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三角洲地域人文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18李聪

美与时代·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滨州市文创产品

摘  要:以黄河三角洲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黄河三角洲文化内涵,以滨州地区的“文化+经济”双驱动力为目标展开研究。文化创意产品元素的创新完善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到产品开发与应用中,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带来循环利益,实现“文化+经济”双重效益。发掘、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形成具有黃河三角洲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域;滨州市;人文符号;文创产品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符号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设计与表现研究”(1607469);2021年度滨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区域协同创新下滨州特色文创产品品牌创建研究”(2021-SKGH-35);2016年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惠民泥塑民间艺术符号的传承与再生研究”(ZY201610012)研究成果。

一、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概括

文化视角下的黄河三角洲地域范围主要以黄河历史冲击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由今滨州和东营以及周边地形和地貌相似、生态环境相近、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模式、风俗习惯特征以及文化形态等方面基本相同的广大地域范围[1]。黄河三角洲是最后一个待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开发潜力巨大。黄河自然风光特征明显,历史资源丰富,非遗文化保存完善,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型保障。

二、黄河三角洲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丰富的黄河三角洲资源为该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黄河三角洲拥有天然的自然景观,如入海景观、湿地生态景观等;弥远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黄河文化、齐文化、孙子文化等;丰厚的非遗文化,如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滨州博兴草柳编等。尽管黄河三角洲地域资源丰富,但过多的焦点集中在自然生态开发,对历史文化资源重视程度不够。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品牌知名度低,旅游产品仍处于模仿阶段,粗制滥造。另外,政策支持文化旅游顶层设计,但仍旧面临基础条件差,临近区域竞争力较强等各方面压力。

三、黄河三角洲文化符号

在文旅产品中应用的可行性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创意文化产业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炼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符号,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首先,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开发是各个地区目前创意发展的重点,它对地方旅游、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各地政府、企业、学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其次,旅游元素的创新完善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展现黄河三角城市文化与景区特色的载体,将地域文化符号融入到文创产品设计中,能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景区文化,促进景区消费,将旅游资源通过消费者传达到世界各地,为旅游产业带来循环利益,实现经济效益;最后,发掘、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形成具有黄河三角洲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维持山东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塑造具有黄河三角洲的知名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四、滨州市人文符号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滨州地区文化符号的梳理

文化是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指一切人类思想和实践总和。对历史人文符号的梳理(如上表)是文创产品的核心和灵魂,特别是以产品对象分类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二)人文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途径研究

1.利用人文符号制造当下流行话题

当下流行性的传播渠道即互联网端的“口碑”传播,互联网上“口碑”传播的主要力量是年轻人,文创商品消费者与年轻人群的传播痛点完美契合。故宫博物院这几年的文创产品可谓风生水起,正是因为故宫采用了“病毒式”的营销案例,利用了青年人的喜好(娱乐的眼光、幽默的角度等)重新设计文创产品,例如“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主题产品。此外,《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纪录片和综艺节目的热播制造了当下流行的“舆论话题”,使得“高冷”文物以“火热”的创意产品形式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故宫博物院的营销手段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与营销提供了一个新解法,这为滨州的文创产品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2.文创产品的“选择性”开发与设计

文创产品设计与应用应遵循多层次、系统化的原则。因此,对人文符号的提取因消费者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性格差异、文化背景差异而不同,单一的设计无法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的时候能够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设计方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出不同价位、不同档次的产品。因此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应多样化。

仿制设计形式的文创产品往往处在设计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对文物的简单复制,以小产品为主,市场上占比较大。在文博馆的文创产品展销区,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物复制品或手工艺品,缺乏创新性却价格虚高。由于性价比不高,因此销售状况一般,很难带来较为乐观的收益。此外,滨州地区出土的文物相对于其他地域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因此在滨州主题文创产品设计中应该减少这一形式的文创产品开发。

根据滨州市区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调研状况发现,各类景点文旅产品转换设计数量多,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样形式的艺术摆件、文旅产品,更换了景点名称便“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特色纪念品。这类产品往往因价格低廉,有部分受众,但这类商品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文创产品。真正的文创产品与普通产品的设计侧重点不同,它更注重文化的传递。文创的转化形式在于必须从文化属性的转化入手,集合商业需求,设计出既有文化特征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转化形式的产品具有地域特色,带给消费者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对这类型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占比可增大。但目前滨州地区在此类形式的投入较少,没有专业机构、科研人员的参与指导和协调组织。

