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

2021-10-15王伟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4100

兽医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胃肠炎病猪传染性

王伟/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341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后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消化系统疾病。1946 年,美国首次报道猪传染性胃肠炎;我国于1956 年首次在广东发现该病,此后我国各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猪传染性胃肠炎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近年来,我国养猪规模逐渐扩大、养殖密度也在增加,但生物安全意识薄弱、疫病防控工作不到位,导致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还会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学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膜和纤突,直径约20nm,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对猪的甲状腺细胞、肾细胞和睾丸细胞等较敏感,对甲状腺细胞最为敏感,接种病毒一天后即可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条件抵抗力较差,高温、高热和常规的化学消毒剂即可将其灭活,但在胆汁中可稳定存在。

2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的隐性感染猪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乳汁、呕吐物等也可成为传染源,与病猪或带毒猪接触的物品、器械、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成为传染源。

2.2 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方式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机械传播3 种方式。健康猪与病猪混群饲养,接触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或吸入其呼出的气体可造成感染;带毒的犬、猫、鸟类等动物可造成机械传播。

2.3 易感动物猪是本病的主要易感动物,但德国有犬自然感染的报道。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均易感,10日龄以内的仔猪易感性最高,病死率可达100%。

2.4 流行特点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本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特点。

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短、发病急、传播快,一头猪发病即可迅速传播至整个猪群。

3.1 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仔猪突然发病,主要变现为呕吐,随着病情发展会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可看到未消化的凝乳块;后期病猪口渴难耐,脱水,消瘦,部分病例可自行康复,但生产性能降低,发育不良。10 日龄以内的仔猪一般一周内死亡。

3.2 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母猪症状轻重不一,但有一定的相似性。第一天时食欲下降或废绝,部分猪呕吐,呈水样腹泻,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严重者可呈喷射状,一般一周左右可康复;母猪症状较轻,通常表现为体温升高,泌乳量降低,呕吐和腹泻,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也可康复并恢复生产性能。

4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理变化

病死猪尸体明显脱水,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胃部和小肠。仔猪胃部肿胀,剖开可见凝乳块;胃黏膜出血或充血;肠道肿胀,内部有气体充盈,肠壁变薄呈透明状,弹性降低,肠道内有黄绿色的泡沫样内容物,同时伴有腥臭味,有时肠道还含有凝乳块或其他污物;肾脏肿大,剖开可见肾盂有尿酸盐沉积。

5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方法

通过了解病猪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但确诊还需借助实验室手段。

5.1 病原学检测主要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和电镜观察2 种。前者主要是将采集病死猪的肠道、肛拭子、内容物等制备成病毒悬液,加入适量青链霉素,接种至敏感细胞培养,观察是否出现细胞病变,再辅助RT-PCR、ELISA 试验、IFA 等技术进行确诊。后者主要是将病猪脾脏、肠道等制成涂片进行负染色,再用电镜观察,若见到串珠状排列的病毒可初步判定,但需要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加以区分。

5.2 分子生物学方法常见的有RTPCR、qPCR、核酸探针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RT-PCR 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单、节约时间,适用于实验室诊断和大批量样品检测。qPCR 方法相对于RT-PCR 方法来说,特异性更强、灵敏度更高、操作简单、假阳性率低,不需要做凝胶电泳检测;核酸探针技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但成本较高。原位杂交技术可对核酸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但对操作人员要求高,不适合基层检测。

5.3 血清学方法常用的技术有病毒中和实验、ELISA 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等。中和试验主要用来检测血清,其特异性较低,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可用来初筛样本。ELISA 试验应用较广泛,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适用于早期诊断,也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免疫荧光技术需操作简单,可用来检测活体动物,出结果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措施

6.1 加强饲养管理养殖户或养殖场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合理配比饲料,保证营养均衡,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矿物质或维生素,增强猪群抵抗力。猪舍要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及时清除排泄物和污物,保持干净。冬、春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暖工作;运输猪只的车辆要及时消毒、灭菌,以免传播疾病。

6.2 对症治疗本病目前仍无特效药物可供使用,只能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对于腹泻和呕吐的病猪,可使用蒙脱石来治疗。对于脱水的病猪,可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死亡。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可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利巴韦林或其他抗病毒中药。

6.3 免疫接种疫苗接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我国常用的疫苗是弱毒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妊娠母猪产前一个月可注射灭活苗,仔猪出生后两天内可注射弱毒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曾经发生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猪场,冬季来临时可给猪群统一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

7 结语

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没有特效治疗药,对生猪养殖业危害较大,但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接种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胃肠炎病猪传染性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病猪喂药有办法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猪链球菌感染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案
诚信危机具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