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10-06苏明茂黎永坚黄小桂潘小莲黄翠珠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医疗事故检验科受检者

苏明茂,黎永坚,黄小桂,潘小莲,黄翠珠(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主要是指某项或某类检验项目的异常结果,是反映患者危急状态的重要临界值,已广泛应用于检验科的多个检测项目中,可帮助临床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危急情况,避免最佳抢救时机的错失,该机制的建立对患者生命健康的挽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2]。此外,在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可显著促进其整体质量的提升,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事故发生风险,以此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改善,对检验科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3]。在此,本文选取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检验科的200例受检者,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受检者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检验科的20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100例受检者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在23-78岁,平均(46.75±5.18)岁;另100例受检者则未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46.82±5.20)岁。两组受检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且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整;②受检者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参与。排除标准:配合度较差,无法顺利完成检测的受检者。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危急值报告制度建立 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明确其危急值项目、范围等信息(见表1),进行统一发放管理。

表1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表

1.2.2 危急值报告流程 ①检验科发现并上报:当检验科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后,先对其临床及检验环节进行检查,确定无误后,立即进行复查,随后将检验结果上报,同时通知相应的病区医护人员,告知其具体情况后,做好登记,包括检验日期、受检者信息(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检验人员、报告人以及特殊备注等。②病区护士接到报告后处理:收到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后,及时进行登记,其内容同上,随后及时上报病区医生,并进行登记、核对、签字。③临床医生接到报告后处理:病区医生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进行识别,分析其原因后,尽可能快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并进行病程记录,同时跟踪复查。

1.2.3 危急值追踪机制建立 危急值报告制度涉及的科室通常较多,包括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神经科重症监护室(N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CU)、血液内科以及心内科的重症监护室(CCU)等,对此,需建立良好的危急值追踪机制,以此掌控其整体报告流程,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同时,依据等级医院“伤病员安全管理”的核心评审标准,对检验科等医技科室的危急值制度进行追踪管理,以此促进其整体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各个科室在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中的危急值报告情况,包括ICU、NCU、SICU、ECU、血液内科、CCU、全科二区的报告率。②对比两组的检验科管理质量,包括医疗事故发生率及检验值准确率。③统计两组受检者的护患纠纷及满意率情况,其中,满意率指标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收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文中所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对比,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危急值的报告情况分析 在观察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统计结果中,共发现35例危急值上报情况,其中以ICU的报告率最高(10.0%),其余为NCU(4.0%)、SICU(3.0%)、血液内科(5.0%)、ECU(4.0%)、CCU(5.0%)、全科二区(4.0%)。见表2。

表2 危急值的报告情况分析[n(%)]

2.2 检验科管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的医疗事故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P<0.05),且观察组的检验值准确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0%(P<0.05)。

2.3 护患纠纷及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P<0.05),且观察组受试者的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P<0.05)。

3 讨论

危急值是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的一种医学信息概念,主要是指患者在危急生命状态下出现的异常指标数据,通过该数值的及时预警,可帮助临床快速获知患者的危急状态,以此避免最佳抢救时机的错失,有利于后续抢救方案的及时开展,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4-5]。基于此,危急值报告制度已于近年来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且已成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重要举证部分,对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6-7]。在实际情况中,部分检验项目的危急值通常并不固定,多取决于卫生部于现阶段颁布的参考依据及医院的实际情况[8-9]。其中,通常由检验科基于相应的危急值标准进行初步上报,通过危急值的迅速反馈后,由医师进行后续的判断及处理,以此实现危急状态的快速核对与解除[10]。

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应用于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中,不仅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及细心度,同时还可大大增加检验科、护理人员及临床医师的沟通交流机会,从而提升其主动参与意识及协作能力,促进其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为后续处理方案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降低医疗事故及纠纷事件的发生概率[11-12]。此外,检验科作为危急值报告的首要提供者,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影响后续处理方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检验过程中,需确保其过程处于规范化的质控管理中,以此保证上报信息的准确性,避免重复检验及检验失误造成的医疗事故[13]。

在此,本文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检验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在本次的研究报道中显示,观察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统计中,共发现35例危急值上报情况,其中以ICU的报告率最高(10.0%),其余为NCU(4.0%)、SICU(3.0%)、血液内科(5.0%)、ECU(4.0%)、CCU(5.0%)、全科二区(4.0%)。由此可见,以上科室均是危急状态的重要发生区域,临床需给予重点、持续的跟踪关注。此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医疗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检验值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也充分表明,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可保证各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促进检验科管理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受试者的满意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差异显著(P<0.05)。由此也充分证实,应用危急值报告制度可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降低其纠纷概率,同时提升其满意率。

综上所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可促进检验科管理质量的提升,提高其检验准确率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事故发生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医疗事故检验科受检者
《检验科管理规范与操作常规》出版:信息化管理在检验科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到私人诊所就医出现意外,算医疗事故吗
医院检验科生化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哪些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