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建设的内在逻辑

2021-10-15蔡小菊田旭明

理论探索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蔡小菊 田旭明

〔摘要〕注重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往而不胜的重要精神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建设,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则的遵循,对百年来党加强思想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新时代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政治与思想自觉。深刻把握这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新时代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思想自觉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5-0043-06

〔收稿日期〕2021-06-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19CKS024),主持人田旭明。

〔作者简介〕蔡小菊(1983-),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田旭明(1984-),男,安徽潜山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875。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现实意义,对于政党也同样适用。一个政党要想保持长期执政并获得永久性政治认同,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和思想进步,更不能没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一个政党如果在思想上僵化陈旧、故步自封、囿于浅见,不能站立时代潮头和标识时代方向,不能引领优化社会思想文化生态,那就注定其行将不远。思想引领力是政党通过思想理论传播和价值引导,使民众认知、理解、认同和信奉其政治价值观、目标、纲领、路线、政策,进而对其产生强大向心力和认同力的能力。政党思想引领力是政党的软实力和政治法宝,是其保持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支撑。无论是取得国家政权,还是巩固执政地位,政党都不能仅仅靠强制性的力量,根本上要靠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同,而这种多数认同就离不开政党思想的引领号召来支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以这种先进的思想引领动员社会大众。不断保持和提升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中国革命不断胜利、中国之治成绩斐然的根本保证、精神密码和重要经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凝聚民智民力完成新的历史伟业和使命,必须彰显“时代先锋”和“引领先锋”品格,将增强思想引领力摆在至关重要位置,以党的思想和意志引领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生态,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内在品质的时代赓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时代深化,同时也是应对时代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反复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这是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深思。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凝聚共识,完成时代和人民重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逻辑:注重思想引领力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遵循的先进政党。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如同一道极速的思想闪电在当时中国社会激起了巨雷之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思想引领放在突出位置。这种思想引领的宗旨是为了带领无产阶级和社会大众走向真正解放,实现人的本质复归,与过去那种私有制社会中发生的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之间斗争中的意识形态表达和宣传有着本质不同。马克思分析私有制社会斗争时曾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2〕180。但這种结果后来会导致“非统治阶级和正在进行统治的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发展得更尖锐和更深刻”,而且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 〔2〕18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充分认识到思想引领对夺取和巩固政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建党思想中对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进行思想引领进行了阐释,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引领力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思想理论引领的作用必不可少。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2〕9-10 彻底的革命需要应有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就包括先进思想的引领和号召。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分析了德国革命形势,指出德国的解放不仅要向德国制度开火,还需要“理论的解放”和思想的引领。“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2〕16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对革命斗争中思想引领的肯定和重视。在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宣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2〕421,要以一种“新的世界观”去引领革命运动。在他们看来,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 〔2〕434,并且“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2〕435。共产党人就是要公开宣布自己的思想和目的:“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3〕66正是在这一思想引领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了新的高涨阶段。恩格斯在 1890 年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就指出: “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他们动员起来,组成一支大军,在一个旗帜下,为了一个最近的目的。” 〔4〕939 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明白无产阶级政党要获得政权,就必须要在思想上成为先导和旗帜。没有或者不善于思想引领,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胜利。“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谁要想革命,谁就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 〔1〕169正是因为认识到思想引领对革命的重要性,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同像拉萨尔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作斗争,还一直向世人宣布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不是教条和教义,而是方法,要“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5〕35。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思想常新,从而更好引领推动实践。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捍卫者。在领导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意识到“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6〕70-71。“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主义者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 〔7〕203因此在革命斗争中他要求把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工人中去,引领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俄国社会民主党要运用自己全部力量到工人中间进行活动和鼓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学说,传播先进的革命思想和理论,从而“唤起工人觉悟,组织他们,使他们遵守纪律,教育他们进行一致活动并为社会民主主义理想而斗争” 〔6〕30。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集中力量捍卫政权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更加重视政党的思想引领工作。他强调:“任何一个代表着未来的政党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策略的正确。” 〔8〕82因此在实践中他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引领。他坚信“严格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只有一个,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9〕271,“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10〕309。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信念。丢弃或动摇这种信念,无疑是自掘坟墓。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旧文化习气、资本主义因素渗透、执政经验缺乏等因素综合影响,俄共内部滋生了官僚主义、奥勃洛摩夫习气、拖拉作风等思想和作风问题。为此,列宁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如专门成立了政治教育委员会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意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倡导“多深入生活”,“多检查检查,看这些新事物中有多少共产主义成分”;〔8〕137 开展清党运动,对十月革命以后从其他党派加入俄国共产党的党员、原为旧政府官吏和公职人员的党员、担任过拥有某种特权职务的党员、苏维埃职员中的党员这四类党员进行重点审查,“把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和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以及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里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 〔11〕562。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俄共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引领性,确保其始终能在困难和危险中引导本阶级走向新胜利。

