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2021-10-15郁蕾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初中语文课堂

【摘要】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课堂提问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应该要学会有艺术地提问,来改变这样的现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心脑并举”,即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文本。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8-065-03

【本文著录格式】郁蕾.浅谈初中语文課堂的提问艺术[J].课外语文,2021,20(28):65-67.

“一切思维由问题开始”,这是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关于问题的看法。在教学活动中,问题是通过师生间的提问互动来表现的,提问可分为艺术性提问和无艺术提问。笔者认为,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引导学生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并且紧扣文本的提问,就是一种有艺术的提问,这也应该是每位老师不断追求,甚至“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目标。但现实中语文课堂上仍有很多提问是毫无艺术性的,那些提问不能启发引导学生,只会徒增学生的负担,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去直面、反思并解决。

一、初中语文课堂存在“提问无艺术”

从古至今,教育界一直存在对教师该如何有效提问的讨论。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现代也有“提问是有目的的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之说。但在语文学科备受学生冷落的今天,让我们无法忽视的一种情况就是老师的提问大多无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不能引导学生去深入思考继而有所得。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成为教材的知音,还一味地故步自封,这些都会使提问失去艺术性。根据这样的现状,可将“提问无艺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提问时机不当,不具有启发性

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性原则,在适当的时机鼓励引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钱梦龙老师在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这篇文章时,让学生证明一下白蛇娘娘是个好妖怪,学生认为白蛇为了报恩而嫁给许仙这一点就可以证明,然后钱老师这样引导:“你说的是对的,但最好不要这样笼统地说。这一段一共写了几件事,要一件一件地说,最后证明白蛇娘娘到底是好是坏,是值得同情的还是应该镇压的。如果你能用一些四字句把主要的情节概括地表达出来,简洁明了,那就更好了。你试试看。”从这一段实录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启发式的、恰当的提问所具有的优势,不仅引导了学生去回答这一个问题,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一举两得。

而在我们身边的语文课堂中,依旧存在着提问时机不当,无法启发学生思考的情况。有的老师并不会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与自己所讲授的内容同步,只会按照教案上所设计好的去教学,这种脱离学生实际的、在不恰当的时机出现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大多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结果,他们的思考只能停留在这个问题本身,知识无法得到迁移。

(二)问题类型老套,不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同样需要创新。教师提问老套,究其根本就是教师的创新性不够。老师用同一种教学思路去教不同的学生,这是墨守成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比如教学一篇文言文,老师会先逐字解释再让学生串联全文进行翻译,提问也总是围绕着字词的意思进行,让学生以为文言文学习就是枯燥的字词翻译,而忘了体味其本身具有的情致和审美价值。这种老套的问题只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反观那些名师的课堂,都是时时处处有创新。钱梦龙老师在教学《死海不死》时用做化学实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总结出死海的特征,这样的方式比传统的提问要高明很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面对的是充满个性的学生,创新应该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提问方式及内容不具有创新性会让整堂语文课陷入一种呆滞空洞的境地中,这是我们应该极力去弥补的一大短板。

(三)提问难易不当,教材未被深挖

在课堂中还存在着提问难易程度不当的问题。有的问题与学生积累的旧知识之间没有联系,那学生就会很难深入、系统地去思考。有些问题的深度超出了学生当前的认知程度太多,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那学生就容易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这样的情况势必会导致课堂出现“冷场”,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会陷入一种不良循环。例如《海燕》这篇文章,是高尔基写于1905年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当时俄国工人运动逐渐高涨,不断动摇着沙皇统治的地位。这样的写作背景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大的距离感,他们是比较难把握的,如果教师没有多加讲解和引导,直接就文本意象进行提问,学生肯定无法深入思考,也就不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对于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到位,是因为没有深入钻研教材,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很多都是靠着教参得来的,那设计的问题就会流于形式,过于浅显。比如在教学现代文时总是机械性地让学生划分文章层次,总结每一层的大意,并且以教参上的划分为标准,抹杀了学生理解的独特性。有时教师只会从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角度出发,而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提出一些过于艰涩的问题,进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是不利于教学的。

二、教师的提问应做到“心脑并举”

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分析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使教学变得更有生命力。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教师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惑,还要能够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受到优秀作品的审美熏陶,那这种具有艺术性的提问怎样才能做到呢?教师就要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文本,做到“心脑并举”。

(一)心中有学生

心中有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以学生为主体。从那些名师缤纷绚丽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共同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钱梦龙老师的教学观之一就是“学生为主体”,李镇西老师也主张“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心灵相通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这两位名师的理念中我们就能看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多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问,具体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以疑导问

