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观察

2021-10-05方菊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9期
关键词:丁苯缺血性神经功能

方菊花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中医院,甘肃 武威 733399)

【关键字】穴位贴敷;丁苯酞;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临床效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该病主要由于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脑部缺氧,使得人体脑组织发生急性坏死及软化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较差,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1-2]。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期约6个月,这一阶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加强康复训练。丁苯酞因其具有良好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作用被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穴位贴敷是一种融药物、穴位和经络为一体的,基于中医传统针灸学基础的无创穴位疗法,能够发挥通经活络的作用,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期[3]。本研究即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70例。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规程。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关于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病程在2周至6个月之间;(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醒;(4)未有严重并发症;(5)临床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1)生命体征尚未稳定,神志不清;(2)严重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或配合度低,无法与之有效沟通;(3)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损伤;(4)临床资料缺失。

1.2 方法

两组均每天予以0.5g阿司匹林(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407,规格:0.5g);每晚20mg阿托伐他汀(天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78,规格:10mg)治疗;0.2g/次,4次/d的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g)治疗。

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敷贴中药物包括白芍20g、黄芪15g、红花10g、丹参20g、桃枝15g、伸筋草10g、木瓜20g、牛膝10g、川芎20g、川草乌10g、当归20g、鸡血藤20g、桃仁20g,制作成0.5cm厚,面积约1cm2的敷贴,贴于足三里穴、内关穴、三阴交穴、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每次贴敷20min,每天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2)治疗效果指标:显效:NHI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及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NHISS评分下降40%-89%,肢体活动部分受限,能够自理,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NHISS评分下降低于40%,自理能力较差。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观察组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n)70 70男/女50/20 52/18 0.145 0.704平均年龄(岁)60.12±8.74 59.83±9.05 0.193 0.847平均病程(年)2.25±0.37 2.29±0.26 0.740 0.461

2.2 两组NHISS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NHIS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NHISS评分对比(±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70 70治疗前12.84±2.56 11.97±2.75 1.937 0.055治疗后1月6.23±1.38 7.46±1.52 5.013<0.001治疗后2月4.15±0.74 5.83±0.91 11.984<0.001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恢复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药物治疗并联合康复训练以促使其神经功能有效恢复,解除肢体受限的情况。丁苯酞是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信心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花生四烯酸、谷氨酸的合成和释放,促进脑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和一氧化氮释放,纠正比例失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显著改善脑缺血情况[5]。本研究为加强临床治疗效果,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穴位贴敷具有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其充分利用敷贴中药物对穴位的刺激,通过经络提高药物效果,从而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6]。敷贴中的药物具有醒神开窍、通经活络、滋补肝肾的作用。将敷贴贴于足三里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内关穴则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三阴交穴能够调节三阴脏腑之气,改善气血;极泉穴、尺泽穴、委中穴则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7-9]。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其NHI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可以认为,通过丁苯酞联合穴位敷贴,能够促使脑组织恢复血流灌注,并减轻脑细胞受到的损伤,加以穴位贴敷,根据其吸收、反射、渗透的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的原理,有效激发肌体细胞的活性,加强对微循环中的改善,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的作用,加强了丁苯酞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明显,并且还能够有效减轻肢体活动障碍,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因此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丁苯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恢复,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丁苯缺血性神经功能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环保低成本型高分子复合材料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开发与实现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