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梦”的幻灭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2021-10-08朱青颖余冲翟长红

锦绣·上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梦

朱青颖 余冲 翟长红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这部小说所呈现的自然生态的悲剧预示着“美国梦”的幻灭,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警示: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一定要顺应自然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梦”;“中国梦”

1.前言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德是"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的代表,也是"爵士乐时代"(Jazz Age)的桂冠诗人。1918年一战后经济繁荣、人们颠覆传统价值观、享乐主义盛行、人的内心充斥着狂热的物欲,上流阶层极尽冷漠。菲茨杰拉德善于观察社会,并敏锐地察觉这个社会在奢华和极度繁盛背后的虚无和上流阶层的冷漠,并用笔传神地描绘出大量杰出的作品,其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极力渲染了极尽奢华喧嚣的派对,同时纸醉金迷的上流阶层也是自身所处环境的真实写照。真诚的追求者盖茨比的失败也预示这这一代人"美国梦"的破灭。

2.生态文学理论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十年,美国文学处于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蓬勃发展,但因为社会的道德标准逐渐腐朽,传统的价值观崩塌,人们开始感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漫无目的和迷失。面对现实生活,“美国梦”的吸引力逐渐消失,出现了巨大的冲突。

3. 以“美国梦”之鉴,行“中国梦”之路

3.1生态文学理论指导下“美国梦”的经验与教训

300年前,当英格兰清教徒到达美洲大陆时,“美国梦”(American Dream)已然开始萌芽——美国给全世界的追梦者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只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并努力拼搏,梦想就能实现。由此可见,“最原始的美国梦是对一个以平等、正义和自由为出发点的梦想。”这样的美国梦似乎是完美无瑕的,然而站在生态文学的角度,我们可以从精神生态和自然生态来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

其一,必须重视精神生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描述的美国梦,即“爵士时代的美国梦”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此期间美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均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加之工业革命的爆发和商业社会的繁荣使人们开始一味地崇尚物质享受,开始追名逐利,陷入金钱的陷进。于是,早期的美国梦演变成了追逐名利,金钱至上的扭曲的梦想,丢弃了对平等,正义和自由的追求。

其二,必须重视自然生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许多与当时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牺牲和环境污染有关的描述。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二章开头提到的“valley of ashes”(灰烬山谷)也是工业化时期的产物或者说是牺牲品,也许在很久以前,灰烬山谷是一片绿草如茵。这部小说所呈现的自然生态的悲剧提醒我们,在推进梦想实现的进程中,要顺应自然之道,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3.2生态文学理论指导下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句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美国梦”的破灭中我们总结出不少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莫过于重视生态环境。当前,我国的生态文学理论体系还不完善,故我们要不断吸收国外最新最全面的理论化为己用,同时也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生态文学理论体系。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深刻阐明了“中国梦”的本质,引起了广泛讨论。对“中国梦”的透彻理解,就是给中国人“一双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舒适鞋。”只有当我们穿着这双鞋走路时,我们的脚步才能轻盈如插上翅膀,我们的社会才能绽放出年轻的活力。

总之,“中国梦”是全民族的梦想,应该以人为本。但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也分别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的觀念。所以我们不仅要以人为本,也要以自然为本。人类和自然是平等的伙伴。人类只有开始改变旧的对待自然的态度,才能重新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需要与生态文明建立和谐的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生态文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未来中,金钱、财富和奢侈将不再是成功的旗帜。人们会杜绝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为,不再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和自然生态利益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中华民族追寻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经途径。

4.结语

《了不起的盖茨比》整部小说贯穿着浮华而又奢靡的“爵士乐”时代,从给每个美国人都可以靠自身的勤奋、努力改变自己的出身到对物质充满盲目崇拜的虚荣之梦。人们成为了金钱的附庸,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破坏自然、忽视自然生态。同时人们失去精神寄托,精神“拜物化”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人们迷失自我,私欲膨胀,丢失正义与公平,精神上的极度真空化和虚无化,在浮华、喧嚣、冷漠世界里虚情寡义。菲茨杰拉德笔下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破坏在本质上已暗示“美国梦”渐行渐远。

“中国梦”的实现是从一个全面的视角出发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现实,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微观研究,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公平社会,靠勤奋的双手去创造财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一个和谐、和平与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梅.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生态坍塌[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015(003):48-50.

[2]万涛,王执中. 精神生态批评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解读[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2018, 20(4): 55-59.

[3]邵旭.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反讽意蕴和精神生态解读[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 27(1)61-6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武汉轻工大学大学生校级科研项目“生态文学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美国梦之鉴,行‘中国梦之路”(xsky2021236)和2020年湖北省哲学社科一般项目“‘超文本”视阈下新闻翻译中‘折射现象研究”(编号:20Y09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朱青颖(2001.10---)女,湖北荆州人,本科在读,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

余冲(2001.2---)男,湖北宜昌人,本科在读,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

翟长红(1978.9—),女,河南新乡人,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文化与翻译。

猜你喜欢

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