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脑血栓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10-14李丽丽

甘肃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脑血栓肢体神经功能

李丽丽

(陇西县中医医院,甘肃 陇西 748100)

脑血栓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出现大脑缺氧缺血性坏死,主要症状为记忆力减退、失明、失语、感觉障碍、偏瘫等,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1]。脑血栓患者康复过程较长,在进行治疗同时应给予系统化、规范化护理干预,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除执行各项医嘱外,还需解决患者日常所需,给予患者全面、连续性护理。本研究中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3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87 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知晓本研究详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入院时经CT 检查符合脑血栓诊断标准;③未合并精神性疾病;④无意识障碍,能够进行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腔隙性梗塞;③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 组。对照组43 例,男/女为26/17,年龄47~72 岁,平均(64.85±5.33)岁;病程1~12d,平均(4.27±1.20)d;脑血栓部位:左侧17 例,右侧15 例,双侧11 例。研究组44 例,男/女为28/16,年龄49~71 岁,平均(65.37±4.86)岁;病程1~14d,平均(4.60±1.35)d;脑血栓部位:左侧19 例,右侧13例,双侧12 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如血量血压、心率等,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饮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加强健康宣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1)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定时通风,定期检查病房内安全设施;加强病房巡视,保持地面干燥、无积水;增设扶手与护栏,预防患者坠床、跌倒;患者翻身或下床时由专人搀扶。(2)语言功能训练:指导患者通过眼神、表情、动作等表达信息,在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时应注意放慢语速,保持耐心;指导患者重复练习噘嘴、弹舌、鼓腮、舌舔上颚等动作,每天练习8-10 次;指导患者从声母、韵母等练习发音,先练习单个字、单个词,逐渐向句子过渡;患者能够读句子后再进行阅读练习。(3)心理护理: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向患者讲解脑血栓相关知识,讲解成功病例,使患者正视疾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建立治疗信心。(4)生活护理:对于急性期卧床患者注意肢体摆放;加强口腔、皮肤护理;对于有吞咽困难患者,先进行蛙田饮水实验再进行饮食干预。(5)康复锻炼:由康复指导师向患者示范锻炼的动作及内容,指导患者床上练习手掌张合、外展关节、内旋与屈伸,每天2 次,每次30~40min;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坐立,患者家属辅助;后期指导患者练习上下楼梯;锻炼内容应循序渐进,以患者耐受为度;同时鼓励患者自主完成进食、洗漱、穿衣等日常行为。

2 组患者均护理4 周。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量表(NIHSS)评定,分值范围为0~42 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分值呈正相关。

(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护理前后评定内容包括洗澡、进食、穿衣、控制大小便、行走、上下楼梯等,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日常活动能力越强。

(3)肢体功能:护理前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定,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肢体功能恢复越好。

(4)语言功能:护理前后采用我院自制的语言功能评价量表评定,语言交流正常,能够准确、完整传达语言信息,评定为无障碍;发音稍费力,每分钟可吐字50~100,能够简单复述长句,评定为轻度障碍;每分钟吐字量不足50,能够简单复述单词或短语,评定为中度障碍;仅能够复述少数字、词,评定为重度障碍。

(5)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共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对应维度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性别、脑出血部位构成比等计数资料以%描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如语言功能采用秩和检验。以(±s)描述NIHSS 评分、ADL评分、FMA 评分等计量资料,两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SPSS23.0 处理。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护理前,2 组NIHSS 评分与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NIHSS 评分较护理前下降,ADL 评分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表1 2 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

2.2 2 组肢体功能比较

护理前,2 组FM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FMA 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 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表2 2 组肢体功能比较(±s,分)

2.3 2 组语言功能比较

研究组语言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语言功能比较 例(%)

2.4 2 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 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2 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3 讨论

脑血栓发病的原因主要在于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脂肪沉积率增加,并随血液循环沉积于动脉壁内,增加血小板聚集,从而使血栓形成。脑血栓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症状,不仅降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还会导致患者语言交流障碍,引起抑郁、自卑心理,对患者造成极大身心伤害[2]。因此,应重视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通过评估患者心理、生理状态而制定针对性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研究报道指出[3],优质护理具有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本研究将优质护理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结果显示,使用优质护理的患者NIHSS 评分较护理前下降更明显,ADL 评分较护理前升高更明显。提示优质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更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原因可能在于优质护理更注重细节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首先优化环境护理,为病房增设扶手与护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以预防脑血栓患者跌倒、坠床。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参与治疗的积极性,提升治疗效果,进而提高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优质护理注重康复训练与语言训练有关。研究表明[5-6],有规律地进行语言、肢体功能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养成自主进行训练的习惯,从而逐渐促进肢体功能康复。语言的训练可增强脑可塑性,降低神经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与金蕾蕾研究具有一致性[7]。原因可能在于,优质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指导、饮食指导、语言训练等,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肢体平衡力,增强机体功能,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改善脑血栓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语言能力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脑血栓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肢体语言
疏血通联合甘露醉对脑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肢体写作漫谈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