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雪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保畅管理的路径研究
——以甘肃省兰州公路局为例

2021-10-14余孝穷

甘肃科技 2021年17期
关键词:融雪剂公路局除雪

余孝穷

(甘肃省兰州公路局,甘肃 兰州 730030)

1 概述

兰州地区属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降雪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 月至次年2 月,冰雪天气使路面产生病害或者加剧病害,降雪量大、昼夜温差大极易导致路面结冰交通受阻。大面积大范围的降雪也对公路养护保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公路抵御冰雪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是检验公路养护管理部门责任意识及养护能力和养护水平的重要体现。以甘肃省兰州公路局近年来采取的防滑保畅措施为例,从组织、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讨论冰雪天气条件下加强高速公路保畅管理的路径。

2 兰州公路局冰雪天气下公路养护现状

2.1 高速公路危险路段多,养护工作量大

兰州公路局高速公路养护里程达434.09km,5条高速公路皆为省城进出咽喉道路,交通量集中,社会敏锐度高,各界关注程度高,在冰雪天气下保通压力大。兰州地区每年11 月至次年2 月有4 个月的低温天气,白天平均气温为9℃~14℃,夜间平均气温为零下3℃~16℃,昼夜温差达12℃~30℃,在降雪和夜间容易形成冰层,公路的急弯、长陡坡、立交区、匝道、收费站、隧道进出口、桥面等始终都是防滑重点路段,兰州公路局高速公路重点防滑路段及保畅点分布见表1。

表1 兰州公路局高速公路重点防滑路段及保畅点分布

续表1

2.2 专业除雪设备不足,工作效率不高

兰州公路局高速公路除雪保畅设备现仅有3台正规的多功能除雪车、3 台融雪剂撒布机、6 辆清扫车、1 台滑移装载机,3 台50L 装载机保证常规养护。每到冬季降雪时上路撒融雪剂、撒防滑砂,机械力量仍不能满足各条线路的需要,必须先保证主要和重点线路。其他线路受阻,只能等待重点线路机械使用完才能调拨,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尤其备用设备不足,遇到机械在路上受阻或者临时出现故障,补充力量明显不够,处于落后状态。兰州地区如果遇到大面积持续降雪,短时间内需要清除各条线路大量的积雪与厚冰时,高速公路的保通工作、除雪防滑工作将会产生被动现象。

2.3 打冰除雪技术含量低,研究成果欠缺

兰州多年来冬季降雪不多,大面积雪阻现象较少,打冰除雪工作量和东北地区相比少,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容易产生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对于打冰除雪的敏感性不足;工作中因融雪剂使用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和公路圬工设施腐蚀损坏现象较多,对于融雪剂机理和使用剂量研究不足;对于机械的匹配、作业组合方式、作业流程、不同路段、不同雪情的处理技巧研究不足,未形成系统的操作流程;对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降雪量、除雪时机与保畅技术的相关性研究不足。

3 冰雪天气条件下公路保畅路径

3.1 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保证安全作业

应对冰雪天气,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体系。由养护单位牵头,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公路综合执法单位、应急救援单位参加,形成综合保障体系[1]。降雪前及时预警,共享信息,准备充分;降雪中紧密联系,上下协调、统一听从指挥;降雪后各负其责,各单位分头行动,保证抢险任务落实。其次,不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借鉴外省“以雪为令,见雪上路,下雪即清,雪停路畅”的管理思路,进行辖区内抢险救灾资源的统一调配和优化整合,保障点的分布合理,辐射范围科学。第三,明确保障体系各级责任。冬季防滑采取“领导包片,抢险队包线,责任人员包点”的方式,保证责任到人。第四,重点部位和路段实时监控。通过应用信息化养护管理系统对重点线路、桥梁、隧道及涵洞构造物、急弯等危险路段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和巡查,保证路况信息准确[2]。第五,加强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冬季备足够的融雪剂、草袋、炉渣、防滑砂,提前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等。第六,加强应急抢险的安全管理。在应急抢险路段规范布置作业区,设立完善的安全标志和安全设施[3]。全体作业人员和巡察人员必须穿安全标志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抢险车辆有明显的警示标示并加装防滑链条,保证车辆和设备安全。第七,加强应急抢险路段的交通疏导。对于易出现交通拥堵的路段,由路政执法人员和交警配合进行车辆疏导,保证车辆安全缓慢通过,缓解道路压力,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3.2 组建专业的应急队伍,保障道路通畅