由上可知,注重思想引领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诉求和本性使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固有本色和品质的延续与继承。

二、历史逻辑:增强思想引领力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制胜的宝贵经验

党的历史是最有说服力和最生动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百年历程,就是一部以先进的思想引领人民群眾披荆斩棘、接续奋斗的史诗。党在成长奋斗的每一阶段,都将思想建设放在基础性位置。每当革命陷入困境、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党情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就及时从思想引领上入手,通过整风整党、思想澄清、经验总结、批评团结、政治教育等途径统一思想,并以先进的思想共识引领思想文化潮流,从而确保上下齐心,引领推动革命和建设实践。加强思想引领是中国共产党兴党强党,不断取得事业新胜利的重要经验。

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除了马克思主义之外,各式各样的“主义”和思想也纷纷传入中国,像实用主义、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等。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同其他一些思想开展了辩驳和论战,使更多人开始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李大钊在1920年发出“精神解放”的呐喊,指出“现在是解放时代了”,“我们的解放运动第一声,就是‘精神解放”。〔12〕177 在这些早期共产主义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就是引领社会大众实现精神解放的思想旗帜。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明确了以新的政治纲领和思想来引领号召广大工农群众“聚集在共产党旗帜下奋斗”。党的一大之后,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深入工农之间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机构、印刷刊物、工人夜校向工会组织和工人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促使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在这个过程中,党也逐步认识到要对农民进行思想动员和鼓动,帮助工人建立最可靠同盟军,于是在广州等地相继建立农民运动讲习所,引领农民加入革命洪流。大革命失败后, 党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总结和反思,对党内错误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批判,得出“共产党对于宣传自己的观点,在自己旗帜下动员群众的工作,决不能自己束缚起来” 〔13〕426 的深刻教训。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边领导土地运动,一边开展武装斗争,其间时刻注重思想引领和团结工作,提防党和军队的思想出现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了加强思想引领的重要性。井冈山斗争时期,面对党的组织建设问题及其复杂性,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感觉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 〔14〕77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针对党内和红军内部出现的非组织化、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批判和肃清,提出了思想上建党和政治上建军的原则,在党内和军队内部强化了正确的思想和政治引领,凝聚了共识,为整个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为动员凝聚全民族抗战,确保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地位,我们党时刻不忘巩固自身的思想引领功能,确保党的思想和意志符合民心所向和时势之需。全面抗战爆发后,党内存在一些自由主义思想,毛泽东就提出共产党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积极精神去克服自由主义影响,“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 〔15〕361。延安时期,面对党员数量的不断扩大,毛泽东认识到党员思想特别是理想信念状况存在的问题,“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 〔15〕533。为此,党中央开展了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锻炼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延安整风运动,提高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团结统一了党内思想认识,极大地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思想引领和凝聚功能,确保革命道路上思想不偏航。实践证明,革命的胜利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引领,这是共产党人在胜利和失败的过程中悟出的道理。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对过去24年的革命经验进行了总结,其中就特别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 〔16〕1094。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和引领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党员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但一些地主、富农甚至是动机不纯的分子也趁机混进了党内,再加上长期战争状态使得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缺乏,一些人滋生了官僚主义、欺压群众、骄傲自满的心理和行为。为此,毛泽东要求整编党的队伍,在思想上加强引领和号召,解决思想不纯问题。从1947年开始,全党开展了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大大提高了党员的思想和政治觉悟。在战争中,我们党时刻不忘通过电台、广播、报纸、书籍等对各条战线群众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引导,用党的思想和政策感召群众。1948年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强调,要在报纸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教育引导让群众知道真理。“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 〔17〕1318革命要取得胜利,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引领。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强调“两个务必”,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在革命胜利之后依然要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引领性,不要被糖衣炮弹攻击而出现懈怠滑坡。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与党始终加强思想建设,始终以先进思想引领、团结、鼓舞和号召人民群众有着深刻的关联。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接管城市、恢复生产、镇压反革命、新解放区土改、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关新政权稳定和形象的难题摆在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继续加强思想引领,开展整风整党运动,防止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开展系列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运动,引领社会新风尚。同时,推进旧教育制度改革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建立各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为人民服务思想引领社会大众。为了凝聚捍卫新生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我们党意识到必须“随时随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以革命精神不疲倦地去教育人民群众” 〔18〕1,号召广大社会力量参加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国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面对执政经验不足、物质资源严重匮乏和西方国家政治封锁,我们党依然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凡成绩,这与强大的理想信念支撑和思想引领号召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在总结过去经验时就说到:“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19〕190 而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变迁,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人们心态复杂化,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面临着重重考验。为此,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阶段新特征新情况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理论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与此同时,党围绕不同时期中心任务加强思想建设和集中教育,确保全党上下时刻站在同一思想战线,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价值理念凝聚共识、引领发展。这种思想引领能力体现了我们党的智慧和品格,“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19〕144。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重任,各类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思想引领工作。越是使命沉重,越是局势复杂,越是需要思想定力和引领力。习近平为此反复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目的就是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意志和奋斗目标汇聚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集中教育活动,有力地凝聚了全体党员的思想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夯实了思想基石。综上所述,注重思想引领力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正因如此,才确保全党思想上的清醒和定力,让全国各族人民与党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三、实践逻辑:提升思想引领力是应对时代之变的应然之需