杜威曾说过:“思维起源于疑难。”疑难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以疑导问就是要了解学生何处有疑问,用学生的疑问来引导问题的设置。在学生提前预习过课文的情况下,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一些方法来了解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将他们的问题大致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从这些地方设置问题,以学生所提的问题串联整节课,有的放矢地去教学。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故乡》时先让学生自行提问,但学生一开始提不出问题,他就先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在他的指导下,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最后钱老师将其归纳为七大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完成《故乡》的教学。课堂最后的对话是这样:“师:回顾一下,经过两堂课,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体会?生:把难题解决了,课文也读懂了。生: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我们要学会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更是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变得爱思考、爱提问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助益。名师李镇西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从学生有疑惑处设问,他认为这样的提问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在这些问题中适时地找出一些契机去引导学生往更深处思考。这些名师的经验足以证明教师以疑导问,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2.连环多问

所谓“连环”,是指问题要环环相扣,当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及时回应时,就要通过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来一步步引导他们。郑桂华老师在执教《安塞腰鼓》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句式的特色,她问道:“大家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感情更强烈一些,而有些句子就不那么明显?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征?”她没有直接问学生句式特色是什么,而是先问学生自己在朗读时的直观感受,再引导他们从句式的特征上思考为何有的句子表达感情更强烈,这些问题互相关联,难度逐步增加,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较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文本中的句式特色,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又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而“多问”则意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将多种提问方式相结合。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表现出迷茫的时候,可以改变策略,换一种提问方式,有时开门见山不见得就是最好的。例如钱梦龙老师在执教《愚公移山》时,讲解“年且九十”中“且”的意思,他说:“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不到?从哪里知道的?”通过这几个间接的问题,学生自己探索出了“且”的含义,就这样用“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提问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直接提问,在亲切的引导中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应该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学会“多问”。

(二)脑中有文本

要“心脑并举”,不仅要心中有学生,还要脑中有文本。钱梦龙老师曾这样说:“每教一篇课文之前,我总是要反反复复地读,或朗诵,或默想。”可见读教材应该成为语文老师上课之前必做的功课。但仅仅读教材还不够,还要继续深入地去钻研教材,将文本的关键知识了然于心,深挖文本背后所蕴含的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才能从教材的“要处着眼、细处着手、奇处用心”去进行有艺术的提问。

1.要处着眼

“要处着眼”也就是要着眼于文本的重难点知识。教师作为教材的处理者、分析者,要将文本处理得兼具新意和深度,就必须将重难点把握到位。比如《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一般都是教师重点分析的对象。在教学中,除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意象来设问,还可以先从“丁香”这个传统的意象入手,最后再“带着‘丁香的传统意象回到诗歌中,看看诗人所写的是怎样的一个情景和意境”。这样去解读文本、设置问题,会使学生更易理解这一意象。教学诗歌时可以从那些重要的意象入手设疑,现代文也有其重点所在,只要教师从文本的显要处着眼设置问题,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完成重难点的学习。

2.细处着手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细节”可能是某一个关键字词,也可能是某一句容易被学生忽略掉的句子。可以用来提问的细节必须具备一个特点,即通过它们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启发其产生更深入的思考。陈日亮老师曾对《沁园春·长沙》中的“竞”和“怅”等关键字做了深入的体味,认为这些字词虽然表面看起来是易解的,但是却“义近而旨远”,对它们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把握整首词的感情,足以见得细节不可忽视。这首诗歌虽然是高中的文本,但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同样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教师要善于去寻找那些画龙点睛的细节,从这些细节出发去设问,使提问变得有艺术性,让细节成为一堂精彩语文课的重要助力。

3.奇处用心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相同的文体也各有其特色,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文本的独特之处即文本的“奇处”来设置问题。例如《定风波》与《水调歌头》虽都是苏轼的词,但在教学时除了分析意象和解说句子这样的串讲还有别的着手点。《定风波》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就是苏轼在短短的篇幅中写出了自己内心情感的曲折变化,即使遇到风雨也能够直面相迎,泰然处之,最终达到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之境。教学时可以从诗人乐观旷达的态度入手,给学生以审美的熏陶。《水调歌头》是中秋时节的望月思人之作,以月的阴晴圆缺来指代人的悲欢离合是苏轼的高超之处,也是学生易于共情的地方,可以此引导学生体味人世的酸甜苦辣。这两首词特点千差万别,教师在设疑时若能于文本的奇处用心,会使学生的理解更加精准。

“心脑并举”是艺术性提问的关键,教师提问若能坚持将以疑导问、连环多问、要处着眼、细处着手、奇处用心相结合,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有望一改如死水般沉闷的氛围,而时时荡起智慧的涟漪。相信有艺术的提问,将会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它可以“春常在”。

参考文献

[1]肖楠.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镇西.教育是心灵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個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郁蕾,女,1996年生,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初中语文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美在课堂花开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提问三法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