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入热汤

2021-10-09王恺

上海文学 2021年10期

王恺

格鲁吉亚的漫长公路上,没别的可以卖,沿途只见西瓜、哈密瓜,两种瓜类构成了主要的物质,也是路边摊的最大主题。至多,还有一种塑料袋和木头构建成的垂椅,非常廉价感,既不乡土,也不时髦,就连蓄意混搭进现代展览空间,作为一种丑的存在,类似马丁·基彭贝尔格在美国做的展览《卡夫卡的快乐大结局(美国)》都嫌多余。那个是找个办公空间放满桌椅,类似大杂院的中介机构,象征卡夫卡的某种生活,可是连那里都放不进去。

这种椅子是生产简单宜家风格的累赘物,不知道把它放在哪里好,一种残存的农业文明的耻辱的存在。

路边总有。就只有这三样,瓜是硕大的,旁边坐着沉闷的高加索妇人,她们是已经没有劳动力的老人,也不高声喧叫,只等你默默下车。一点不让人想起她们遥远的高加索祖先,包括希腊神话里的美狄亚——我们都没见过,只看过卡拉斯在帕索里尼电影里扮演的美狄亚公主,阴沉沉的大眼睛,里面装得下嫉妒、仇恨和死亡。

任何一只瓜的大小,足够一车人吃。一定非常甜,老式的花纹,墨绿加黑,像一种一扭一扭的斯特莱德的绸缎纹样,隐忍着,有点尊严感。看到那种硕大,只觉得吃的无能,像中年男人面对丰美的肉体的些微畏惧。被抛弃的遥远世界的农产品,默默无声,存在于斯。

真的一次都没有叫车停下来,去买只瓜上来。只在脑海里杀掉那只瓜,想着就一定会有快感。

广大的连片的乡村是格鲁吉亚的主体地帶,农田之外,还有简陋的客栈,几乎看不到别的,农田里散布着牛羊,所以“农林牧副渔”俱全,也算是完美的前现代生活样本。苏联时期应该还有工厂,2008年发生在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南奥塞梯战争——这般耳熟,总在《新闻联播》里听过的名字,熟悉、轻松地就写了出来——让一切停止了下来,变成了一个没有工厂的国度。后来在首都想买点面霜,居然都匮乏,还是从德国进口的,可见工业荒到什么程度。本国只有肥皂厂,我买的肥皂,厚重如砖,满是奶油的质感,真是好东西。

有一家矿泉水厂深入人心,商标上面印着雪山的矿泉水,设计感非常好,据说是斯大林最喜欢的牌子,他是格鲁吉亚人,这是他家乡的牌子。轻啜,有点涩口的感觉,是不熟悉的人的陌生感,微小的敌意。它们还有一种梨子果汁,棕色啤酒瓶装的,有清甜的气泡。

这家工厂是最有存在感的。路边小店都有它们的影子,除此之外,一切付之阙如。

我们包的车,也是奔驰,很少看到这种款式。方型,沉闷,没有大都市习见的流线感,坐进去,座位也狭窄。不禁想是不是奔驰特供版,专门给欠发达国家。每次下来就不想进去,有一种被关进棺材的沉闷,非常无聊。唯一能做的,是和邻座聊天,大家都是陌生人,无法深入,只能进入漫长的睡眠。每到路边的车马店,都惊喜一下,觉得是监狱放风。

其实和一般的长途旅程也没什么两样。不过格鲁吉亚路边的车马店却不让人失望,里面的高加索人显然还是有着中亚民族的特质,男人圆头圆脸上的胡子,中年妇人艳丽的纱巾,还有粗壮的腰肢,往往会让你以为到了喀什的一家小店,细看又是不同,这里的更粗犷,更落寞。不像我们国家的一些人,露着生意的狡黠;他们是笨拙的,一张菜单,往往多算或者少算,大手一挥,算了——就从来没有付对过一次钱。后来和朋友讨论,倒也喜欢,有种未被驯化的粗粝感。

