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1-10-07鲍晗蓓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

鲍晗蓓

摘 要:文章从秦商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出发,阐述了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提升秦商文化、弘扬秦商精神及促进陕西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完善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以期为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撑。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09-0137-04

关键词:秦商;文獻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 背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发祥地,是十三朝文明古都所在地。陕西也许是一个不该出商人的地方,但明清之际在这里却产生了闻名全国的大商帮,并驰骋我国商界达五百年之久,这个商帮就是秦商[1]。秦商作为十大商帮之首,在我国商业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互联网时代,重新挖掘、开发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对于拓展秦商文化新内涵,塑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新形象,实现陕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秦商特色文化的概括

2.1 秦商的起源

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曾经长期占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商人之一——秦商。《易·系辞下》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在原始社会,神农氏“日中为市”就发生在豳岐大地。周秦时期,秦商作为独立的自由商人阶层开始登上经济舞台,商贾与农夫并重的政策,使商人阶层人数增多。

2.2 秦商的发展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作为政治文化中心,资金人才充足,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秦商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这一时期成为秦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经济空前繁荣,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交易中心,为秦商提供了更广阔的贸易空间。作为国都商人,秦商更以“国商”身份傲视天下,迎来了秦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明清时期,秦商借助政府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历史上的“食盐开中”“茶马交易”等)发展经济,形成了名震天下的商业资本集团,其被称为“西秦大贾”或“关陕商人”。他们输茶于陇青,贩盐于江淮,运布于苏湖,销皮于江浙,垄断经营中西部贸易长达五百年之久,发展成为“天下第一商帮”。逐渐壮大的商帮凭借自身勤劳勇敢、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精神,打造了以“厚重质直、忠义仁勇”为核心的一代秦商文化。

2.3 秦商的没落

清朝末期,政府腐败,民生凋敝,外敌入侵,秦商几代人的辛苦积累毁于一旦,他们元气大伤,资本巨损,溃不成帮。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及商业环境和模式的变化,秦商拘泥于传统商业的经营,小富即安,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要求,迅速没落。

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新秦商再度崛起,成为我国商界一支重要的力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秦商源远流长,商脉不曾断裂,是我国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商人或商人集团[2]。

3 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和落地,针对曾经活跃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秦商和秦商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秦商文化进行了研究。

3.1 秦商历史的研究

田培栋认为,明代实行开中法及茶马法,给陕西商人提供了从事盐业和茶叶经营的机会,而关中地区地处东南与西北两大地区之间,是两地的交通枢纽及两地货物交换的中转地,陕西商人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力进行各地货物的贩运,促进了陕商的形成[3]。李刚的《陕西商人研究》等著作从历史的角度为研究者提供了一幅陕西商人兴衰变迁、沧桑发展的脉络图,并对陕西商品经济和商人的历史进行了研究。

3.2 秦商经营理念的研究

李刚把明清以来陕西商帮的兴起归结为陕西人对封建中央政府“食盐开中”“茶马交易”“边布开中”等经济政策的有效利用[4]。李瑞敏在《近代陕商经营管理制度变迁初探》一文中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念和研究方法,分析了陕商在近代贸易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变化[5]。杜晨子的《明清陕商“合作股份制”研究》基于陕西历史背景,围绕“合伙股份制”从多个方面对陕商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6]。

3.3 秦商文化传承的研究

石向荣的《秦商文化传承与西安赶超路径思考》认为继承并唤醒秦商文化,对于优化西安营商环境,壮大企业家队伍,激发创业创新动力,弥补非公经济落后的短板,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尤为重要[7]。文炳洲的《秦商文化的传承与转型》揭示了秦商文化的历史内涵,分析了秦商文化传承与转型的主要路径,论述了传承秦商文化、弘扬秦商精神对于建设“三个陕西”的现实意义[8]。陈静、窦鹏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传统西商精神的挖掘与重塑》对传统西商和新西商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廓清,提出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应对传统西商精神进行转化和重塑及形成有格局、有担当、弘文化、树商德、勇凿通、求创新的新西商精神的建议。

近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秦商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硕果累累。但是,目前有关秦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成果不多,其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秦商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晋商、徽商的研究。因此,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成为相关单位亟须解决的问题。

4 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

4.1 文化价值

传统的秦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秦商文化起源于周秦,鼎盛于汉唐,成熟于明清,与中华民族文明兴衰具有一致性,与古丝绸之路一起成长,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内陆商业文化[9]。秦商文化是一代代秦商在艰苦创业和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挖掘整理,不仅能保存一代代秦商传承下来的商业文化,还能从历史中发现智慧、汲取经验,传承精神,形成传统与现代秦商精神上的纽带,增强现代秦商振兴陕西经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从中拓展秦商文化的新内涵,塑造现代秦商的新形象。

4.2 历史价值

秦商作为曾经的第一商帮,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从秦汉的“长安商人”、盛唐的“帝国商人”到明清的“秦商大贾”,那些曾经在我国西部贸易通商中掌控着食盐、茶叶、棉布、皮货、药材和银钱业等重要经济领域的秦商,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近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0]。虽然在当代众多的陕西商人仍然在国内外叱咤风云,但作为一个群体,秦商几乎在商界消失了。因此,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不仅能使一些珍贵、零散的历史资料得以保存,挽救逐渐消失的秦商文化,还能起到宣扬秦商文化,弘扬秦商精神,扩大秦商研究影响力的作用,以遏制秦商被边缘化的倾向。

