“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也”之论。

(3)风水证的发病及其与肺肾关系。此节以风水证为例,强调肺肾在该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此节所论“风水证”,是以头面肿,漫延至四肢、胸腹为特点的病证。其病机为肺肾失调,“标本俱病”:在肺则为风邪袭表,肺卫失宣,水道不通;在肾则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自恃体壮而房劳感风。此证实乃过劳伤肾,再感风邪而致。这就是“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结论发生的依据。所以,张介宾结合临床实践而深有感触地认为,“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于脾而肌肉浮肿,传入于肺则气息喘急,虽分而言之,而三脏各有所主;然后而言之,则总由阴胜之害,而病本皆归于肾”(《景岳全书·水肿论治》)。

其三,水肿证的主要表现。

如“帝曰:有病肾风者,面胕(fū足背)痝(máng茫)然壅(浮肿貌),害(妨碍)于言,可刺不(fóu否)?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引起水肿的逆乱之气)必至(一定会发生)。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气短)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yàn仰卧),正偃则咳甚,病名曰风水,论在《刺法》中。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

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

正偃则咳甚,上迫肺(水湿之气上迫于肺,而致肺气不降)也。

诸有水气者,微肿先见于目下也。

帝曰:何以言?

岐伯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

腹者至阴(脾、肾均称‘至阴’)之所居,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真气(指心中的虚火)上逆,故口苦舌干,卧不得正偃,正偃则出清水也。

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

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

薄(通‘迫’,波及)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

身重难以行者,胃脉在足也。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zhǔ连接)心而络于胞中,今气(水湿之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帝曰:善”(《素问·评热病论》)。

解析原文,其核心观点为“此之风水证为肾风误刺而致之证及其临床表现”。

(1)风水证的概念:此是由肾风误刺伤正,水湿内停,以水肿为主并兼多种临床表现的病证。

(2)基本病机:肾风误刺,使肾虚风袭,阴虚阳乘,水停内外所致。

(3)兼论邪正关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4)风水与肾风的关系。两证的共同点为:肾虚不能行水→水肿。

(5)二者的因果关系为:肾风证误刺伤肾之变证→风水证。

(6)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身热、汗出、尿黄、不能仰卧、时咳、眼睑肿、口干苦、时惊、烦、不能食、食不下、身重难以行、腹中鸣、月事不来等。

其四,论水肿病证的辨治。如“帝曰:其(指代水肿病)有(选择连词,有的)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遏、阻止,与下文‘五阳已布’对应)也,津液充郭(郭,物体外围,此指‘皮肤’),其魄(此指属阴的津液)独居,孤精(指津液)于内,气(卫外阳气)耗于外,形(肿胀的形体)不可与衣相保(相称),此四极(四肢)急(肿胀之极)而动(扰动)中(指内脏),是气拒于内,而形施(yī易,改变、变化)于外,治之奈何?

岐伯曰:平(biān音义同‘辨’)治于权衡,去宛(yù通‘郁’)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通魄、‘粕’)门,洁净府,精(精美食物)以时服(食用),五阳(五脏阳气)已布(输布、布散),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人体正气)乃平”(《素问·汤液醪醴论》)。

此节原文解析如下:

此节专论内伤所致水肿病的辨证治疗。

(1)水肿类型:内伤水肿而非外感。内伤原因:①精神因素;②饮酒太过。

(2)基本病机:阳气郁遏(五脏阳以竭、气耗于外),水湿不化而泛滥(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

(3)临证表现:全身高度浮肿(形不可与衣相保),四肢肿胀尤甚(四极急)。

(4)治疗:

1)治则:辨证施治(平bian治于权衡)

2)治法:一是内治法。

①通便利水——开鬼门

②利尿消肿——洁净府

故《医学正传》“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方如金匮肾气丸、防已茯苓汤、真武汤、五苓散之类。

③活血化瘀——去宛陈莝。如《金匮要略·水气病》有“血不利则为水”之论。《医碥·肿胀》有“气水血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病血结而后气滞者,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之论。

二是外治法。

缪刺:刺络放血;

护理措施:

①舒展阳气——微动四极(四肢为诸阳之本)。

②护阳气——温衣。张介宾:“欲助肌表之阳,阴凝易散也。”

三是饮食调养——精以时服

“精”,指精美食物,即富含营养食物;“时服”,按不同时令服食某些食物以防病、

治病。“服”,即食用。《素问·病态论》之“食入于阴,长气于阳”,也体现食用精美食物与“五阳已布”的内在联系,与《内经》关于药物攻邪,食物扶正,药食配合的治疗思想完全一致。