好看的是墙壁,粉红的、淡蓝的,虽然简陋,可明亮如同夏加尔的画,接触了几家下来,顿时觉得车马店的食物简单好吃,没有城里餐厅的烦琐,连餐具都简单,只有凉菜和热汤,还有各种硕大的馕。他们的馕有专门的坑,却显得笨,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坑,无论是在放置馕还是取出来的时候,都需要费劲地把半个身子放进去,明显的笨,却也没有改。还有漫画专门做招贴,圆滚滚的师傅半个身子在馕坑里,双脚离地,简直人都能进去——从中可以看到高加索人的简单。

简单到最后都傲慢了。

馕,冷吃热吃都可。我在斯大林纪念馆附近的小店买了一个,瞬间吃了半个,热辣辣的饱胀感,基本的食物满足,像饥荒时期的人过年。后来又在卡兹别克雪山脚下买了,还不是完全圆形,有个脚,像一只火腿的形状,拎着拍游客照最好。馕在当地确实是基本食物,远不如新疆的馕丰富多彩。他们在食物上,不喜欢多动脑筋。

车马店里的馕是冷的,其他冷的菜还有凉拌茄子泥、凉拌黄瓜、凉拌西红柿——后两者加“凉拌”两个字都多余,简单地切开,浇上橄榄油。汤有两种,撒满香草的蘑菇汤、加酸菜煮的牛肉汤,刚开始吃,简直都是熟悉感,完全是东北乡村食物,一种慵懒的满意感蔓延开来,整个人不再那么焦灼。可是我们远在中亚,离开土耳其只有一站之隔的中亚,与希腊隔海相望的中亚。

两种汤,完全是为亚洲胃设计的,我们养了三只猫的晕车小同伴,喝了蘑菇汤之后,彻底恢复了活力,亮出了自己的肌肉。

老板点菜时,有种虚张声势的热情,大概也真是人不多,看到闹哄哄的中国旅人有一点刺激。不像我们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一车一车的人,这里只是门前冷落,不过性格上的疏懒很快占了上风,冷冷地,看着陌生而又怯怯的我们,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们拍照,装腔作势的惊喜,或者吃到好吃的时候得意的笑闹,在他看来,都是旅人的常态。有的店大,增加了一项内容,现场包饺子——格鲁吉亚人用包包子的方式包饺子,一只只大牛肉包子,扔进锅里煮熟,一大盘端上来,是适合壮汉的饮食。

在柏林住的酒店,在“裤裆大街”上,西德时期著名的商业街道。到的那天晚上出去逛,心生快乐,物质刺激的简单快乐,沿街都是商店,橱窗里纸醉金迷之外,还在街道两旁设置了玻璃展柜:一双金光灿烂的鞋、隔着玻璃也能闻到的百合香水、专供皇室的“茜茜公主”戴过的皮手套,还有小巧玲珑的皮鞋,感觉到皮面的柔软,想穿着走在雨天的柏林大街上,践踏出泥点,有种“世间好物不坚牢”的残酷快感。

酒店照例有柏林熊,我的酒店这只是彩虹色,缤纷妖娆,和车站出来的大棕熊截然不同。不禁想到“二战”前的柏林,纳粹虽然兴起,但20世纪30年代却是柏林的疯狂时期,满是歌舞场,满是寻欢客,是经济停滞阶段的社会性发泄?也许是走出了资本初期积累阶段的人类的纵欲?依修伍德的小说《告别柏林》,被改编成音乐剧《歌厅》,放纵大胆,让人面红耳赤。

原谅我再次用了“纸醉金迷”这个庸俗不堪的词语,除此而外,也没什么可以形容。纸醉,应该是指花钱如流水?金子则到处都是,舞台上、手指上、男人女人的灿烂头发上,还有晒过的肌肤上,金子都在流淌,蜜一样的景象。

当然,我是小市民的浅薄,喜欢这些。真的柏林哪里会这么单薄?酒店不远就是珂勒惠支纪念馆,不知道是因为她住过这里,还是后来政府的划拨。我在柏林经常困扰,当年西柏林是被围绕在柏林墙里面的,但我完全不知道哪里是西柏林的属地,哪里是当年社会主义国家东德的属地,照说这片地区应该属于资本主义的西柏林,他们也纪念这位贫苦的画家?