组建运转高效、反应迅速、装备精良的应急抢险打冰除雪队伍。由养护单位、收费单位、路政执法、应急救援单位进行人员组合,按日常公路养护区域划分数个小组,每小组30~45 人。明确各组责任及分工,分别落实打冰除雪、应急抢险、信息报送、路况发布、清障救援、交通分流、路产保护、宣传报道等工作。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紧密配合,严格保障责任区内公路的安全畅通[4]。此外,根据现场气温及降雪量,采取“一路一方案”,除雪设备和工作人员的配备体现针对性和精准性。加强应急力量和物资的投入,重要路段除雪防滑保证每公里达到1~2 人,养护路段备足粗砂、炉渣、融雪剂等防滑料,做到有备无患。

3.3 发展前沿机械化养护,提高劳动效率

为了有效地保证冰雪灾害天气下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必须大力发展机械化养护。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决定保畅任务的艰巨性,仅靠人工打冰除冰雪不仅在时间上无法昼夜作业,在个人体能上也产生巨大损耗。时间过长将导致安全风险高、工作效率低,难以短时间内保证雪阻路段的通畅。故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使用除雪车清除大部分积雪,然后在路面撒布适量融雪剂防止道路结冰;同时,应用机械化除雪严格控制融雪剂使用量,保护环境。远期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各养护单位配备经济实用的除雪撒布设备,逐步向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机械化应急抢险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劳动效率[5]。

3.4 研究除雪保畅新技术,增强创新能力

兰州地区近年来未因降雪造成大面积交通堵塞和交通中断,在应对冰雪灾害事件方面积累经验不多。养护部门应当居安思危,提前安排养护人员对外省新型、优质、高效、低成本的道路除冰雪技术进行学习与培训[6]。对融雪剂的使用要以“环保、高效、经济”为原则,对它的使用范围、作业细则、管理方法等要进行深入研究。对人员组合、责任划分、机械配备、使用技术、工作流程、效果观测应进行归纳整理,形成高效实用的工法,以便各单位规范操作。

3.5 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及时提供预警

首先,对于不同灾害等级采取灵活的道路应急策略和交通管制,构建路况信息系统,为出行人员及时提供公路通阻实况信息,及早规划绕行方案,减少冰雪灾害下大面积交通拥堵现象,预防冰雪天气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其次,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对存在潜在危险的路段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第三,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值班人员保证24h 信息畅通,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实行全过程信息报告制度,保证信息快速、真实、准确。

3.6 宣传抢险救灾实效,提升行业形象

加大冰雪灾害应急抢险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密度,及时向社会各界通报抢险工作的进展情况,有利于政府与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7]。除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情报板、报刊等传统媒体外,还应充分应用公路网站、微信公众号、头条新闻等新媒体,及时宣传在冰雪灾害应急抢险工作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工作实效,向社会各界展示公路系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担当负责的形象,形成全社会支持、理解和参与抢险工作的良好局面。

3.7 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合力疏导交通

公路路政综合执法人员应当与交警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巡逻、检查和值勤,做好交通疏导。要求驾驶员控制好车速,做到不超速行驶,避免车辆侧滑与失控;有计划地放行车辆,保证路上行驶车辆不过于密集;保持车距,让车辆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追尾现象。路政人员与交警加大监管力度,监督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引导驾驶员遵章守纪,配合管理。密切关注交通情况,对车辆技术状况、驾驶员表现、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或对其他车辆构成危险,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时应加强管理,及时采取强制措施。

4 结语

在冰雪天气条件下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是一项需要政府、公路、气象、交警、运营收费、救援等部门联合行动的系统工作,仅靠公路一家的行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但只要本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科学决策的态度,从组织、人员、设备、技术上予以保证,高速公路在冰雪恶劣天气下的保畅管理工作将会做得越来越完善。

猜你喜欢

融雪剂公路局除雪
2022年冬奥会融雪剂需求分析及建议
我国融雪剂标准研究
除雪铲分段式避障结构设计与铲刃分析*
浅谈道路融雪剂
“破”与“立”——福建省泉州市公路局依法护路新探索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耀眼的橘红色——河南省焦作市公路局养护工区养护机械队速写
网传“打雪仗融雪剂伤眼”不可信
大型装载机除雪装置设计
机场除雪利器——OSHKOSH P系重型除雪车模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