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洛城的搅团

2021-09-30罗巴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洋芋讲究亲人

罗巴

河畔就是县城,名叫水洛城。

搅团,水洛人的杂粮家常饭。在我的认知里,上佳的搅团,有三个讲究:用料讲究,最好用荞面,加少许的莜麦面、扁豆面,都是产量极少的稀罕物,次之用玉米面,再次用糜谷面、高粱面;做法讲究,是说一定要火候适度,文火慢擦,性急、快火则黏锅焦锅,同时,水和面比例必须适中,太稀太稠无法下筷;配料讲究,是说要配好蘸料、佐汤、佐菜。

单说这配料。面前的蘸碟里,有胡麻熟油、油泼辣子、精盐、香醋、蒜泥、姜末、芝麻、葱末、香菜和炒韭菜还有其他。这十多样齐了,绿里花红,五味俱全,自然可口,让人垂涎。佐汤热气腾腾,内里有本地的地软(菌类地衣)和洋芋丝。最好的汤里,必得有水洛的洋芋(一名马铃薯或土豆),它适宜生长在黄土厚、透气好、日照足的地方。佐菜,则是后来水洛人添加的,有洋芋煎饼,切成菱形的样子,很有嚼劲;有香椿拌豆腐、苜蓿芽、芨芨菜等野菜,香味袭人。

这样的搅团,吃得众人头冒热汗、口舌生津,直叫开胃。

吃到一半时,父亲马上提醒了:“另调一些。”妹妹說:“早调好了。”调什么?调半碗搅团,带回家给母亲“献饭”。这是水洛人特有的风俗,人去世后的三年里,亲人会在自家门口的半墙上放置一只碗,每一顿饭前,首先要给里面放一些食物——他们相信,去世的亲人会吃到的,不至于在另一个世界饿着。

三年来,父亲之所以不肯外出,就是怕耽误了“献饭”,怕母亲没有了饭吃。

搅团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有人说有上古遗风。我私下揣测,可能是宋、西夏年代兵士们的发明。因为行军打仗、战事紧急,这种将面食混搅一团,又充饥又可口又简便的吃食——搅团应运而生,也许因一个聪明伙夫的发明而流行起来,一如四川的军士发明了杂烩式火锅。彼时的水洛城,是北宋与西夏争夺的战略要地,也是一部分吐蕃散户杂居、牧马的地方。“西南去略阳二百里,中有城日水洛,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其川谷气候、田畴膏壤,在秦之下、陇之上”。公元1040年,北宋朝廷发生了著名的“水洛城事件”:名臣范仲淹、欧阳修与名将韩琦之间围绕是否重筑水洛城池,展开了激烈争论,最后主张扩建水洛城的范、欧队获胜,从而拉开了北宋中叶拓边活动的战争序幕。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臆想,不足为信。

童年时的搅团,通常在晚上吃。上世纪70年代之时,眼睛最亮的事,莫过于放学回家时,母亲端上小炕桌的搅团。搅团,不同于当年的秣糊(像米粥一样的,比面汤稠一些,杂有酸菜),也不同于撒饭(比搅团稀一些,伴有下菜),作为杂粮做法,既人味可口,又能持久地顶住饥饿,在胃里千回百转,自然是舌尖上的宠儿。

夜色黑了下来,昏黄的灯光下,匣子里的广播唱着激昂的革命歌曲。一口玉米面搅团,一口洋芋丝浆水汤,在我说来是人间美食。母亲总是静静地看着我们吃,一直要等到儿女们吃好了,才仔细地去吃那些剩余。然而,能有多少呢?

饥饿时代的美食,培育了味蕾的记忆,其中掺杂着太多的酸甜苦辣。

母亲做搅团的手艺传给了两个妹妹。这些年,家里做搅团不缺料,也不缺时间了,可以随心做了。

这一次,大妹妹专门在家做搅团。在我和父亲聊天之时,搅团好了。地软洋芋汤和各种蘸料,该有的自然有。我和父亲吃得有滋有味,将一盘搅团消灭了一大半。那些小孩子们早已吃几口了事,作鸟儿散了。

此时,我想到了那碗搅团的含义。搅团,就是把你对土地、高原和亲人的所有情感搅在里面、团在其中,让你的心囊里装一份思念,经年累月地反刍。

猜你喜欢

洋芋讲究亲人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健康吃饭有讲究
炕洋芋
冬季若上“火” 食“冷”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