当然是值得纪念。她出名的是版画,也是鲁迅先生最推崇的版画家,但三楼展出的却是她的雕塑,有她雕塑的别人,也有自己。很少见过女性雕塑家的力量,这里就是明证,一个个金属的、泥土的雕塑,都如同从地里长出来,重大、沉闷,体量不算大——一间小小的博物馆,整个面积如同一户普通人家的三层楼,可想而知这些雕塑的压抑的体积,但都有千钧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想了想,真正压迫人的是贫穷,彻底的贫穷。

如果不是“一战”后的贫困,柏林也许真可以避免纳粹的横行。我半猜半蒙地看女艺术家的生平简介,看她的版画或者雕塑里自己经历的地狱般的生活,几双饿眼盯着面包,饥饿的骨瘦如柴的手伸在虚空中,完全没有出路,应该是她幼小熟悉的生活。我不懂版画,但是她的版画线条粗大的后面,是力量,一种跨越了性别的力量。看到她青年时期的一张黑白照片,明亮早熟的双眼,完全没有欢乐可言,似乎人世间等待她的就是残酷的生活。

新婚期的她还是愁苦,衣服之寒酸,隔着照片也能感受到,据说是嫁给了服务贫民窟的医生,也许能解决温饱,但多年来对贫困的感受,对穷人的同情,一点没有丧失。“一战”之后更是生活的下坡路,随着丈夫、儿子的离去,围绕着生命的,都是最本能的挣扎:贫困、求生、反抗,作品里的生命力,一大半是源于生命本能吧——一点不虚饰的艺术。

到了那尊她自己的塑像前,还是震动,年轻时候的粗粝生活成为日常,她接受了,但并没有停止自己的反抗,于是一点点雕塑出她一生的残酷,以及对着残酷的呼喊。完全是省略的艺术,粗大的五官,眉眼还是清晰,漠然地看着生命,这悲惨的人世间。唯有漠然,才有更大的慈悲,有人说她的作品是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不曾有的,确实,那时候,只有伟人和富人才有被雕塑的权力。

有作家写她:“她的作品是现代德国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和贫民生活的困苦和悲痛。这有丈夫气概的妇人,怀着阴郁和纤秾的同情,将这些尽收眼底,表现在她慈母般的手腕之下。”

这位阴郁的伟大的母亲,同属于那个纸醉金迷时代的柏林。自己的雕像旁,是她的一些手稿、皮箱,皮子褐色中带有黑色,打开来,里面是一些磨损的线条,阴郁而强韧,感觉不是炭笔的作品,完全是刀子划在皮肤表层。现在都放在地上展陈,一个时代,吞吃生命的时代——我们以为自己逃离了吗?远着呢,现实世界歌舞升平的背后,不照样是贫富悬殊?只不过我们蓄意视而不见罢了。

窗户外倒是平安的秋天,金灿灿的落叶,在绿色的大草坪上,一切都平和如许。这种平静,又有多少真实?

相比起那些苦难的版画,她的雕塑更浑然有力,简直相信磁场一说了,被罩在里面,喘不过气。小博物馆里没有外人,只有我一个漫游到此地的中国人,并没有什么理想和情怀,却被她的作品捆绑于窒息之中。

走出门,久久不能释放。正好看到一家越南河粉店,继续热汤安慰。冲进去,在一个刻板的只会说英语的中年越南妇女的安排下,坐在角落里,奋力地点了盘春卷,加一份热滚滚的牛肉河粉。

