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分析

2021-10-05吴桂霞潘渊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9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动脉血肺动脉

吴桂霞 潘渊卿

(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比较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一般继发于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以气急、心动过速、昏厥、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症状,还可能引起低氧血症、休克,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临床中采用纠正酸中毒、机械通气等方法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一般,其存在疗程长、费用贵等不足,因此需要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疗法。西地那非属于环磷酸鸟苷(cGMP)特异性5型磷酸二酯酶(PDE5)选择性抑制药,临床认为该药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本文进一步对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考和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的肺动脉高压患儿90例,根据西地那非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组间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病情与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学会(ESC/ERS)颁布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有关标准相符合者,均经高氧高通气试验、血氧分压差、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3];(2)患儿监护人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畸形的患儿;(2)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者;(3)对西地那非过敏者。

1.2 方法

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两组患者均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将碾碎后的西地那非片(生产厂家:吉林金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1000,规格:50mg×3片×2板)溶于温水中,经鼻饲管喂入,3次/d,连续治疗7d。其中对照组、观察组的剂量分别为0.5mg/kg、1.0mg/kg。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应用美国贝克曼GEM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

(2)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其中患儿呼吸正常,血象检查、胸部X线检查结果正常判定为治愈;呼吸及血象检查结果正常,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血流减少、心脏增大,则为有效;患儿仍存在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血象检查结果、胸部X线检查结果异常,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3)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消化不良、低血压、腹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对比

两组的性别、胎龄、日龄、体重、肺动脉高压发生原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s)

表1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例数(n)44 46男28 29女16 17胎龄(周)38.04±1.00 38.10±1.05 0.277 0.782日龄(d)9.42±1.11 9.49±1.15 0.294 0.770体重(g)0.021 0.983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8 20慢性肌肉神经病变6 8 0.452 0.798缺氧性疾患20 18 3175.65±145.46 3176.29±146.04肺动脉高压发生原因(n)性别(n)

2.2 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s)

表2 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s)

注:组内治疗前、治疗后数据进行比较,*t=32.403,#t=48.645,△t=9.718,☆t=18.149,◇t=221.318,▲t=27.100,均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44 46治疗前38.25±5.06 38.31±5.12 0.056 0.956治疗后78.45±6.49*90.65±5.20#9.863 0.001治疗前55.40±7.16 55.49±7.22 0.059 0.953治疗后42.73±4.85△33.48±3.94☆9.951 0.001治疗前60.52±7.09 60.60±7.15 0.053 0.958治疗后89.26±5.45◇95.37±4.96▲5.567 0.001动脉血氧分压(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 血氧饱和度(%)

2.3 两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动脉收缩压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比对照组低,两组治疗后的肺动脉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比较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mmHg)

表3 比较两组的肺动脉收缩压(±s,mmHg)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44 46治疗前50.11±9.75 50.15±9.80 0.019 0.985治疗后29.38±7.16 23.57±5.44 4.346 0.001 t值11.367 16.084 P值0.001 0.001

2.4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9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

不同原因肺动脉高压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9、1.721、2.694,P>0.05)。如表5所示。

表5 对比不同原因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西地那非治疗效果[n(%)]

2.5 两组患儿的用药安全性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用药安全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6所示。

表6 比较两组的用药安全性[n(%)]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可分为一过性、持续性两种类型。一过性肺动脉高压无需特殊处理便能够自行缓解,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在需要加强干预[4,5]。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同过期产、肺发育不良等多种因素存在相关性,低氧血症、酸中毒是该病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的因素主要在于:(1)子宫因素:孕妇在妊娠期乱用药物导致胎盘发育不全,进而影响了肺的生长发育;(2)产时因素:出生时因吸入胎粪、羊水而出现窒息,导致呼吸困难情况的发生;(3)出生后因素:先天性肺部疾病的存在会促使肺血管发育不良,促使肺动脉高压发生。(4)新生儿肺炎的发生也会诱发肺动脉高压。临床通过机械通气、纠正酸中毒等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低氧血症的改善,但在改善肺动脉压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还需进行药物干预。

西地那非属于扩张肺血管的药物,其可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进行抑制,促使局部环磷酸鸟苷浓度增加,激活蛋白激酶G,促使钾离子通道开放以及细胞膜的超极化,抑制钙离子内流;西地那非选择性作用于平滑肌,可使平滑肌细胞松弛,抑制环磷酸腺苷的降解,增加内源性NO作用,促使正常、病变的肺组织血管有效扩张,因此可使肺血管内压力下降,促使心排血量增加,还能够促进肺血管及肺间质病变程度减轻,且不影响HIV蛋白酶抑制剂saquinavir、ritonavir稳态时的药代动力学[6,7]。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压均明显比对照组优,治疗总有效率及安全性均较高,这说明了随着西地那非用药剂量的增加,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更加明显,获得了更显著的效果,更好地减轻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分析原因在于,同0.5mg/kg西地那非进行比较,1.0mg/kg西地那非能够增加药效,且患者能够耐受,因此能够获得更优越的疗效,亦不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同时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的疗效相当,提示西地那非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王青利等人[8]将80例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采用0.5mg/kg、1.0mg/kg西地那非进行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治愈率(82.5%)、肺动脉压(25.30±6.04)mmHg均更高,表明1.0mg/kg西地那非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本文所得结论一致,充分表明了选择1.0mg/kg西地那非是比较理想的治疗剂量,从侧面佐证了本次研究中真实可靠。因此本文可以得出结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同西地那非的剂量有关,剂量的增加也不会使药物副作用增加,因此合理选择西地那非的用药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而言之,不同剂量应用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治疗中所起到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1.0mg/kg西地那非的应用价值更高,效果更加安全可靠。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动脉血肺动脉
肺动脉肉瘤1例报告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一例
伟哥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因副作用得名“伟哥”,西地那非怎么用
1例单纯性肺动脉异常起源胎儿孕中期心脏超声漏诊分析
动脉血与静脉血相互转化的演示方法
急诊患者动脉血与静脉血清血钾的相关性分析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