开发设计是利用原生艺术品的符号意义、美学特征、人文精神、文化元素进行创造的。这类产品的美学性、收藏性更强。受众群体为对地域有一定历史文化情怀、美学思想的消费者。尽管这一形式的产品有较高溢价,从当前市场消费能力与需求的角度考虑,对这类形式产品开发与投入占比可减小。随着受众群体审美意识的增强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對这一形式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可增加。

3.利用人文符号打造地域IP形象

IP是知识产权英文缩写,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IP定义的外延也有所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事物。近几年IP形象+文创产品的组合数不胜数,拓宽了文创产品的营销体系。陕西博物馆推出的唐妞作为陕历博的文创IP代言人,“唐妞”形象以馆藏文物“粉彩女立俑”为创作原型,设计出具有辨识度的妆容、发饰等传统历史形象特点,将国画的绘画特色与年轻人喜欢的动漫二次元的表现形式相结合。打破了固有视觉形式的表达方式来诠释唐朝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题材,赋予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创造出了具有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此类文创产品开发途径得到市场好评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IP形象是产品为了强化品牌塑造、提升品牌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具有跨媒体传播属性。对照以上营销方式,滨州地区的IP形象可以从人文符号中提取。从影响范围、潜在用户及社群等方面来讲,兵圣孙武是“较成熟”的文化符号。以《孙子兵法》为核心的孙子文化是黄河三角洲地域文化最璀璨的明珠,应以孙子文化为纽带开展经济、文化、旅游立体式开发。在开发文创产品之外,搭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提供多感官的文化活动,如举办国际孙子文化节;沉浸式文化体验,如孙子文化研学活动。通过立体式开发,使用户对IP形象产生好感,进而成为产品的消费者和传播者。

4.利用民间艺术符号,打造“新”文旅产品,升级文化产业

将“手艺”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有很多,贵州省曾是我国最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之一,但当地民族文化富有特色,蜡染、苗绣、银饰、编织、陶瓷、漆艺、剪刻绘印等手艺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民族手艺资源,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将民间手艺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打造成一个“新”文旅缩影。综合上述,这种发展路径是值得我们学习。通过梳理滨州地区人文文化符号发现,本地域民间艺术存在许多“文化亮点”,如滨州剪纸、吕剧、惠民手扎灯笼、惠民泥塑、清河镇木版年画、胡家集村的灯节、博兴布老虎、博兴老粗布等。将这些民间手艺资源转化成文化创意产业,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也能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活变迁,部分乡村手工艺“因人而存”,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逐年减少,手艺人年事已高,后继无人问题突出。此外,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意识不断提高,对老“民艺”要求越来越高,多数乡村手工艺人长期没有经过技艺培训,专业及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民间艺术在新时代有新的困境。综上所述,解决的路径为:政府支持手工艺研发培训,从内部解决问题。搭建“产学研”平台,多举措吸收社会力量,打造“新”文旅产品,升级文化产业。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滨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滨州地域人文符号在文创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就是让文化通过商品载体在这个时代“活”起来;黄河三角洲是最后一个待开发的三角洲,滨州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包含人文历史、自然风光、民俗传统、名胜古迹等,海洋文化、孙子文化各具地域特色;此外,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需要一定的媒介展现城市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中,满足本土人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也通过消费者将旅游资源传达到世界各地,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循环利益,实现经济效益。

地域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特色体现,是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结合当地景观文化、人文文化、艺术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之中,形成地域文化产业,加快地区“文化+经济”双重发展。我们应该意识到,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地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需要为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做出努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地域文化。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是“文化”,滨州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本身就是地域文化展现的载体,是宣传当地文化的有力工具,有形的产品能够将无形的文化通过消费者带到世界各地。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滨州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之中,并进行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增强文创产品的内涵、提高地域文化氛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发展与继承。

参考文献:

[1]郑杰文.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01-05.

[2]潘鲁生.手艺扶贫的中国经验[N].中国艺术报,2020-12-30(15).

[3]方荣辉,左登华,崔宇丹.黄河三角洲旅游商品开发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以滨州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7):28-29.

[4]马宝祥.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的培育[J].理论学习,2010(9):24-27.

[5]李沈阳.近十年来黄河三角洲区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8-42.

作者简介:李聪,硕士,滨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滨州市文创产品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最美还是夕阳红
滨州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对策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滨州市城区苔藓植物主要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