这里的河粉算是前菜的汤,可并没有入乡随俗变得小到难言,还是一大碗,只不过没有那么滚烫,青菜和薄荷叶都是事先煮熟的,牛肉汤刺激得薄荷香味弥漫,一口下去,灵魂方才归来。这些越南小店的存在,倒要感谢曾经存在过的东德时代,当时大批越南难民逃亡欧洲,东德敞开了怀抱,使得不少越南人留了下来,不过现在开店的应该是第三代?刻板的姿势,有点德国人一板一眼的架子,骨子里却还有些东方人依稀的热情,会问你,好不好喝。刻板开始融化,一寸寸的东方开始出现,我也从窒息中醒来。

当然好喝。热汤,确实是亚洲人的灵魂伴侣。幸亏不是在荷兰,一杯热水都不能免费的荷兰。

就想不到在京桥地铁站附近还有这么便宜的酒店,帮我们做翻译的女士,在日本也待了近四十年,因久在京都居住,完全不熟悉东京,定的酒店都不合适,我用一个在国外常用的订酒店软件一搜,找到一家,嗯,价格不贵,一间房二十平方米,在东京可以说是豪奢了,且离开涩谷,不过几站路而已。

到了才知道,这是一家中国人在经营的酒店,楼下只有一位苍老的长发女郎,一开口,却是东北口音,和我们的翻译认了老乡后,更是亲热,很认真地带领我们看房间。我们是团队,拍摄一个花道节目,一下子要了四间房,对这家新酒店来说,是不大不小的生意。进去就很惊喜,果然是刚开张半个月的酒店,全白的家具,白色的大床,白色的储物柜,透出了洁净,不过住下来才发现,未必比一般的连锁经济型酒店方便。那种酒店考虑周全,什么都有,按照日本文化的习惯,人体动线考虑很清晰;而这一家,往往在最应该有什么的地方什么都没有,楼下的女郎也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是这家酒店老总聘请的首位员工,也并没有提醒他。

我不得不在床上放电脑,在窗台上喝茶,好在六层楼顶有个狭窄的空中花园,可以在夜里喝酒,站在高樓俯瞰,远处是东京特有的光辉灿烂的夜景,好在还保留了很多低矮的老房子,破坏了那种高楼大厦的天际线,形成了新的节奏感;近处则都是下地铁的急匆匆的人群,他们像鱼儿从地铁口游泳而出,散进了各种小商店里,就像鱼儿进入了泥堤上的洞窟,商店就是他们的欲望洞穴。

地铁这一站不在传统游客区域,少见游客项目的大型药妆店,及各种各样的电器行,反而都是最朴素的居家小店,给郊区人民的小清新超市,还有一些有机蔬菜店。一定要逛街也就逛这些,鲜艳的果实旁边是朴素的格子围裙,柚子胡椒酱下面则是桃子酒,此刻正在屋顶上小口喝桃子酒,可惜没有冰块,日本本地的这些花果酒,包装都带有天真的少女气息,简直不忍心看穿背后蓄意的商业伎俩。

想起了在福建乡下小餐馆里的猕猴桃酒,纯粹的猕猴桃糖化再酒化的产物,远比这个香醇,可是眼下,只有这个,工业化美少女风格的桃子酒,细看配比,桃子汁加酒精的產物。

配合着下面熙熙攘攘的地铁里涌出来的人群,在楼顶上喝粉红少女酒,像村上春树小说里面妻子走失的无聊中年人。

这附近有些传统的居民餐厅,有一家拿着券可以半价的神户牛肉烧烤;还有家日式意大利料理,提供山梨县的甲州种白葡萄酒,所有的菜里,放大量的茴香而少奶酪;还有一家中华面,里面有非常咸的榨菜肉丝面。住了几天,我就觉得我了解这个地方了,其实和一切城市的非商业区一样,有种朴实而无聊的气质,满足的是基本需求,胃,身体,躺平休息,乃至土气的灯红酒绿的放纵,只不过都和心灵无关,指望无聊城乡结合部拯救心灵太奢侈了,大城市的核心地带,都拯救不了你的心灵——肉体倒是随时随地能放松,只能曲线救国,从肉体抚慰心灵,这也是我们现代人的贫瘠之处,孤独无时不刻不如附骨之疽。

