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疏导干预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协同康复效果探讨

2021-10-11于文平李猛

医学前沿 2021年13期

于文平 李猛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疏导干预在焦虑症治疗中的协同康复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到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模式,针对观察组而言,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心理疏导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协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协同康复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結论:针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效实施心理疏导干预模式,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协同康复效果,使其抑郁评分和相关症状得到有效的降低和缓解,因此这种护理概念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行。

关键词:心理疏导干预;焦虑症治疗;协同康复效果

引言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以情绪焦虑、过分担忧、焦急、恐慌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可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两种形式。患者持续性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广场恐怖或社交恐怖,方可确诊为广泛性焦虑;惊恐发作患者平时生活中与常人无异,惊恐障碍每月发作三次以上,一旦发作,患者会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焦虑症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采取心理疏导干预模式,这样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使其焦虑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日益广泛的推行心理疏导干预模式。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收治的70例焦虑症患者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心理疏导干预对于该类患者的协同康复效果。现针对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时间段是在2020年3月到2021年5月,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人数有70例,是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61岁,平均年龄为(40.15±1.95)岁;具体研究环节,结合干预方式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位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看出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针对该组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取常规干预模式,结合其具体焦虑等级实现基础干预和相关护理。

1.2.2观察组:在针对该组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之心理疏导干预,具体的操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充分做好患者的焦虑等级评估,然后精准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与其进行密切沟通和交流,着重做好相对应的焦虑症等级评估和判断工作,用相对应的焦虑量表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然后采取科学可行的心理疏导方法,使其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干预效果,充分展现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理疏导干预方案,确保方案的内容具备可行性和针对性。

此外,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焦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该疾病症状有相对应的认知和了解,具备应有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知识讲解和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心理干预服务,使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得到有效减轻和缓解,进而在内心层面有正面向上的心理状态。其次,要进一步有效强化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力度。针对焦虑症患者来说,在自身受到病情折磨的同时,患者家属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精神的考验和焦虑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着重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工作,使家属也能够充分认识到焦虑的症状和护理特点,同时对于患者进行相对应的理解和支持。护理人员进一步引导患者家属积极有效的对焦虑症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支持和鼓励,为其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使其有治疗的信心,在根本上和心理源头缓解焦虑症状,使其在健康自信的状态。引导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加大沟通的力度,从内心层面去认知和体会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焦虑情况,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支持和干预,这样能够加快患者焦虑症的治疗进程,使其依从性和配合程度有效提升,进而在更大程度上缓解其焦虑症状,使其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提升。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所有焦虑症患者护理结果展开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42.35±1.65分和94.29%(33/35),对照组分别为59.32±2.05分和80%(28/35),由此可以充分明确,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协同康复效果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这也进一步充分表明,对于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效实施心理疏导干预,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模式值得推行。

3讨论

焦虑症患者常常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症状,通常情况下会无缘无故的感觉到特别紧张、焦急等,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者焦虑等相关症状,同时很可能出现失眠,头疼,心跳加速等相关问题。针对焦虑症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干预的过程中,要从患者的心理状况出发,把握患者的心理评估等级和焦虑判断结果,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干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把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行之有效的应对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病情,进一步提升协同康复效果。在具体的心理疏导干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把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情况和焦虑程度,实现精准的心理疏导,进行更加专业系统的治疗干预,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更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使其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加快患者的协同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丽容,彭思萍.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9(7):26-28.

[2] 高小丽.聚焦解决模式在焦虑症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0,30(21):2687-2688.

[3] 徐朝英,王从杰,钱一平等.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焦虑症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6(15):2113-2115.

[4] 吴静,王锦渝.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焦虑症患者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2134-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