此处整合了《内经》4篇与水肿病证相关的原文,其内容各有侧重。《素问·评热病论》

所论之风水证,是肾风误刺伤正所致;《素问·水热穴论》原文围绕水肿病肺、脾、肾三脏分别有不同的致病机理;《素问·汤液醪醴论》针对内伤性水肿的病机、治疗和护理予以阐述。因此,整合4篇相关原文予以集成解析,通过经文的如此方法教学,就能使学生对经文中有关水肿病证的内容,有一个深刻而完整的认识。

2 经文图示解析法

所谓“经文图示解析法”,就是将复杂、抽象、单靠文字表述难以使其明了的经文,运用示意图的方式,使其简洁明白,并且记忆深刻。于是将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经文图示解析法”。

例1:《灵枢·贼风》篇原文:“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空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太素》作‘必’)离(遭,遭遇)贼风邪气,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皆尝(副词,曾经)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

在对该篇原文进行教学时,通过对原文进行必要的校勘、注释,疏通义理的基础上,就要对此节经文予以分层次地剖解分析,发现此节原文主要论述了“‘故邪’发病原理”和“疾病‘因加而发’的机理”,如果用以图示教的方法,就会使原文的教学更为清晰明白。如图3、4所示。

图3 论“故邪”发病

图4 疾病“因加而发”机理

例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云雨形成过程相关的原文教学,如果应用“图解经文解析法”,就会使抽象的经文,通过图示就显得形象生动,更容易理解。只要将该篇相关原文如“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云出天气,雨出地气”“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阳化气,阴成形”予以集成整合,然后以云雨形成之例图示(图5)解析经文,就相关原文通过云雨形成之例得以落在实处,从而加深对相关原文的理解。

图5 阴阳二气的运动趋向

例3:《素问·调经论》之“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此节原文是《内经》课程原文中,教学难度最大、学生最为迷惑的一段经文,学生很难通过自学得以理解。如果运用“经文图示教学法”,就能使其略显明白,也比较容易认识。此节原文总体讲述“气血虚实病机及其所致病证”,可以通过11个分图解析(图6)。

图6 气血虚实病机及其所致病证

此节原文还论述了气血的生理特性。“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对气血生理特性的表达。

其意义在于:气血在体内“如环无端”的循行是需要体内“阳气”温煦;阳虚或者阴寒内盛,是导致血行瘀阻的重要机理;温阳方法是治疗某些血瘀病证的方法之一。

原文列举的病机中,除“炅中”病机外,均为“气与血”同时并聚于机体的某处之“实”的病机。

此处是《内经》对虚实病机有两种评价标准:一是以邪正盛衰的实力较量作为评价依据,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之“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经典论述;二是本篇依据气血分布状态论虚实,正因为如此,此节原文反复列举临床实例予以论证,如当下临床所见的“心梗”“脑梗”等脏器缺血性疾病,其中医病机多为气血分布状态异常。在对此节原文教学时,务必予以强调,以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和记忆。

例4:例如《灵枢·营卫生会》之“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脉内的营气),太阳主外(脉外的卫气),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段原文的教学,可以用“经文图示解析法”展示此处所论述的“营卫运行与天地同纪”的学术观点,认为营卫之气中的卫气,昼夜消长与自然界阳气的变化同步。这一变化规律如图7所示。

图7 昼夜消长与自然界阳气的变化

通过以上4节原文以图例的方式予以剖解分析举例,可以看出,对《内经》原文的备课和讲授是很不容易的,务必要下功夫;要在反复地玩味经文主旨大意之后,开动脑筋,凝练和升华其内涵,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出经文的精神实质,示以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3 经文表式解析法

所谓“经文表式解析法”,是指对于内涵属于并列关系的相关原文的解析方法。在《内经》课的教学中,此法的应用较为普遍,可将相关原文用表格的有序化处理,既能充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课堂讲授时间,也使繁冗的经文条分缕析,一目了然。

例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引之”段原文教学时,在做必要的注释之后,就可以应用“经文表式解析法”归纳解析。首先要凝练出此节表达的是“阴阳理论指导疾病治疗”的学术观点,在此背景下,原文针对各种虚实病机提出补(扶正)、泻、宣散(祛邪)等多种治法。对于具体治法则,如图8所示。

