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现状调查

2021-10-14牛培梦薛佳

速读·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中小学生

牛培梦 薛佳

◆摘  要:国家认同是个人对所属国家的群体身份意识以及由该群体意识所带来的情感 及价值观上的心理归属,是弘扬爱国主义的关键。2020 年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我国作为最早的受害国之一和 世界“抗疫”先锋队,以卓有成效的科学应对措施受到了国人的认可,但仍受到部分国家对我国防疫成绩的歪曲,中小学生作为此次疫情的亲历者深有体会,为此,我們对陕西省西安周边10余所小学的中小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在新冠疫情下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情况。

◆关键词:国家认同;中小学生;现状调查

一、调查背景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我国以卓有成效的科学应对措施赢得了国人的认可,但仍受到部分国家对我国防疫成绩的歪曲,随着传播的扩散这些不实言论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视线中,因此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已成为全社会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为深入了解中小学生在新冠疫情期间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我们对西安市及周边 10 余所中小学学生在疫情发生后对我国政治制度、治国理念、科教、文卫、国际地位等多方面的了解和评价,最后整理调查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基础,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调研设计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设计27题,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学生个人基本信息,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民身份认同,国家自豪感,学校组织活动及建议。

据调查显示,共有430名中小学生参与此次问卷调查,涵盖中小学12个年级,其中小学底阶段(1-3年级)53名,占12%;小学高年级段(4-6年级)63名,占15%;初中学生144名,占33%;高中学生170名,占40%。

(一)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总体状况

由表1可见,中小学生总体平均值为 5.08,各维度上的平均值均大于中位数 3.00,这说明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度很高。

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度最高。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中国目前在有些方面比外国要好,不愿去国外去定居。中小学生国家自豪感居第二。文化认同度居第三,大部分中小学生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赞同中国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政治认同度最低,较多中小学生对我国有些政治制度不了解,甚至有些同学认同社会主义理论是形式主义。

(二)政治认同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少部分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知识不了解,而且处于被动式接受,主要来源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有26%同学认同社会主义理论是洗脑式的,听听就行。究其背后,有源可循,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受教育水平不够,所以很难让他们理解一些枯燥,高深的政治知识。但是,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以上数据可知,疫情的有效防控使得中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大大增加。超过60%的同学坚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国民身份认同

在国民身份认同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小学生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并且热爱自己的国家,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有91%的学生喜欢中国,有65%的学生在看到有关诋毁中国言论时会十分愤怒。在此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小学生对我国的国民身份认同有了更大的提升,有58%的学生认为疫情过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有很多感触

(四)文化认同

在文化认同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中小学生会主动了解文化方面的知识,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有53%的学生认为学习政治和历史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有71%的学生喜欢中国的节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到了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认同不仅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寻根问祖, 更表现在现代主流文化。所以让学生了解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也很有必要,如表6所示

在此问题中,93%的学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会进一步受到国人喜爱甚至受到全世界人民推崇,3%的学生表示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会逐渐被取代,1%的学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太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遗忘,3%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没有过多感受。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持有积极的态度,对中华文化有较高的认同感。可见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关键。

(五)国家自豪感

在国家自豪感方面,由数据可知,76%的学生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非常自豪,有91%的学生给国内的幸福指数大分高于80,有81%的学生非常相信中国的实力以后会强大。在上述问题中很好的反映中小学生对于我们国家有着非常强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六)学校活动及建议

关于“您对目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的问题据调查显示,学生们更加喜爱有趣味性、实践性的课程,而大部分学校开展的国家认同教育课堂仍是传统课堂教学,并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三、对策建议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冲击着中小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开展国家认同教育迫在眉睫。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征,更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考虑家庭和社会的联动作用,使国家认同教育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发挥实效。据此给出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一)提高学校的重视程度

根据调查,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国家认同教育也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须提高学校对实践活动的重视,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1.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首先,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中小学生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要注重探究性和实践性,同时教师也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积极推进趣味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

其次,据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对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最感兴趣的方式都具有实践性和情景性,极易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所以学校应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关国家认同方面的知识,让中小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内化,进一步培养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2.改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教学方式

如今大众传媒迅猛发展,互联网广泛普及,我们己经步入了“微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网络上可以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大量素材,供中小学生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可以阅读我们民族精神中最宝贵的东西——文学经典,中小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体会人物所宣扬的精神,给予自身一定的启迪。可以观看经典影视作品,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等。这样的方式比枯燥的理论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国旗和国歌作为国家的象征,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仪式教育的重要载体。进行一次国旗下的演讲,唱一次激情昂扬的国歌,都能唤起中小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家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定他们的信念,加深对祖国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二)重视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联动作用

除了学校教育这一因素外,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还受到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提高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需要学校与家庭、社会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1.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都为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第一步基础,且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于学校的是它具有长久性。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因材施教,会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显著的效果,从而对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和国家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国家认同教育的作用,使家庭与学校相互联结,真正将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落到实处。

2.积极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现代传媒将西方社会中大量的社会思想传入中国,许多媒体出于商业化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夸大等等,都冲击着中小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因此,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引导作用,提升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除此以外,学校和社会也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从校门到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和亲身体验,更好的了解国家的变化与发展,从而坚定党的领导和国家认同的信念,激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荣誉感。

综上,家庭教育为学校的国家认同教育提供基础,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相互配合和补充,形成联动作用促进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使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真正发挥实效,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家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高丽娜.冯媛媛.略论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现途径[[J].吉林廣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109-111.

[2]耿亚军,肖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17-21.

[3]胡萨.国家认同教育何以可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05):7-11.

[4]贾志斌,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Jl.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35-139.

[5]罗秀华.提高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

[6]孙秀玲,马丽萍.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0,(12):52-54.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现状调查中小学生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