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经验

2021-09-30陈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陈勇

[摘 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以卫生防疫知识普及为基础,增强大学生的防护能力和科学精神。二是以形势政策成效宣传为主轴,增强大学生的抗疫决心和制度自信。三是以抗疫先进典型宣传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四是以疫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危机应对能力。系统总结这些重要的抗疫经验是高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成长成熟;重要经验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立德树人宗旨下‘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机制研究”(2020SJB0663)

[作者简介] 陈 勇(1983—),男,安徽巢湖人,社会学硕士,苏州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7-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4-02

我们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1]。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全国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做出了积极贡献,为重大疫情应对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积累了重要经验。及时、深刻总结这些重要经验,是高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不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着力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一、以卫生防疫知识普及为基础,增强学生的防护能力和科学精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高校始终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不懈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普及,为引导学生增强健康意识、科学认识疾病、理性应对疫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是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无疫情的常态生活中,青年学生对卫生和健康知识的关注往往并不集中。疫情发生后,这种情形发生突变,全体学生在主观上、客观上都需要尽快掌握一定的卫生健康知识并积极践行,以利于自身的卫生安全和整个疫情的防控。对此,国内高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持续不断地通过网络、课堂、公益广告、宣传手册等途径宣传卫生、健康知识,有效增强了大学生的卫生健康意识,增加了大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例如,武汉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各地高校通过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传播平台刊发个人卫生常识,引导学生正确佩戴和处理口罩、使用公筷公勺、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一些高校在校报、网络课堂、班级群中通过援引专家观点、开展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重视身体健康、改变不良的饮食作息习惯、坚持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学生反应比较积极。

二是防疫知识的科普。疫情的发生发展有其病原学、流行病学规律,有其特定的救治措施和防护手段。这些知识都是大学生在疫情期间较为关注、希望获得深入了解的。对此,高校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及时将医学界关于疫情病理基础、传播规律、救治原理、防护方式等方面的权威信息以主题网络班会、在线健康讲座、校园媒体图文等形式传播开来,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疾病、防疫的认识水平。例如,南京医科大学编写了《学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知识50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从新冠肺炎相关知识、防护要求、返校注意事項等方面向师生科普防疫知识[3],该册子也被纳入江苏高校疫情防控线上专题培训内容之中,大大提升了师生的防疫素养。

三是科学精神的弘扬。如果说具体的卫生防疫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一时一事的应对能力,那么更具长远意义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为此,高校积极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文化宣传阵地,引导学生从正面看到卫生防疫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实践中所体现的求真求实精神,引导学生从反面看到恐惧、迷信、盲从、谣言等诸多非理性现象背后所缺乏的科学、批判精神。此次疫情期间,有传言称双黄连口服液能够治疗新冠肺炎,并在短时间内引发多地药店此药脱销,后被证实为谣言。许多高校在防疫知识普及时,通过编制疫情防疫知识问答、转发辟谣网站资讯等方式,及时引导大学生识破谣言、剖析非理性抢购行为,有力促进了他们在经历事件之后的思想成熟。

二、以形势政策成效宣传为主轴,增强学生的抗疫决心和制度自信

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携手抗疫的同时,各地高校紧紧抓住疫情防控的形势政策与成效宣传这个主轴,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抗疫信念,不断增强制度自信,有效振奋了学生对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首先,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的形势与政策。疫情发生后,国内高校持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使学生及时明了疫情防控进展,理解和支持各阶段抗疫政策举措,在自觉融入全民抗疫中坚定决心。一是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主流媒体和权威信息平台准确了解全国各地疫情发展形势,了解党和国家在疫情应对中的各项决策部署,从而大大促进了学生思想觉悟水平、政策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二是及时宣传高校自身在疫情防控中的各项举措,包括校园出入管理、环境整治、健康监测等应急工作,以及学校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论文答辩、求职毕业等方面的调整变化,使学生清晰把握自身所处的环境与各阶段形势任务,从而在有序安排疫期学习生活的亲身实践中增强抗疫定力。2020年4月份起,各地高校陆续复课复学,广大学生返校前后学习生活秩序井然,表明学生对所在高校各项防疫举措、教育教学安排充分了解、充分信任,对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和抓好自身学习抱有积极信念。

其次,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的明显成效。一是深入宣传全国各地在有效救治患者、阻击疫情蔓延、推进药物研发、建设医疗设施、保障物资供应等各方面的阶段性成效,引导大学生看到集中统一指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举国体制所具有的组织机制优势和疫情治理效能,引导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制度所葆有的巨大生机和活力。二是重视通过正确的国际比较与分析,引导大学生在国内外应对疫情灾难的差异中更加明了我国抗疫成效的显著与不易,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例如,2020年2月下旬,中国人民大学制作《人大战“疫”短视频》,开场第一讲即由著名学者金灿荣教授以 “国际角度看中国战‘疫”为题,“围绕中国疫情防控与国家治理能力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事实胜于雄辩,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实力”[4];讲座实录也同时转载于学校相关网络平台。2020年3月,各地高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要求,精心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学生反响强烈[5],纷纷表示从这堂课中充分认识到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