图8 具体治法则

原文经过如此的表格化、有序化解析,既不失经文的本意,又能揭示其内涵,还能彰显其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例2:《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段之原文教学,在对原文作以必要的校勘、注释之后,深刻理解19条经文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应用“经文表式解析法”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病机19条经文表式解析

例3:《素问·咳论》之“帝曰:何以异(区别、分开)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喉中气阻不利)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qū,腋下)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通‘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段的教学,在予以必要的注释、疏通原文之后,就可以应用“经文表式解析法”展示。如表2所示。

表2 五脏咳的辨证分析

通过以上3节原文以图例的方式予以剖解分析的教学方法举例,可以看出,此法既可以有效地节省此类经文的教学时间,也避免了学生因老师不必要的课堂重复讲解而生厌恶的情绪,还能为学生自学相关经典文献时提供示范,更能让学生明晰地把握经文表达的内在医学逻辑关系。

4 经文层级解析法

所谓“经文层级解析法”,就是指在《内经》教学过程中,根据原文内在医理的逻辑层级关系予以解析,使其昭然展示,有利于学生对经文的理解,进而以经致用。这是当今《内经》原文教学的常用方法。

例1:《素问·生气通天论》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段。此节原文运用类比思维的方法,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赖太阳的实例为喻,强调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经文内涵的逻辑关系分析,此节从阳气的生理机能和生理特性三个思维视角,展示其重要作用。

(1)阳气的生理作用:

①阳气是生命的动力。

②阳气具有卫外御邪的作用。

③隐指阳气具有温煦功能。

(2)阳气的生理特性:

①运动的特性。运动趋向是向外向上。

②节律性(下文有四季节律、日节律)

(3)依据太阳活动规律,总结出人体阳气活动规律。

显然,只有将该段原文置于该篇全文背景下予以如此三个层级的解析教学,才能展示《内经》重视阳气的学术理念,给学生留下此处是中医药理论中重视阳气理念源头的深刻印象。

例2:《灵枢·本神》之“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段原文的教学,在深刻理解此节所论“养生的最高境界及其最佳效果”的医学内涵之后,可以遵循“经文层级解析法”[4]将其展示如下:

(1)养生最高境界的具体方法:

①顺四时而适寒暑(包括形体和饮食的寒温调适)

②和喜怒(喜怒,泛指人的情绪、心理状态;和,平和)

③安居处(生活起居、居住环境)

④节阴阳(节,节制;阴阳,指男女双方的性生活)

⑤调刚柔(“劳”即“刚”,“逸”即“柔”,劳逸结合)

(2)养生的最佳效果:

①僻邪不至:健康不病

②长生久视:长寿

如此遵循原文内在的医学义理,按照不同层级的逻辑关系予以解析教学,使经文的全部内容,毫无遗漏的予以呈现。因此,对原文的教学,不能虚于敷衍,而应当认真深刻,才能给学生留下“学习中医必须认真研习经典”的良好印象。

在结束此讲“解析经义”的内容时,要强调的注意事项有:

(1)无论采取列表式,还是示意图方法解析深奥的原文义理,都应以今人易于明白的方式呈现。在对原文进行解析时,无论是列表、图示,还是分为不同层级的原文解析,要总以简捷、明晰、通俗、易懂为务。

(2)要对原文内涵的医学义理无所遗漏;

(3)不能给原文“强加”学术观点;

(4)不能“曲解经意”,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之“胃者五脏之本”是指“脉气”而言的,不宜直接用作讲述脾胃机能。

(5)结合原文内涵,凝炼出经文的学术观点,如“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等句,要凝炼出“修德养性”[5]等。

此外,在对《内经》原文进行教学时,还要应用“经文溯本求源解析法”,以探求相关经文及其主要的学术观点发生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才能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所以然”;更要应用“经文结合临床实践解析法”,因为《内经》在所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采撷前人的临床实践知识是必需的也是核心的资料,甚至有些传载病证的篇论就是当时临床医生诊治疾病过程的实际记录,加之当今教学经文的目的就是服务于临床,所以“经文结合临床实践解析法”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而且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这两种经文教学方法在后文有专章(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论述,故此处不赘。

“解析经义”方法是《内经》经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只有将经文的医学内涵讲述清晰明白,才能有可能完成“以经明理,以经致用”的学习目的。

猜你喜欢

水肿病经文内经
仔猪水肿病的营养调控及预防方法
经文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盖经文: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日常故事
一例猪水肿病的诊断及防治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何谓“开鬼门”和“洁净府”
空相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