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大学生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

2021-10-12陈怡靓杨洁卢俊辉周莎莎

科技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影响

陈怡靓 杨洁 卢俊辉 周莎莎

摘要: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今年新冠病毒急性疫情分型定级为第一个"大流行"冠状动脉病毒急性传染病,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生活乃至心理健康都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在读大学生为主要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大学生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疫情带来的社交阻碍,使得大学生产生了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而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社交需求与封闭的社会背景相矛盾。在此基础上加以现如今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提出将大学生活动汇聚于网络,并提出创立一个聚焦大学生活动、拥有完善安全机制的大学生社交平台。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社交;大数据;影响

引言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宣布将我国新冠动脉病毒急性疫情分型定级为第一个"大流行"冠状动脉病毒急性传染病,其病毒具有高度隐匿性、超强传染性、狡猾变异性等特点,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微滴等途径传染。

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疫情,我国政府当机立断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封锁隔离的有效手段来阻断病毒传播。教育部也发文明确通知2020年春季全国大学生开学延期,以笔者所在的杭州地区为例,高校开学时间已延迟至五月份。

开学新生返校后,按照教育部和市省政府等的相关安全防控教育政策,全体在校大学生均被隔离在校在家,他们的日常社交生活及娱乐活动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对于处于青春末期的中国大学生来说,长时间的社交实体隔离生活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不适、焦虑、抑郁等消极性情绪,社交实体媒介逐渐成为获知生活信息和享受娱乐日常生活的重要传播渠道,具体表现在行为从开展日常生活社交行为向建立线上社交媒体传播平台的更大幅度方向迁移。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对大学生社交模式的影响,在后疫情时期,本文以所处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为对象,根据调查结果,从社交媒体平台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方法,探寻大学生社交平台未来发展趋势。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21年5月15日-6月30日期间,对来自杭州下沙高教园区4所大学中包括了理工类、师范类、財经类的322名大学在校生进行随机调查。为了数据来源更加可靠,样卷具有代表性,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了专本硕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年龄层次不一,文化水平存在差异。

1.2研究方法

本问卷设计从了解疫情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疫情期间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大学生对社交软件的功能期望三个方面出发,共有22道题,其中21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共收回问卷322份。问卷设置为全部必填后方可提交,剔除无效问卷后,其中有效问卷为302份,回收有效率达94%,其中男生169人(56%),女生133人(44%),专科57人(19%),本科190人(63%),硕士53人(18%),如表1所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疫情防控政策下社交阻碍大,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突增。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81%的同学社交受到疫情影响,38%的同学社交活动受到很大影响,甚至61%的同学在疫情期间经常出现焦虑、易怒、抑郁等负面情绪。分析数据结果发现受疫情影响社交的同学规模较大。同时,在人际关系影响的问题上,从数据上来看,72.5%的同学因与朋友聚少离多导致关系渐淡,52.5%的同学疫情期间因学校封闭式管理无法归家,与家人相处时间大大减少。究其基于原因,我们一致认为在线网络平台正被广泛的应用到青年大学生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在线网络社交平台是帮助青年学生释放社会情绪心理压力和青年获取社会情感动力支持的重要社交方式,(前后好像没有关联)而疫情长时间造成大学生处于社交隔离情况,使他们的心理压力无处释放,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突增,而目前的网络社交平台仅能缓解短期且少量的心理压力,如表2所示。

2.2 校园活动大规模转移到线上,对社交平台的依赖程度高

针对大学生与社交的关系,数据显示79%的同学肯定社交的重要性,甚至61%的同学在疫情期间对社交欲望较以往有明显的增强,高达59%的同学每天平均使用社交软件时间超过4小时。疫情的突然爆发导致绝大多数人们的活动空间减小、活动局限性增大。同时在高校按政策严格管控要求审慎举办聚集性活动的大环境下,所有无法在线下进行的活动都将转移到线上,互联网社交平台大学生用户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度流量报告,泛娱乐化行业表现亮眼,月活同比增长明显,大学生线上活跃时长显著增长,粘性用户直线上涨。如图1所示。

2.3 被疫情抑制的社交需求,对个性化要求有所增加

对于社交平台提供的功能服务,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选择聊天交友、游戏娱乐和发布生活动态。随着人们关于自身健康意识的觉醒,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关健身、活动、娱乐新形式——即时类小型活动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需求。然而85.2%的同学曾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好友而放弃约好友一起活动的经历,60.8%的大学生期待有一款可以专门整合大学生校园活动信息的社交软件,86%的大学生愿意和身份已落实的在校大学生一起做共同爱好的事(例如约吃、约汉服、约漫展、约足球等),如表3所示。其原因可能是当前社交平台鱼龙混杂,缺乏完整的监管、审核、反馈机制,鲜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实名群体的自媒体APP,大学生社交APP仍属于市场空白点。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被抑制的社交需求不敢释放也无处释放,社交平台在监管上还需继续探索更合理的模式。

3  讨论与建议

3.1  加强用户实名账号监管,完善大数据安全机制。

打造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正能量网络的交友生态圈,需要不断强化青年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自我监管。倡导广大社交网络媒体运营平台企业要依法承担禁止用户在其社交平台上违法发布的不良庸俗言论的法律责任,要求中国大学生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名制和身份登录信息系统认证后才能注册社交账号,加强对每一位中国大学生网络用户在其发布个人信息的监督管理。

3.2 注重用户个性化需求,增强在线社交实效性。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平台成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类型之一。用户为核心的时代已经来临,注重大学生个性化社交需求把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能够尽可能多的汇集起来。大学生社交平台应根据校园活动的属性,精细化参与学生人群的兴趣标签,精准的分析、推送他们最需要最感兴趣的活动。针对当前活跃度较高的活动,分析其潜在的共性,以组建兴趣团队和合作小组形式,让大学生用户释放社交压力的同时增加趣味性,满足大学生对社交平台使用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更契合当下的新型社交需求。

3.3  聚焦青年正能量活动,强化“互联网+思政”教育。

大学生社交平台应提升其社会价值,加强互联网对青年的赋能教育作用。聚焦青年正能量活动,以青年人更加乐于去接受并且积极去参加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正能量活动中去,将互联网平台打造为大学生思想引领阵地,以此为契机,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4  总结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损的同时也让社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更加关注,在互联网大数据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寻当代大学生新兴交往方式的未来必不可少。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可知,大学生的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与疫情影响下封闭的社会背景是相矛盾的,因而也催生出焦虑的不良情绪,即使疫情有所好转,该矛盾并未有太大的好转。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一个聚焦大学生活动、满足大学生个性活动需求,并且拥有完善的大数据安全机制的大学生活动平台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艾奇SEM.《2020中國移动互联网半年度流量报告》[R]上海:艾瑞咨询集团,2020

[2]新加坡眼.《新冠疫情升级为“大流行”,新加坡预测影响恐持续1年》[J/OL]新加坡眼,2020

[3]网信内蒙古.《加强社交网络平台安全监管》[J/OL]中国网信网,2019

[4]王琳,朱可欣.《“新冠肺炎”信息疫情对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C]天津:信息素养教育论坛,2020

[5]澎湃新闻.《全球战疫丨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意味着什么》[J/OL]澎湃新闻,2020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大数据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