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泽西州刮起了神秘的“虫卷风”

2021-10-07尹丹

知识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成团费舍尔蠕虫

尹丹

《荀子·劝学》中记载:“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在几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夸赞过蚯蚓,虽然它既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又没有强健的筋骨,但依然能向上吃泥土,向下喝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但是,蚯蚓的厉害之处远不止于此,它还能形成“虫卷风”。

2021年3月25日,新泽西州霍博肯市的一位女士在哈德逊河附近的公园里闲逛,猛然发现路边聚集了成百上千条蠕虫。这位女士坦言,她先是被蠕虫的数量震惊了,等回过神来却发现更奇怪的现象,这些数量巨大的蠕虫似乎有某种共识,它们绕着一个点蠕动,形成了漩涡或旋风的形状,在水泥路面靠近草丛的交界处显得特别扎眼。

这位女士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奇异现象,并发送给霍博肯市议会议员蒂芬妮·费舍尔。而后,费舍尔通过脸书账号把照片和視频分享出来,并配文如下:“下雨后的蠕虫谁都见过,但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东西!”

费舍尔说,那位女士刚开始看到虫卷风的时候,它们还没有开始整齐地移动,虽然它们已经呈漩涡状散开,但大多数还是“各自为政”,并且没有明显会让蠕虫呈现漩涡状的因素,比如管道或者物体。但是到了后来,它们开始有规律地运动,顺着附近建筑物的墙壁滚动而下,一直到水泥路面上。

那么,奇怪的虫卷风到底应该作何解释呢?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说,蠕虫通过皮肤呼吸,所以在大雨或持续性降雨时,水会浸透土壤,蠕虫们必须钻出地表,否则会有溺水的危险。这些蠕虫通常是单独行动的,但是当它们出现在地表时,可能会形成群体聚集的现象。2010年发表在《国际行为生物学杂志》上的报告称,这些蠕虫可能会在聚集时针对移动的位置进行交流,如一种名为“赤子爱胜蚯蚓”的蠕虫就有聚集成群的行为,并且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以保持移动过程中方向一致。

“赤子爱胜蚯蚓”是通过接触进行交流的,并非是释放某种化学信号。这项研究还表明,这种集体行为可以帮助蠕虫更好地抵抗突如其来的环境威胁,比如洪水或者干旱,也可以作为抵御天敌或病原体的一种策略。2015年,在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市艾森豪威尔州立公园,护林员拍下了一段蠕虫聚集在一起的绝佳例证视频,并把它发布在德克萨斯公园和野生动物的视频网站频道中。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些粉色的蠕虫聚集成团,出现在柏油路中间的双黄线处,远看就像一坨坨粉色的牛粪。

再回到霍博肯市的虫卷风,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信的解释。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土壤、水和气候的教授尹京秀认为,这种虫卷风形状确实很有趣,他研究蠕虫入侵如何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多年,也从未见过这种现象。当受到干旱条件威胁时,诸如加州黑蠕虫之类的水生蠕虫会形成巨大的团状活结结构,可以聚集多达五万条蠕虫个体,也叫“斑点”。这种行为的动机在于聚集在一起的蠕虫团要比单一的蠕虫个体更容易保持水分,同时成团的蠕虫也可以互动配合,并一起移动。

佐治亚理工大学的助理教授、实验室负责人萨阿德·巴姆拉猜测,应该是土壤中水分的剧烈变化和公园的一些环境因素导致了虫卷风的出现。那里的土壤可能已经湿透了,雨停之后水分开始排干,蠕虫可能会随着水分变化的梯度移动。比如水泥地面的排水速度变快,所以蠕虫会先出现在路面上。巴姆拉仔细观察了“虫卷风”的照片,他表示很难分辨出蠕虫的种类,他只是基于水生黑蠕虫聚集成团的行为猜测的,它们沿着水流移动,形成了路径和聚集成团,一旦失去水,聚集行为就会发生。不过对这些陆生的蠕虫来说,可能还是有些不同,而且这种螺旋状的运动方式非常独特,闻所未闻。在虫卷风出现的前一晚,当地的天气报告了一场降水量25毫米的大雨,这是导致大量蠕虫从土壤中钻出的原因,或许也是它们产生螺旋状行为的原因,而并非蠕虫的自主运动。具体来说,就是这些蠕虫所在的地方正在快速排水,而排水就可能形成漩涡。

自然界的神秘之处在于它们总是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它们总是在不停地适应环境,而不是要求环境来适应它们,这正是人类应该向它们学习的。其实,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向蚯蚓学习了它们的“用心一也”,随着时代和岁月的变迁,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向蚯蚓学习?学习它们的“适应”,学习它们的“变化”,以“万变”应“不变”——只为了生存,存在下去。

猜你喜欢

成团费舍尔蠕虫
追梦人
《天天向上》十周年盛典 “天天四小花”成团
酒的危害性
揉成一团的纸
蜗牛和蠕虫比赛
费舍尔:奥地利总统大选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