思想因时代而兴盛,时代因思想而前进。“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2〕11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思想引领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在新闻舆论、党校教育、思政课建设、网络管理等各个领域都做好思想引领工作,这是基于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战略性之举。

(一)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应然之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总体性向分化性、从一元同质色彩突出向多元开放包容转型” 〔20〕。在转型的过程中,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利益格局开始发生分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价值去中心化和自我负责、自我审美、自我伸张日益突出。面对这样的境况,在允许和承认多样化的同时,必须要强化具有统一性价值评判功能的共识性思想的引领,否则会加大价值紊乱、社会团结纽带撕裂的风险,弱化社会凝聚力。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尤其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文化高质量需求,还对公正、法治、生态等方面都有着高质量需求,致使思想观念层面的碰撞必然会进一步加剧。面对新问题,我们党必须要加强思想和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减少分歧,增强共识,优化社会心态,提升社会聚合力与向心力。

(二)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应然之举

习近平说过,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 〔21〕465-466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但威胁其安全的风险依然不可小觑,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斗争日益激烈甚至“白热化”。如一些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庸俗化、标签化、空泛化;各类消极或蛊惑性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娱乐主义等不断改头换面、相互裹挟和庇佑进行软性渗透,企图冲击我国主流价值的权威,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根基;宗教迷信活动难以断根,农村地区和学校成为重点渗透区域,“泛基督化”“泛清真化”现象令人焦虑。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全媒体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再加上互联网本来的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征,使得网络空间意識形态传播的“双刃剑”效应和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突出与复杂。在这样的境遇下,我们党必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思想文化潮流,凝聚价值共识,捍卫意识形态阵地安全,从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 〔22〕312。

(三)确保共产党人完成新时代执政使命的应然之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新时代共产党人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使命,这对共产党人加强思想引领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思想引领主要体现在共同理想信念的引领和支撑。一方面,新时代发展重任要求党不断提高自身领导力,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而这必须要以理想信念的坚定为根本性前提。习近平说过:“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23〕10-11 如果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或弱化,就会滋生各种思想怪病和失范行为,由此必然会弱化党的领导力和战斗力,进而阻碍新时代发展大业。另一方面,新时代长征路上将会面对过去改革留下的“难啃的硬骨头”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面临许多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风险与挑战,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坚定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以更加勇敢坚强的毅力和魄力去攻坚克难、闯关夺隘,才会在艰难困苦面前不退缩、不犹豫、不等待,才会保持愈挫愈勇的奋斗热情和斗争精神。正如习近平所言:“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24〕 因此,新时代发展目标和使命要求我们党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团结全党和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激励他们永远为理想信念奋斗和斗争,这是历史逻辑的应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然之举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习近平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现有世界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中,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题,多极化态势不可扭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竞争依然存在,但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治理话语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国际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东升西降”的苗头已经初显;“两制”之间的竞争和斗争有增无减,甚至日益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加速重塑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格局;不确定性的风险加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乱变交错、风雷激荡的表象。灰色地带增多,标准权威弱化。‘黑天鹅满天飞,‘灰犀牛遍地跑。国际形势波动幅度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成为常态,出现战略意外导致战略危机的可能性上升” 〔25〕。2020年突如其来的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百年大变局的特征更加凸显。在这样的世界环境中,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助科技打压、贸易壁垒、舆论围攻、人权干涉等途径不断抹黑、攻击和遏制中国,企图否定中国发展,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基。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必须首先在思想上站稳脚跟,不断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练就“坚韧不拔”的思想定力和从容心态。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如果不能在思想上保持定力和引领力,就很容易被复杂局势衍生的风险迷惑、同化甚至征服。因此,把稳思想之舵,提升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应对百年大变局的迫切之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0〕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田旭明.新时代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的理论认知与现实审视〔J〕.探索,2021(02):102-112.

〔2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2〕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4〕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0-22(02).

〔25〕李杰.深刻理解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N〕.学习时报,2018-09-03(A2).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新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