古人有宗教拯救,我们没有。

京桥线其实通向了更远处的东京,一个不那么传统的东京,根据我不灵光的分析,京桥类似于上海的宜山路地铁站,北京的草桥地铁站,本身还属于城市地带,但连接的地区,属于远处的东京,就是那些郊区,现在已经划归新城市,大量的新移民,还有少数的本地原住民,乏味的商场和乏味的居住小区,也有健身房和按摩院。

但显然我错了,我们的翻译有一本日本的温泉旅行手册,翻出来之后就开始惊喜地叫嚷,原来就是这条地铁线,可以去到日本不多的一个黑温泉所在地,还有招财猫博物馆。招财猫算了,很难构成博物馆的陈列结构,但是黑温泉,这是什么?看日语说明手册里隐约透露出来的信息,原来是地里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造成温泉发黑,而不是一般的乳白或者透明的水体。这个有意思,开始想方设法地琢磨线路,从我们住的地方出发,经过漫长的地铁,可以到达一个有接驳大巴的车站,去往温泉。自从摸索出这条秘密线路,就开始盼望着甩开团队去玩,终于,有一天,收工比较早,可以去玩耍了。

我上了地铁,一路上晃晃悠悠,到了站却没有传说中的接驳车,好在并不远,手机地图随时随地告诉你距离,步行而去,没想到要走过一个小山坡,心底惊喜地叫了起来:正好是早春,零落的野樱花刚开,寒冷中瑟瑟发抖,并没有全部绽放的那种芳姿,倒显得寒门小户,格外拘谨,到处是阴沉的绿色,走在里面,像走进了一幅早春画卷,虽然并不是新绿。

山坡之上有条小路,走过去,一步步突然不那么荒野气息,原来有座白色的小教堂破了常规,大门紧闭,只有门口有小的雕像,笨拙雕刻的圣母抱着婴儿,被嵌在神龛里,默默看着外面的行人,走过去,在灯光下看到教堂的全貌,是西班牙式的建筑,可是簇新,不会是古董,日本的教会情况我一点也不了解,只是对那个素朴的婴儿说,嘿,你好呀。

倒有点像东方的石刻,也对,肯定是本地的雕刻手法,秃顶而憨厚的孩子,垂辫子的圣母,半跪着坐在石龛之上,就是这个动作,让我觉得这里是东方的石像。

过了教堂往下,又是典型的日本景色了,低矮的房屋,混乱的电线,像小津电影里的那些家,突然心里暖意生起,什么郊区啊,这里也是很多人的家啊,他们下班回家,脱掉西装外套,懒洋洋地和家人商量着是在家里煮碗面,还是出门泡个温泉,我实在是喜欢这个黑温泉的大门的调调,处在一片杂乱的街巷里,一点不显示自己的稀有特质,大门简陋得近乎没有,就那么着,我和一群刚下班的中年男女们混杂在一起,脱衣换鞋,进入到一片热汤里——都说日本的上班族精致,可是在浴室的更衣室里,大家都疲态倍显,廉价的黑色套装,沾满尘土的皮鞋,里面裹着松垮的肉体,都是无聊的本地人,到了家门口的温泉来寻找今日救赎。还是我说的,肉体放松,心灵能稍微舒服一下吧。

温泉不是纯黑,是半透明的棕褐色,没什么添加物,像是一个古怪的药汤,把自己扔进去浸泡需要一定勇气。进入其中,但觉身体滑爽,终归是不同的温泉啊,今天的男汤位于户外,几个不太规则的池子,泡着些过于随意的身体,既没有黑社会型的大哥,也没有模特型的美少年,都是疲惫的中年,头顶就是山坡,开败的山茶花瓣有掉下来的,落在温泉里,也没有人打捞,我们是谁,居然也能泡上满是花瓣的温泉,这个古风真实又尴尬,可是一点不网红,却又是真实悍然地美丽着。

也有一棵大山茶,正当盛时,粉色的大骨朵,开在我们的头顶上,任是谁走过,都会瞬间面色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