4.3 经济价值

相关部门在加强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承前人留下的历史遗迹,还要科学地开发利用宝贵的信息资源,为现代秦商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情报服务和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庞大的秦商群体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契机,推动陕西经济的发展。

5 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5.1 构建秦商文献研究中心,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秦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长期、持续关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协调管理该项工作。相关部门应以区域内有秦商研究基础的图书馆为中心,联合当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秦商研究机构等单位,组建一个秦商文献研究中心。该中心既要利用多种途径、渠道,最大限度地获取秦商文献信息资源,也要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加工、整理秦商文献信息资源,以实现秦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例如,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建成我国首座彰显秦商文化的秦商特色图书馆,该馆收藏秦商相关文献3,200余册,形成了以秦商图书文献、档案资料和自编文献为主的馆藏体系,并与陕西省秦商联合会签订了《秦商特色图书馆共建协议》,联手打造秦商特色图书馆。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广这一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图书馆参与建设,扩大秦商文献信息的收集范围和影响力。

相关部门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需要重视秦商特色数据库建设。秦商文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包括地方史料、秦商遗迹、碑文石刻、图片图画、私人珍藏等,这些资源不易保存,因此,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设包括纸质文献、电子文献、视频、音频等资源在内的特色数据库。在建立秦商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充分发挥各家图书馆的特长和优势,采取分工合作、联合建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完善的检索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秦商特色信息资源的价值。

5.2 搭建秦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创新服务

图书馆要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在文献收集和情报分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秦商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一是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以秦商特色信息资源为基础,汇集各类研究人才,运用先进的技术与工具进行情报分析、数据分析,为秦商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咨询,如行业内的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品分析等。二是以秦商特色图书馆为依托,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联络机制,定期举办交流会、座谈会,为当地秦商发展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三是建设推动秦商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库,如成功企业家案例库、样本库等,做好智库服务成果汇集工作,为秦商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秦商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秦商的生存、发展、转型、升级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秦商群体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紧迫性、趋势性的热点问题,相關部门应汇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研究,进而为秦商群体提供智力支持。

5.3 打造秦商文化创新基地,协同企业创新创业

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不仅体现在资源实力上,还体现在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和服务效率上[11]。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作用,以秦商为纽带,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打造秦商文化创新基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协同企业创新创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秦商文化创新基地可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的方式,为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专业指导,弥补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企业也可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撑,拓宽企业的经营服务范围。二是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围绕企业的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可通过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和岗位培训,帮助企业培养技能全面的人才队伍;根据不同企业的发展状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员工培训计划,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满足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三是发挥教育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高校图书馆可邀请成功企业家为在校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为学生搭建起连接企业的桥梁,引导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秦商队伍,扩充秦商力量。四是组建由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组成的服务团队,深入周边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技术学校等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创新技术推广等活动。秦商创新基地可通过多种方式邀请成功企业家为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传授企业管理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进而推动本土秦商企业的整体发展。

5.4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秦商研究影响力

陕西早在公元前700多年的西周时期就有了商业活动,明清时期,陕西商帮垄断我国西部贸易长达五百年之久。但是,历史的辉煌终究过去了,目前相关部门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利用,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多渠道宣传推广秦商精神和文化,以扩大秦商研究的影响力,提升秦商历史地位,重振秦商昔日风采。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加大对秦商文献信息资源的传播力度。相关部门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将秦商研究的成果进行线上展示,引导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秦商、了解秦商,从而扩大秦商的影响力。二是加大线下推广力度。相关部门可通过制作宣传海报、专题手册、宣传展板等方式将秦商的历史、文化、精神展示出来,让更多的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此外,相关部门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科普展览等方式大力推广秦商。例如,西安财经大学图书馆依托秦商特色图书馆,举办了以“秦商双创文化”为主题的系列讲座,以及主题为“讲好秦商故事,塑造秦商品牌”的秦商文化科普展。此外,该馆结合学科、资源特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这些举措既宣传了秦商特色文化资源,也加深了师生对秦商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了秦商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刚.陕西商人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195-222.

[2] 秦商特色数据库[EB/OL].[2021-07-02].http://qstssjk.lib.libsou.com/index.jspx.

[3] 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36.

[4] 李刚.论明清陕西商人对中央政策的有效利用:兼论明清陕西商帮的产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40-43.

[5] 李瑞敏.近代陕商经营管理制度变迁初探[D].西安:西北大学,2010.

[6] 杜晨子.明清陕商“合伙股份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7] 石向荣.秦商文化传承与西安赶超路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8(2):116-121.

[8] 文炳洲.秦商文化的传承与转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6):115-118.

[9] 陈静,窦鹏.“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传统西商精神的挖掘与重塑[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31-39.

[10] 王若冰.秦商精神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兼论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8(11):105-107.

[11] 付鹏.十堰地区图书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8(8):78-81.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
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浅论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