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1-09-29侯建媛

大医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阿司匹林脑梗死

张 敏,侯建媛

(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中医内科,山东青岛 266199)

脑梗死是临床高发脑血管疾病,患者脑组织血流供应受阻引发相应脑组织功能损伤,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西医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达到降低血栓发生率的作用,但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脑梗死在中医中属“中风”范畴,应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为主要治疗原则;补阳还五汤中含红花、黄芪、鸡血藤及当归等多味中药,可达到滋养气血、通调血脉的功效,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较为理想[1-2]。本研究旨在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76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8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6、42例;年龄41~79岁,平均(57.62±8.31)岁;病程 1~28 h,平均(22.34±2.15)h;梗死部位:额叶25例,枕叶20例,颞叶18例,基底节15例,内囊7例,丘脑3例。研究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8、40例;年龄42~78岁,平均(56.98±8.47)岁;病程 2~27 h,平均(21.56±2.27)h;梗死部位:额叶 24例、枕叶22例,颞叶17例,基底节16例,内囊5例,丘脑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且经头颅CT确诊者;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者等。排除标准:患有严重恶性肿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配合度不高者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青岛圣德脑血管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降压、营养脑神经、监测生命体征及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4303,规格:50 mg/片)进行口服治疗,100 mg/次,1次/d。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红花5 g,赤芍、桃仁、川芎、地龙、当归各10 g,鸡血藤、桑寄生各30 g,黄芪60 g,蜈蚣2条,加水煎至200 mL,于早晚分服,1剂/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3]进行疗效判定,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减少 > 90%,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视为痊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46%~90%,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18%~45%,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视为有效;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 < 18%,且上述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明显变化或加重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分别采用NIHSS量表、Barthel指数(BI)[5]评分进行评定,其中NIHSS量表总分42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BI评分分值为0~100分,患者得分越高,提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③血清hs-CRP、β2-MG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2 500 r/min的转速行10 min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头痛、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行χ2检验;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hs-CRP、β2-MG水平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I评分均较治疗前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BI评分对比(,分)

注:与治疗前比,*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BI:Barthel指数。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88 18.94±5.07 13.29±6.43* 25.85±10.29 54.95±10.74*研究组 88 19.04±4.72 9.35±4.23* 25.76±10.94 60.24±11.75*t值 0.135 4.802 0.056 3.117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hs-CRP、β2-MG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β2-MG水平较治疗前均呈降低趋势,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hs-CRP、β2-MG水平对比(,mg/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hs-CRP、β2-MG水平对比(,mg/L)

注:与治疗前比,*P<0.05。hs-CRP:超敏 -C反应蛋白;β2-MG:β2微球蛋白。

组别 例数 hs-CRP β2-M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88 14.78±4.18 12.88±3.12* 5.28±0.71 3.39±1.05*研究组 88 14.54±4.12 10.23±1.93* 5.33±0.61 2.31±0.64*t值 0.384 6.776 0.501 8.239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27%(2/88);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4例,恶心4例,呕吐6例及腹部不适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18%(16/8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129,P<0.05)。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多由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所引发,且其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其具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血栓烷A2生成的作用,可使缺血脑组织恢复血供,但因患者病变情况差异较大,整体治疗效果欠佳。

脑梗死为中医常见病,其核心病机为内伤积损,外加过度劳累、外邪侵体以致患者气血逆乱、脑络痹阻、经脉失养、血瘀不畅,进而导致半身不遂[6]。补阳还五汤中红花、当归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赤芍具有止疼凉血之效;川芎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地龙具有通经活络之效;鸡血藤、桑寄生可舒筋活络;黄芪具有益气活血之效;蜈蚣可息风止痉、通络止痛,以上诸药共同发挥活血通络、止痛散瘀之功效[7]。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且临床疗效、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提示将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神经损伤程度,同时还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脑梗死发病过程中通常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hs-CRP水平的高低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β2-MG在健康人体内含量甚微,但在脑梗死患者体内含量升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花具有抗炎、改善脑部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当归中的黄酮可刺激造血相关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抗炎[8]。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s-CRP、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提示将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将补阳还五汤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hs-CRP、β2-MG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阿司匹林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